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膳食粉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效果
2024-05-29谢赛李涛冯爱桥
谢赛 李涛 冯爱桥
腹膜透析是指利用患者自身腹膜所具备的半透膜特性, 通过弥散以及对流的原理, 向腹腔内灌入透析液并将废液排出体外, 实现对体内潴留代谢产物、过多水分等的清除。腹膜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过程中, 常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 该种现象可因多种原因引起:透析过程引起的微炎症造成体内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等丢失,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导致营养摄入减少[1,2]。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会导致其机体抵抗能力减弱而容易引起感染, 并且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疲劳乏力、肌肉量减少等情况, 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自主生活能力[3]。因此, 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项关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南出台, 为相关营养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指导。在近些年来发现,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液中的长链n-3 多不饱和脂肪酸(LC n-3 PUFA)水平较低, 而LC n-3 PUFA 具有抑制炎症、改善营养状况的作用, 有指南提出了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LC n-3 PUFA 的补充[4]。亚麻籽膳食粉是由亚麻籽加工而成的即食品,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而亚油酸中含有大量的LC n-3 PUFA。鉴于此, 本文将分析亚麻籽膳食粉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2 月~2023 年2 月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 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30 例。对照组:性别:男16 例, 女14 例;平均年龄(60.25±10.58)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8例, 慢性肾炎6 例, 高血压肾损伤7 例, 不明原因肾病9 例;平均透析龄(3.28±1.06)年。研究组:性别:男13 例, 女17 例;平均年龄(59.63±11.13)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6 例, 慢性肾炎8 例, 高血压肾损伤6 例,不明原因肾病10 例;平均透析龄(3.19±1.22)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营养治疗。①蛋白质饮食方案:针对代谢稳定的慢性肾脏疾病分期(CKD)为3~5 期的患者, 蛋白饮食方案采用低剂量方案或者极低剂量方案, 低剂量为0.55~0.6 g/(kg·d), 极低剂量为0.28~0.43 g/(kg·d), 同时配合酮酸或者氨基酸类似物。若患者伴有糖尿病, 蛋白饮食的剂量为0.6~0.8 g/(kg·d),若患者为CKD 5 期, 伴或不伴糖尿病, 蛋白饮食的剂量均为1.0~1.2 g/(kg·d)。②能量摄入:针对病情处于CKD 1~3 期的患者, 能量摄入量的原则为达到或者维持目标体质量;针对病情处于CKD 4~5 期的患者, <60 岁者能量摄入量为35 kcal/(kg·d), ≥60 岁者能量摄入量为30~35 kcal/(kg·d)。针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以低血糖指数的食物优先。③微量营养素:不作为常规干预措施, 由营养师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膳食维生素摄入量进行评估, 针对维生素摄入量不足的个体进行维生素补充。④电解质:电解质补充不作为常规干预措施,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电解质的调整。
1.2.2 研究组 在常规营养治疗基础上增加亚麻籽膳食粉进行干预, 常规营养治疗与对照组一致。食用亚麻籽粉20 g/d, 通过伴稀饭、菜汤、温水等直接食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 分别在营养治疗前与营养治疗后1、3 个月检测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测算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
1.3.2 对比两组SGA 分级情况 分别在营养治疗前与营养治疗后1、3 个月进行SGA 评估, 统计评估分值。SGA 评分的内容包括近期患者的体重变化、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饮食变化、活动能力、皮下脂肪消耗、肌肉消耗等8 个方面, 最终的评定结果分为3 个等级, 分别为A 级:营养良好, B 级:轻、中度营养不良,C 级:重度营养不良。
1.3.3 对比两组微炎症相关指标 分别在营养治疗前与营养治疗后1、3 个月检测两组的hs-CRP、IL-6、TNF-α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营养治疗前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对比, 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后1、3 个月, 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同期对比, a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血清白蛋白(g/L) 血清前白蛋白(mg/L) BMI(kg/m2) 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m) 上臂肌围(cm)营养治疗前 对照组 30 44.06±5.85 332.68±10.45 20.06±1.68 20.35±3.37 20.63±0.45研究组 30 44.29±6.06 333.19±11.08 20.01±1.71 20.49±3.41 20.59±0.41 t 0.150 0.183 0.114 0.160 0.360 P 0.882 0.855 0.909 0.873 0.720营养治疗后1 个月 对照组 30 47.86±5.63 330.43±10.11 20.82±1.57 22.89±3.28 20.96±0.53研究组 30 50.93±5.19a 336.56±9.77a 21.64±1.38a 24.75±3.16a 21.28±0.48a t 2.196 2.388 2.149 2.237 2.451 P 0.032 0.020 0.036 0.029 0.017营养治疗后3 个月 对照组 30 50.68±4.75 335.51±9.85 21.33±1.63 24.45±3.22 21.15±0.59研究组 30 54.22±4.88a 341.76±9.06a 22.49±1.85a 26.69±2.95a 21.59±0.61a t 2.847 2.558 2.577 2.809 2.840 P 0.006 0.013 0.013 0.007 0.006
2.2 两组SGA 分级情况对比 营养治疗前, 对照组中SGA 评估为A 级有10 例(33.33%), 评估为B 级有8 例(26.67%), 评估为C 级有12 例(40.00%);研究组中SGA评估为A 级有11 例(36.67%), 评估为B 级有10 例(33.33%), 评估为C 级有9 例(30.00%)。营养治疗后1 个月, 对照组中SGA 评估为A 级有12 例(40.00%),评 估 为B 级 有9 例(30.00%), 评 估 为C 级 有9 例(30.00%);研究组中SGA 评估为A 级有20 例(66.67%),评 估 为B 级 有6 例(20.00%), 评 估 为C 级 有4 例(13.33%)。营养治疗后3 个月, 对照组中SGA 评估为A 级有17 例(56.67%), 评估为B 级有6 例(20.00%), 评估为C 级有7 例(23.33%);研究组中SGA 评估为A 级有25 例(83.33%), 评估为B 级有5 例(16.67%), 评估为C 级有0 例。两组营养治疗前SGA 分级对比,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后1、3 个月,研究组SGA 分级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GA 分级情况对比[n(%)]
2.3 两组微炎症相关指标对比 营养治疗前,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hs-CRP 分别为(20.23±5.42)、(20.08±5.69)mg/L, IL-6 分别为(46.79±9.06)、(47.88±9.21)ng/L,TNF-α 分别为(148.58±25.63)、(149.63±26.08)pg/ml。营养治疗后1 个月,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hs-CRP 分别为(17.41±4.16)、(15.26±3.33)mg/L, IL-6 分别为(42.81±8.83)、(37.46±7.92)ng/L, TNF-α 分别为(131.31±20.89)、(118.55±17.61)pg/ml。营养治疗后3 个月,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hs-CRP 分别为(13.68±3.36)、(11.58±3.15)mg/L,IL-6 分 别 为(37.29±8.85)、(31.33±8.96)ng/L, TNF-α分别为(121.56±18.75)、(110.63±15.75)pg/ml。两组营养治疗前的hs-CRP、IL-6、TNF-α 对比,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105、0.462、0.157, P=0.917、0.646、0.876>0.05)。研究组营养治疗后1、3 个月的hs-CRP、IL-6、TNF-α 低于对照组(hs-CRP:t=2.210、2.497,P=0.031、0.015<0.05;IL-6:t=2.470、2.592, P=0.016、0.012<0.05 ;TNF-α :t=2.558、2.445, P=0.013、0.018<0.05)。见表3。
表3 两组微炎症相关指标对比( ±s)
表3 两组微炎症相关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同期对比, a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hs-CRP(mg/L) IL-6(ng/L) TNF-α(pg/ml)营养治疗前 对照组 30 20.23±5.42 46.79±9.06 148.58±25.63研究组 30 20.08±5.69 47.88±9.21 149.63±26.08 t 0.105 0.462 0.157 P 0.917 0.646 0.876营养治疗后1 个月 对照组 30 17.41±4.16 42.81±8.83 131.31±20.89研究组 30 15.26±3.33a 37.46±7.92a 118.55±17.61a t 2.210 2.470 2.558 P 0.031 0.016 0.013营养治疗后3 个月 对照组 30 13.68±3.36 37.29±8.85 121.56±18.75研究组 30 11.58±3.15a 31.33±8.96a 110.63±15.75a t 2.497 2.592 2.445 P 0.015 0.012 0.018
3 讨论
腹膜透析患者出现微炎症的原因较为复杂, 涉及多种透析因素以及非透析因素, 比如导管刺激、补体激活、腹膜炎、内毒素、细胞因子介导的腹膜高转运等透析因素, 又比如残余肾功能减少、容量负荷增加、毒素堆积、营养不良等非透析因素。其中营养不良与微炎症之间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 微炎症可造成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等丢失, 进而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5]。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治疗, 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的微炎症状态, 进一步促进营养状态的改善, 实现打破该恶性循环的作用。
近年来, 在关于慢性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临床上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治疗逐渐规范。补充LC n-3 PUFA 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治疗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据相关研究报道,补充LC n-3 PUFA 对于包括慢性肾衰竭透析状态患者在内的多名患者而言, 明显改善了上臂围与下肢力量[6]。说明补充LC n-3 PUFA 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在本次研究中显示, 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比较营养治疗前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SGA 分级情况, 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营养治疗后1、3 个月, 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BMI 均高于对照组,SGA 分级优于对照组, 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大于对照组。提示在腹膜透析患者接受常规营养治疗的基础上, 增加对亚麻籽膳食粉的使用, 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营养状态的改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亚麻籽膳食粉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而亚油酸中含有丰富的LC n-3 PUFA, 能够促进蛋白合成, 改善蛋白代谢状态;参与部分脂溶性维生素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并且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紊乱, 在亚麻籽膳食粉的这些作用下, 实现了对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改善效果[7,8]。本文发现, 对照组与研究组营养治疗前的hs-CRP、IL-6、TNF-α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在营养治疗后1、3 个月的hs-CRP、IL-6、TNF-α 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腹膜透析患者接受常规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亚麻籽膳食粉的使用, 有助于减轻患者体内的微炎症反应。有学者在研究中证实了LC n-3 PUFA 可通过多种通路抑制不同疾病引起的相关炎症反应[9,10]。微炎症状态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属于常见现象, 与肾脏疾病本身有关, 且与透析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透析技术操作的刺激、透析液的质量、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并在临床上患者机体发生微炎症时常常以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11-15]。因此, 在腹膜透析患者接受营养治疗过程中使用亚麻籽膳食粉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 在微炎症状态得到控制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综上所述, 亚麻籽膳食粉用于腹膜透析患者, 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微炎症反应, 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