春天, 赴一场“小树林改造之旅”
2024-05-31黄丹霞
黄丹霞
《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道:“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我园地处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大自然。幼儿园北侧是一块小树林和小土坡,铺有鹅卵石小路,是幼儿饭后散步的首选之地。有点遗憾的是:林中树木品种单一,且仅适合观赏。随着我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基于游戏,源于资源——幼儿园体验式劳动课程的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这块宝地。大家都认为,如果利用这块土地进行春耕秋收活动,孩子们便有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体验。于是,一场关于“小树林改造之旅”的行动开始了……
故事一
如何将这块功能单一的树林打造成自然、真实的幼儿劳动体验场所,我们将决定权交到了幼儿手上。于是,“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应运而生。在散步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我们的小树林真美啊,有这么多的树,要是有果树就好了,到了秋天我们可以摘果子吃。”“这棵大树下面真凉快,小动物肯定也喜欢在这里乘凉。”“香樟树掉了叶子又开始掉树籽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呀?”……看似不经意抛出的一系列话题,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幼儿的讨论,有的说要在树林里种和家里一样的橘子树,橘子树矮矮的自己就能摘;有的说要是小树林是一片果园就好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吃;还有的说要在树下面养小鸡,树叶软软的就像沙发一样,小鸡睡了肯定很舒服……教师请小设计师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然后再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设计方案。
教师思考:其实,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幼儿园里的每一块土地、每一处景观、每一个物品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挖掘出它们的教育价值。我们通过撤、移、建、添等方式改变了园所的户外活动场地,对园内植物进行重新移植,并栽种了更多品种的植物,确保幼儿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找到观察对象,还在绿地中留出空白供幼儿进行劳动探索。当幼儿进行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时,他们的成长也就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仅是几句简单的提醒,他们就把树林想象成了一片果园、一个农场,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便成了教师开发劳动课程的宝贵资源,一个弥漫着泥土芬芳的课程便由此诞生了。
故事二
经过孩子们共同的设计和讨论,我们商定了小树林的改造方案,决定将数量较多的冬青、山茶花进行移植,腾出几块空地,分别种上果树,在树下沿围墙的地方搭几个小棚,养小鸡和小兔子。
那么,种什么果树呢?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说种苹果,有的说种橘子,有的说种桃子……教师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提醒道:“桃子是在夏天成熟的哦,那个时候我们正在放暑假,怎么采摘呢?”一语点醒“梦中人”,孩子们立马转变想法,一致认为要种在上学时间成熟的水果,于是一个“我想种的果树”的调查活动便开始了。
既然是调查,当然不能只调查果树成熟的季节,还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经过一番了解,孩子们掌握了多种果树的花、叶和果子的特征,知道了自己想种的果树什么时候种最适合、需要几年结果,甚至有的孩子还调查了果树种植的适宜间距、果树能长多高、什么肥料最适合等。结合幼儿的调查和建议,我们分别种植了一年就能结果的橘子、枇杷,秋天成熟的枣子、石榴,以及虽然要等几年结果但果子很大很诱人的柚子。
教师思考:随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资源意识逐渐加强,他们会主动寻找课程资源并积极开发利用。丰富有趣的种植体验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游戏材料,每个幼儿都很愿意全过程参与。当得知果子成熟他们不在园时,幼儿便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筛选。调查的过程也是幼儿自我学习的过程,他们把自己调查的果树都研究得很仔细、很全面、很深入。
而教师积极地寻找资源、开发资源,其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借助这些资源主动开启学习之路、探索之路。教师寻找到的资源要在课程中充分发挥价值,还需要引导幼儿利用资源进行探索和学习,借助有形的物质资源增长幼儿的相关经验,最终达到发展幼儿能力、开阔幼儿视野的目的。
总结
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已成为教师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游戏,而游戏又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劳动时也是在游戏,或是在游戏情境之中进行劳动。所以,幼儿的劳动应具有游戏精神,游戏性的劳动有助于为幼儿创设轻松、自如、愉悦的成长环境。而幼儿园积极开发的课程资源和组织的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等,对教师开阔教育视野也具有积极意义。
1.发现与利用资源
虞永平教授指出:“资源不是花钱买来的,要去收集、要去挖掘、要去整理,同时课程游戏化建设要关注幼儿园现实的条件和资源,课程资源具有区域化特点,要充分挖掘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关注课程的过程其实也是关注幼儿生活的过程,课程资源往往就是幼儿每天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园本资源等身边资源,多留意幼儿园及周边的建筑、绿化,多关注天气等直观的变化,多听听孩子们讨论的话题。如案例中的小树林,是幼儿每天都会走过的地方,他们在树林里散步、嬉戏,也在这里经历了许多故事,这些都是教师和幼儿唾手可得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哪些是有价值的、适用于幼儿游戏的、应该如何利用,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去挖掘。
2.转化经验
开发资源、利用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资源这种“物质”的东西转化为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利用资源主动建构经验。当幼儿接触某一种资源时,他们会从关注开始,从而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该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形成一种“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开展各项活动→形成幼儿经验”的螺旋上升式学习模式。
这一场“小树林改造之旅”让教师从对资源的“视而不见”到看见资源,最后深入剖析挖掘资源,每一位参与教师都在探寻资源的过程中收获了各种有益经验。而我们开发资源、发现儿童、生长课程的旅行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