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育融合”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痛”

2024-05-28宁本涛高天颖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五育融合

宁本涛 高天颖

收稿日期:2024-02-23

作者简介:宁本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高天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重要的育人创新理念和实践范式,“五育融合”从人才培养理论纠偏与建构、学习生态变革、师资队伍保障、家校社协同育人四个方面给出以“五育融合”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痛”的解决方案。为促进“五育融合”研究和实践的纵深发展,需进一步厘清并综合把握“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和理论逻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转化与滋养中持续深化“五育融合”育人方式系统化变革,探索以“五育融合”实践促进课程的丰富化和个性化发展、整体变革育人生态、提升师资水平等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五育融合”;教育强国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4-000-05

【编者按】“五育融合”是建立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之必需,也是走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究竟如何正确认识“五育融合”的相关理念,又如何从区域层面推进五育融合,让理念落地;如何让“五育融合”走向实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真实、有效地发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当下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期聚焦“五育融合的深度思考与实践探索”,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并呈现实践中的优质样本,供大家学习借鉴。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1]。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这一论述彰显了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定位与使命担当,呼唤基础教育实现系统性变革,扎实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式正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2]。回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联系2018年 PISA测试结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得分三项第一,然而中国学生想要成为科学和工程专业人士的比例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教育存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痛”引人深思。

已有研究关注提前挑选和专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否可行[3]、我国教育多样性相对不足[4]、如何实现“差异公平”又促进精英教育[5]、包容而自由的社会环境欠缺[6]等焦点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其中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领域,将创新狭隘定位于智力和成绩层面、过于强调“层层选拔、集中培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衔接不畅[7]等误区及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学者们呼唤改变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不重视、不作为的状况[8],努力推动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实践研究[9],在提供优质均衡的高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为每一个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筑牢以德為先、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强、拥有志趣抱负的成人成才的基本盘。总体观之,时代发展和现实困境迫切要求基础教育从五育融合的高度做出回应,给出方案。

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理论纠偏与建构、学习生态变革、师资队伍保障、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四个主要方面探索“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新样态、新方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转化与滋养中,探索在基础教育阶段,以“五育融合”实践促进课程的丰富化和个性化发展、整体变革育人生态、提升师资水平等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痛”的有效路径。

一、人才培养理论纠偏与建构:坚守育人立场,创新人才面向人人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引发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同时,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典型误区也清晰浮现。在人才识别层面,认为只有极少数学生具有创新的可能[10],将创新人才狭隘地定位在“智力超常、成绩优异”;在选拔和培养层面,过于强调用“拔尖”的思维来做人才培养的设计[11],推崇“层层选拔、集中培养”。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尚未得到清晰的理论界定和完备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12],上述片面的认识和注重“拔”的培养模式容易遗漏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忽视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并形成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风气,难以持续进行下去。

理念指引着行动的方向,只有形成正确的拔尖创新人才观、发展观,才能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基础教育阶段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志趣抱负,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需要对创新概念进行再认识,即人人都有希望成为创新人才的“后备人选”,人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基础教育需要坚持教育的育人本位,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走得稳,走得远,在育人的基础上使得拔尖创新人才自然而然脱颖而出。

“五育融合”即“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直指长期以来存在的“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只教书不育人”的五育失衡、相互割裂的状况[13],力求在实现“五育互育”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实施真正的教育,将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坚持“先成人、再成才”的成才观,用人才“掐尖”转向“普育”的培养方式回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出现的难题。需要注意的是,“五育融合”的具体实践也存在“零星融合”“假性融合”“消极融合”等问题,无法下沉、扎根于真实的学校教学日常。这一方面是由于“五育融合”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范式,有待实践的耐心打磨和总结,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五育融合”仍存在诸多认识和实践误区亟待澄清,因此对于“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及理论逻辑进行再认识十分有必要。

首先,从概念的发展脉络来说,“五育融合”的前提是承认“五育独立”,没有五育之间的独立就没有五育的“并举”及“融合”[14]。“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在实践中的动态阐释[15],以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强调各育的有机融合并非简单否定五育独立,而是旨在通过各育的有机融通和互渗来提升各育的教育品质,即五育融合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要领是将每一育都扎实做好,让每一育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从而培育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才是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就教育育人的终极目的而言,五育实质上是一体的。

其次,“五育融合”无需追求面面俱到、一个都不少,而是需要认识到五育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互为手段和目的,理想状态是使各育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互育共生的效果[16]。如果没有对“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就容易出现只重视育间融合而非育内融合、重视形式融合而非实质融合的实践误区,比如将五育简单相加进行“拼盘式育人”,在五育要素上强行平均用力,导致课堂流于形式,缺少侧重点。

进一步讲,“五育融合”的教育实质彰显了“五育融合”始终坚守教育的育人本位,始终关注“人”及其生活的完整性,因而有学者认为,人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的统一即五育融合的理论逻辑。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人”在“五育融合”应然研究与实践中的完整存在,就容易出现“只见五育不见人”、课堂上过于重视教学形式的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学法等弊病,以及错误地认为“五育融合”只是教学内部、学校场域的事情,从而仅仅强调学科教学的五育融合而忽视了融合育人的生态建设[17]。

二、學习生态整体变革:发挥学生主体性,改变育人方式

用生态学视角透视学习领域,学习生态由与学习相关的各要素建构而成,关注学习过程中各学习主体之间、学习主体与学习空间之间的各种关系,目的是促进学习持续有效地发生[18]。“五育融合”视域带来的课程体系建构、教与学的变革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更加关注“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学习新生态,探索培育创新素养的有效进路。

在“五育融合”理念蕴含的整体思维和融通思维的指引下,建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成体系的、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是“五育融合”实践的应有之义。国内外经验证明,个性化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学生的大脑更加多样化,即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塑造差异化的大脑[19]。在“五育融合”领域,“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是基础,同时遵照学校育人目标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从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设计选择性课程,让学生自主择课、走班学习,在选择和承担中逐步摸索自身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在多样化的课程和选择中形成多元才能。这一方面彰显了创新人才面向人人,另一方面体现了面向拔尖学生群体的因材施教[20],此外也顺应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加速模式”走向“丰富模式”的趋势。

课程需要通过教学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五育融合”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更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综合学习,以学定教,逐步推动教与学的变革。例如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借助智能技术实现课堂上的差异化教学,实行“先学后教、因材施教”,打造混合弹性智慧创生的学习空间,基于云平台进行丰富的课堂互动,实现动态隐形分层,真正将自主学习、因材施教落实落活。

教学和学习的成效如何、后续改进方法等离不开评价。“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评价改革呈现综合化、多元化、智能化的特征,借助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发挥评价指挥棒的重要作用,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与闪光点,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质,为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冒出来”的多元通道。

三、师资队伍保障:着眼教师发展,促进师生共学共生

在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师主体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导因素[21]。只有全面发展、拥有创新素养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育出全面发展、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融合思维及融合实践提出了新要求。为使“双新”“双减”政策和“五育融合”理念最终落地、扎根,必须重点关注创新性教师的专业成长,围绕课程建设、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推进三类研修活动,帮助教师练就“五育融合”教学与评价的基本功,增加“五育融合”型教师的胜任力。在促进师生共生共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动力的意识,以及面对差异化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评价的能力,使其逐渐挑起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任,用“培养每一位教师”这样具有“五育融合”特色的方式回应当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存在的师资力量适切性不足[22]等问题。

四、家校社协同育人:打造融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制度

“五育融合”一个新的生长点在于融合机制的重新打造,真正打破教育系统内外、不同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信息、平台等的共享[23],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以促进“五育融合”实践的持续深入。这其实也体现了学习生态注重的学习空间建构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关系。与学习过程相关的要素,除了师生还应有家长、社会人士的参与,除了学校场域还应有家庭、社会平台的融入。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向人的学习与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凝聚多方育人力量是“五育融合”实践的必由之路。2023年12月15日召开的第四届跨区域“五育融合”研讨会,不仅开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题”分论坛,还成立了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及全国家委会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联盟,各区、校也积累了借助家庭、大学、社区、政府力量,构建全息育人环境的诸多成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大事。“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一举措不仅呼应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培养、整合社会相关资源的学者呼声[24],也在提升社会各主体的育人意识的过程中,努力为人才成长切实提供一个支持多元发展、淡化功利倾向的适切环境。

综上所述,“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变革和教育生态建构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教学、评价、教研、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具体实践措施,还是理想中的“创新人才面向人人”的美好愿景,都需要中小学、高校、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善用协同、融合的治理方式,增进各主体和要素之间的交融互动,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规定“五育融合”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权责与义务,重新规范和保障各主体的合法教育权益的分配秩序。质言之,只有运用系统思维推进教育治理的深度变革,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为“五育融合”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清障、蓄能,破解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不畅、人才培养缺乏连贯性的难题,联合社会各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保障。

在教育强国建设、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之所以成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可行举措,是因为一方面,在观念上,“五育融合”坚持创新人才面向人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回应了“培养谁”和“培养什么”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为回应“如何培养”的基本问题,“五育融合”旨在通过系统性、全局性的设计优化育人生态,从教育理念、学生、教师和环境四方面着手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呵护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潜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不仅契合了人民对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更扩大和提升了拔尖创新人才后备人选的数量和质量,使得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

总之,“五育融合”打通了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其不仅是实践上的耕耘探索,更是教育哲學层面上的深刻变革。重“培育”而不是重“拔尖”,重建基础教育生态,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涌现,这是一条正确而漫长的征途。“慢教育”才能出“真人才”。未来“五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还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解放思想,久久为功,助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品质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5-02)[2024-01-3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device=app&eqid=a0ad677a0007619200000002649013a2.

[2]刘坚,董瑶瑶,刘启蒙.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及范式转变[J]. 人民教育,2023(18):30.

[3]赵勇.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5):2.

[4]柯政.建设教育强国应更加突出多样化发展[J].教育研究,2023,44(2):31.

[5]周信杉,罗江华.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为何要转向——兼论新时代的教育公平观[J].外国教育研究,2020,47(4):97.

[6]夏惠贤.着力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23,43(Z2):3.

[7]任飏,陈安,张晨阳.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北京四中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8(4):99.

[8]杨德广.加强“超常”教育的紧迫性及实施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20):2.

[9]冯志刚.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守正”与“创新”[J].中小学管理,2022(12):16.

[10]陈静静.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误区与解决方案——基于创新素养模型、阶段特征与人才类型的剖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8):70.

[11]方中雄.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核心意旨与实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2):26.

[12]戴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1):1.

[13]李政涛.“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0(20):13.

[14]班建武.“五育融合”的基本前提及其实践逻辑[J].中小学校长,2022(8):2.

[15]宁本涛, 杨柳.以“五育融合”之力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来自第二届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的观点[J].中国电化教育,2021(6):1.

[16]宁本涛, 覃梦蒙.“五育”如何美美与共[J].教育发展研究, 2021,41(22):48.

[17]班建武.五育融合的实践误区及其超越[J].中国德育,2023(16):34.

[18]沈书生.学习新生态:构建信息化学习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8(1):2-3.

[19]倪闽景.教育多样化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 2023(5):3.

[20]倪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战略意义、核心内涵及实践路径[J].人民教育,2023(12):54.

[21]金志远,戴梦娟,吕雪.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23(9):15-16.

[22]王亮,熊建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深化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23,52(4):56.

[23]宁本涛,陈祥梅.“五育融合”区(校)本化实践:基本经验、发展困境与未来展望——全国第三届“五育融合”研究论坛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37(3):90.

[24]杨清.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3(8):68.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拔尖创新人才五育融合
面向教育信息化2.0的区域线上教育实践研究
五育融合视野下西藏高中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探究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中“学员队”的职能和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