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评价理论视角下近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24-05-27雷城秀
作者简介:雷城秀,湖南郴州人,文学学士,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对个体思维结构进行等级评价的方法,能有效评价学生作文的思维水平。近年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注重试题创新,具备多元关联抽象结构水平的作文才能获得高分。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高考作文審题立意要提取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注意题干材料讨论的对象、范围以及材料观点的倾向性,观照“元”与“元”之间的关系归纳论点,然后回归材料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质疑,最后形成自己的论点;论证思路要学会寻找“元”与“元”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学会站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
关键词:高考作文;SOLO分类评价理论;多元关联抽象结构水平;审题立意;论证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048-05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彼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对个体思维结构进行等级评价的方法。近几年SOLO分类评价理论开始运用于语文学科主观性试题的命制和评价上。金凤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提升策略》中提到设计评价内容的重要性,提出语文命制试题要尽可能考查出学生的高层级思维水平。在试题评价上,李咏霜在《SOLO分类评价法与高中语文主观性试题评价》中提到SOLO评价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主观题评分方式,由踩点赋分转变为根据思维层级来赋分。彼格斯在《学习质量评价》一书中把学生各层级思维水平以及对应的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分为五个层次(如表1所示)。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和论证思路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水平,下面笔者根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尝试构建审题立意和论证思路的思维层级水平评价框架,以2024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以下简称九省联考)和近两年广西高考采用的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分析作文与SOLO思维层级水平的对应关系,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为高考作文备考提供有益的参考。
表1 SOLO思维层级水平和具体表现对应表[1]
[SOLO思维层级水平 具体表现 前结构水平 学生对题意无法理解,只能写出没有逻辑、没有理论支撑的答案或者直接空白 单点结构水平 对于某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题意找到一个知识点,并且据此解决一个问题或者问题的某个方面 多元结构水平 对于某个问题,学生能够找到构成问题的诸多有效特征和涉及的多个知识点,但是缺少将这些思路有效整合起来的能力 关联结构水平 学生依据题目表征和多个知识点,将其整合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基本获得正确答案 抽象结构水平 学生能够拓展思维,对未知的情形抽象概括,从更高的角度深化问题,从而获得完整全面的答案 ]
一、基于SOLO分类理论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题(广西、吉林)原题如下: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笔者基于SOLO分类评价模型,从审题立意和论证思路两方面对该作文题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我们再结合近两年广西所采用的全国甲卷高考作文与SOLO思维层级水平的对应关系来看看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笔者基于SOLO分类评价模型,从审题立意和论证思路两方面对以上两个作文题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表5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两大特点。
(一)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审题立意有一定难度
高考作文题大多是多元关系的作文题,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多元关联抽象思维,能否以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考“一元”作文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不会单纯考“论创新”“论技术”这类型作文题。近三年高考作文都是“二元”或“三元”关系的作文题,需要学生自己整合、迁移、推理,运用全面、发展、联系的眼光进行推理论证。多元关系型作文更能考查学生的多元关联抽象思维水平。
(二)注重试题创新,反套路、反套作
只有反套路、反套作才能考查学生灵活应变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选出拔尖创新型人才,也才能引导一线教师回归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投机取巧,僵化、机械地教学。例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关于“创新”的话题学生并不陌生,但由《红楼梦》引出话题,并且把“创新”与“借鉴”与“模仿”关联起来考查,有些出人意料。有的考生看到《红楼梦》就惊慌失措,没有临场分析的能力。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题也非常新颖,不同以往提供情境任务,也不同于以往题干材料较长的作文,只提供简洁的导引文字,更考查学生根据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高层级思维能力。话题也不再是宏大叙事,很难靠罗列平时准备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来凑字数,更考查学生的说理能力,打击了那些重叙述轻议论、只有事例材料堆砌没有逻辑推理的文章,而那些具有多元关联抽象结构思维水平的学生就容易脱颖而出。
二、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作文备考的启示
从SOLO分类理论可以看出,高层级的思维水平(即“多元关联抽象结构”)与低层级思维水平的区别表现在不仅能在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即“元”),还能观照“元”与“元”之间的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全面看问题,最后还能进行思辨分析推理,上升到理论高度,抽象概括出合理清晰的观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學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明确指出:“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1]结合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要求,可以得出高层级思维水平的作文有如下方面特点:1.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2.能抽象概括背后蕴含的道理且逻辑严密;3.能多角度地全面论证中心论点,文脉清晰;4.论点与论据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考查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说理能力。余党绪指出,议论文说理才是硬道理,有了说理这个根基,文采与技法才有意义;缺少了说理这个根基,所谓的文采与技法甚至可能走向说理的反面,成为掩饰、包装或贩卖歪理邪说的手段[2]。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唯有提高学生的思维层级水平,才能让学生写出优秀的议论文。余党绪认为,只考虑一种观点,而不考虑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只考虑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不考虑对自己无利的证据;只作证明,而不考虑反驳与证伪,培养的是一种简单、片面、绝对与僵化的思维方式[2]。下面就从审题立意和论证思路两方面来探索提高学生思维层级水平的路径。
(一)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议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学生明确写作任务、确定中心论点的重要一步。审题立意出现偏差,文章可能连基准分都拿不到。基于SOLO分类理论,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审题。
第一步:提取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关键信息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元”),关键信息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例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的关键信息应包括“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的关键信息应包括“人”“时间”“技术”,2024九省联考作文题的关键信息应包括“送礼”“送钱”“送礼可能不实用”。
第二步:概括材料,确定题干材料讨论的对象、范围以及材料观点的倾向性。例如,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题的对象范围是“亲人、朋友之间送礼”,就不能写国家与国家之间,且题目要求明确立场和观点。
第三步:观照“元”与“元”之间的关系归纳论点。例如,2024年九省联考观照“送钱”与“送礼”二“元”,可归纳出“送礼比送钱更用心,更有利于珍藏,因而更珍贵”。
第四步:回归材料,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质疑。追问:论点有逻辑性吗?合理吗?还有什么可以补充吗?最后形成自己的论点。
(二)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是文章的“纲”,条分缕析地论证观点,使文章文脉清晰、结构严密,才能使论证更深刻有力。架构文章思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找“元”与“元”之间的相同和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的本质就是关联和转化,关联的本质就是找相同与不同,找到相同与不同时关联也就找到了。例如,2024年九省联考作文题“送钱”还是“送礼”,“送钱”和“送礼”二者的不同是什么?一是金钱是纯粹物质意义,而礼物因付出了时间精力和感情,所以有了精神意义;二是金钱很难保存,而有些礼物可以长期留存作为纪念,睹物思人,让人懂得铭记和珍惜。找到不同就可以概括背后的道理:(1)礼物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物质本身,它倾注了深切的情谊,是对情感关系的用心经营,能让亲人朋友感受到被在乎、受重视的浓情厚谊;(2)礼物也会化作一种时间标记,让过往与生命紧密勾连,是情感的见证,能让我们更铭记和珍惜情谊。而“送钱”和“送礼”的相同点是都能增进情感、传达情意,“钱”和“礼”都是“情”的载体,如果综合二者来立意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再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三者的不同在于,“借鉴化用”是在“直接移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情境独创”是“直接移用”与“借鉴化用”的最高形式。三者的相同在于,“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是人类学习探索的三种方式、三个步骤。只有找到相同和不同,才能把三者关联起来,体现“多元关联”思维。
2.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很多学生思考问题总是线性思维,不能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所以无法形成“多元关联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打开思路。
(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逻辑维度)。例如,“有为”是什么?“可为”是什么?为什么“在可为盛世要有为”?为什么“送礼”比“送钱”更珍贵?为什么“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反而成了时间的仆人”?怎么做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
(2)正面和反面。例如,“在可为盛世有为”的反面是“在可为盛世不为”“在不可为的时代而为之”。“送礼”的正面是倾注了深切的情谊,反面是送的礼不一定是对方需要的。“送钱”的正面是更实用,反面是容易使得人与人之间强化金钱利益关系。“成了时间的仆人”的反面是成为时间的主人。
(3)个人—社会(集体)—国家(空间维度)。有些话题可以从这个维度思考,例如写“团结合作”就可以从这个维度思考。
(4)各个领域(空间维度)。有些话题可以从这个维度思考,例如写“以柔克刚”,可以从“教育”“管理”“为人处世”多个领域去写,这个维度还适用于举例论证时打开思路。
(5)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维度)。例如:“过去的革命烈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现在我们处在大有可为的盛世更要有为”。过去人们以季节更替、日出日落以及日晷、滴漏等来衡量时间,人与时间的关系较为松弛,人们不容易被时间胁迫。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时间可以精确到分秒,但人们在精准掌控时间的同时,也成为时间的仆人。如果我们不能平衡人与时间的关系,未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可能会越来越被动,甚至陷入焦虑的漩涡。
3.学会站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这个维度的问题,很难靠这个维度的思考来解决,只能靠上个维度的思考去解决。因此,站在更高认知维度去理解一件事,看问题的高度就会更高、格局会更大,文章自然也会更深刻。例如,比“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更高的维度就是这三种方式都是人类学习探索的方式和步骤,人类学习探索都是始于模仿,成于创造。再如,比“送钱”和“送礼”更高维度的思考就是人与人关系层面的问题,“送钱”和“送礼”都是人与人增进情感、促进关系的方式。
综上所述,写作其实就是思维和表达,具有多元关联思维,才能写出具有思辨性的文章。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具有多元关联抽象思维能力。查理·芒格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他把这称为处理问题的一种笨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模型。拥有单一思维模型的人只会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比较片面。与其相对的方法是多元关联思维模型,拥有多元关联思维模型的人会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看待问题,能想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会更多,写出的文章自然也会更有思辨性,所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多元关联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余党绪.说理与思辨[J].语文学习,2018.
注:本文系2023年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作文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2023A02)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