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幼儿园绘本戏剧游戏初探
2024-05-31李沁
李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在实践中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我们借鉴过往研究成果,在以绘本故事为出发点的幼儿园戏剧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期引领幼儿在享受故事和表演乐趣的同时,走进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
一、赏析绘本,扎传统文化之根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年龄特点等,从绘本的画面、故事内容、情节发展、思想内涵等方面出发,精心选择适宜小、中、大班幼儿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绘本,供幼儿阅读和表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心中扎根。
1.凸显民族性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主要部分: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围绕传统文学、传统艺术、节日节气、地域特色和中华美德等不同题材进行筛选,既关注显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又注重挖掘隐形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我们挑选的绘本《阿诗有块大花布》,主人翁阿诗用大花布帮助朋友,收获了友谊。她那块帮助了很多人的大花布上面的纹样,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而阿诗心灵手巧,用花布制作不同物品帮助朋友解决困难的行为,又是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2.凸显启蒙性
进入幼儿园的传统文化绘本,需要符合幼儿的审美意趣和年龄特点,而不是片面追求传统文化的深度。基于此,我们选择的绘本应具备以下特征: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画面叙事能力强,能合理表现故事的情节变化;彰显艺术审美,色彩自然、形象生动,兼具儿童趣味和文化特色。例如:根据传统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改编的绘本有多个版本,有的编者为了突出传统艺术元素,通篇采用了剪纸形象,但剪纸动物的特征不够突出,表情也不明显,幼儿无法观察出动物的形象和表情;有的版本的画面不能准确反映故事情节的变化,当老虎出现在小动物的面前,動物本应害怕得四散而逃,可是画面中的动物却是高兴的表情,与故事情节发展不一致;还有的版本中有大量文字和拼音,不符合3~6岁幼儿的阅读水平。
3.凸显童趣
给幼儿阅读的绘本,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不管是生活经验还是审美体验,均需考虑儿童的旨趣,只有这样,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被幼儿所喜欢、感受和理解。绘本《七只鼹鼠包饺子》的主人公是七只可爱的鼹鼠,它们各有性格又和睦友爱,而且酷爱制作美食招待朋友。绘本用简单传神的线条表现出鼹鼠大家庭中兄弟姐妹的个性和它们的相处细节,同时又借助故事情节完整呈现了饺子的制作过程。幼儿在阅读这本绘本时,既是在看一出精彩的“纸上戏剧”,也能在不知不觉间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感受北方过大年吃饺子这一习俗背后的寓意。
4.凸显戏剧张力
故事类绘本想要引人入胜,首先要有完整的结构,即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最好还能有明显的戏剧冲突。这里的冲突不是指身体或言语的冲突,而是情节发展的高峰,尤其是一些“意料之外”的设定所带来的张力。具有戏剧张力的绘本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去阅读,并且自然地、随时随地去表演,从而体验戏剧的乐趣。比如绘本《三个和尚》,故事的戏剧冲突在寺庙失火的部分,冲突发生前三个和尚不愿意挑水上山、互相推诿,冲突发生时三人齐心协力挑水灭火,冲突发生后三人合作分工、共同挑水。幼儿最喜欢表演的就是失火及灭火部分,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二、多通道阅读与感受,立传统文化之本
1. 读绘本,阅传统文化之美
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视觉去“看见”绘本中的传统文化。阅读前,教师充分挖掘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结合相关核心经验,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和发现。绘本《阿诗有块大花布》中,阿诗的大花布是典型的传统印花布的纹样,教师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和指引,决定将印花布这一传统文化渗透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花布的颜色、纹样,欣赏阿诗用大花布制作的围巾、裙子、衬衫的美,感受阿诗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后朋友间的温情和愉悦情绪。
2.听故事,聆传统文化之音
仅靠阅读一次绘本,幼儿尚不能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并感受其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改编文本,引导幼儿多次阅读并发挥创意和想象,深刻理解绘本内容,发现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小班绘本《萝卜回来了》的画面中,通过皑皑白雪和小动物的穿着,幼儿能感知到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冬天,但是绘本文本中描述寒冷天气的语言却不多。教师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讲述绘本故事时用“呼呼呼”的拟声词模仿刮风的声音,并用重复短句“呼呼呼,天好冷,雪好大”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理解。幼儿在充分感受后自然而然地有所表达:“小兔子关心朋友,天气这么冷,它还把找到的萝卜送给好朋友,我喜欢小兔子。”又如大班绘本《宝缸》,主人公阿德发现在宝缸里放进一碗米就能变出许多碗米。教师将旁白改编为:“阿德突然发现,缸里的一碗米,变出了一碗又一碗,一碗又一碗……”这样富有韵律感的句式,能够帮助幼儿再次感受宝缸的神奇和阿德发现宝缸后欣喜的心情,增加了阅读和表演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3.玩游戏,感传统文化之趣
基于绘本故事的表演游戏是幼儿将故事转换为绘本剧的重要过程,幼儿在区域游戏、表演工坊中准备绘本剧的背景、道具,选择适宜的音乐,在一次次讨论、体验、操作中做好绘本剧呈现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在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
在大班表演游戏《宝缸》中,幼儿将这个传统的神话传说搬到班级的小剧场。在共同讨论如何制作宝缸的过程中,幼儿对缸产生了疑问和探索。他们观察了绘本中宝缸的外形特点,了解了什么是缸、它有什么作用、是怎么做成的等。然后,在教师的支持下寻找到竹筐,在外面裹了一层布,制作出形象又便于拿取的“宝缸”。通过探索、了解和制作宝缸,幼儿对传统的生活器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绘本剧活动的热情也一直持续着。
三、玩绘本戏剧游戏,育传统文化之人
这里的玩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过程,是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围绕绘本故事,感受戏剧表演的乐趣,浸润于传统文化的过程。
有研究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做出如下分类:显性的、正式的、官方的文化,日常文化,具身文化和教学法中的文化因素。一般绘本活动中可见、可听、可感的多是显性的、正式的、官方的文化,而后面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在基于绘本故事的戏剧游戏中习得。
1.备演活动中“到场”:支持幼儿习得日常文化
日常文化表现为一种文化下人们日常生活的样式,尤其是人们如何与他们的家人、朋友、同事互动,又是如何在公共场所中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每种文化下的日常社会交往都会有一些独特的范式、规则或习俗。
而备演活动是指在戏剧表演开始之前的准备活动,包括对角色、道具、背景、走位等各要素的讨论和确定。教师在备演活动中需要身心皆“到场”,以观察为主,描述实际情况,支持幼儿与同伴互动,共同解决绘本剧表演的周边问题,从而习得日常文化。
在备演活动中,幼儿通常会因为角色分配、分配道具、站位等发生讨论和分歧,比如小班幼儿在讨论《萝卜回来了》时,都同意先由小兔拿萝卜,但是当道具萝卜出现时,还是出现了争抢萝卜道具的情况。教师观察到这一事件,并没有直接介入事件,而是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用语言描述事件的真实过程:我看到大家都很想拿萝卜!
②描述绘本剧中小兔的行为引发幼儿的关注和情感迁移:小兔把萝卜带回家一个人吃了吗?它做了什么?你喜欢小兔吗?
③进一步描述将要发生的事,给幼儿思考和选择的机会:现在你还想要萝卜吗?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教师及时“到场”,并通过语言描述的策略,引导幼儿关注表演中或者表演之外的传统文化内容,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的同时,支持他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不断地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理解、感受和体验“先来后到”“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等文化礼仪。
2. 活动中“入戏”:支持幼儿习得具身文化
这里的具身文化主要指成人对幼儿的言传身教,本文中特指教师的一言一行所表达的文化范式。幼儿在戏剧表演中的表达和演出是绘本剧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幼儿将绘本转化为独特语言、动作、表情等戏剧要素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入戏”策略来支持幼儿习得具身文化。
(1)幼儿入戏
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表演故事中的某一个动作或者某一个片段,教师和同伴在观察、讨论后选取有创造性表现的幼儿榜样后,通过哑剧、录音机、录像机的游戏范式,支持幼儿模仿、仿编,直至创造角色。例如在大班绘本剧活动《宝缸》中,幼儿就如何表现“老太爷掉进宝缸后变出10个老太爷”的情节产生了分歧,教师采用了幼儿入戏的方式,寻找到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表演方式:扮演老太爷的幼儿在“宝缸”中重复若干次出来的动作,表示从缸中出来若干个老太爷。最后,大家一起学习该幼儿的表演经验。
(2)幼儿和教师共同入戏
戏剧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扮演一个角色,教师扮演其他多个角色,然后逐渐过渡为幼儿扮演多个角色,教师扮演一个角色直至不再扮演角色,通过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入戏达到逐步丰富幼儿表演表象和经验的目的。例如在绘本剧活动《三借芭蕉扇》中,幼儿选择先扮演铁扇公主,其他角色由教师扮演,幼儿和教师分别用动作、语言、表情等来塑造铁扇公主、孙悟空的个性特征,并呈现故事情节。之后再和教师交换角色,进而相互学习和丰富扮演不同角色的经验。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吸纳教师的表演经验,教师也在其中捕捉幼儿表演的丰富信息,这种入戏带来的经验是双向的。
不论是幼儿入戏还是教师入戏,其实质都是师幼互动。这种师幼互动既是以戏剧表演为核心内容,也是教师身体力行具身文化的过程。例如:教师是否注意觀察幼儿的表演行为,是否耐心倾听幼儿的表演意见,是否尊重幼儿在表演中的想法,能否捕捉到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这些看似和中国传统文化毫无关联,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感同身受”“善解人意”“关心他人”等美德。
我们既要对自己在戏剧活动中表达情绪或理解和回应儿童情绪情感的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也可在其中鼓励儿童注意别人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关心,或者采取一些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
3.反思中出戏:支持幼儿习得教育的文化
幼儿对表演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评价,是自我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为第二次表演做铺垫。在幼儿进行自我省思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观戏者,要鼓励幼儿回顾表演过程、发表意见,发现自己和同伴正面的行为,大胆给予赞扬,然后再针对自己和同伴一些有待进步的地方提出完善意见,鼓励每个人坦然接受建议并完善自我。例如在大班绘本剧活动《宝缸》中,教师请三名观影人对整场表演进行了评价,幼儿不仅评价了演员的表演,还对整场表演的连贯性进行了有效点评。这种幼儿之间的反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切磋”,是互相学习和尽善尽美的追求,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关注、保护、发展和使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教育理念及做法,因为它们本身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启蒙和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我们将在不断实践中探讨、梳理、总结“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以培养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