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24-05-27陈美芳
作者简介:陈美芳,1985年生,广西贺州市人,本科,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在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社会适应能力及教育公平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自我观念不明确、错误归因等现象。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深化情感共鸣、开展写作工作坊促进情绪释放、利用心理剧增强自我洞察力、融入心理学知识拓展学习维度等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融合语文学科教学,着力在增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语文;有效融合;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021-04
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隐蔽性、持续性及反复性等特点。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强调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预防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的责任。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相连,两者都是以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初衷,探索更深刻、更优质的教育体验。语文學科不仅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还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创作活动,为学生提供理解人性、探索自我、表达情感的平台。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推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长,还能促进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认识、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
在未来教育学视野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教育公平上,还体现在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克服教育短视功利、规避教育潜在风险的深刻影响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深化,是教育系统性、开放性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创造未来,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一)个体发展维度
教育作为人类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创造未来的发展性事业,其核心在于知识的传递,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正经历从青少年晚期到成年早期的转变,这一阶段的心理成长特点既复杂又多变,在这一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为迫切与必要。心理健康教育在此阶段的实施,对学生个体身份认同、职业定位以及生涯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自我、管理情绪、形成积极人格的基石,对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适应维度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职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职生面临的适应社会压力持续升高,心理健康教育愈加重要。通过系统性的心理教育,学生能够习得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抗逆力和社会竞争力。
(三)教育公平维度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普及,体现了教育公平。差异化、个性化的心理教育策略,可以有效缩小不同学生在心理健康资源获取上的差异,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这不仅回应了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也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再局限于成人或职场人士,而是逐渐呈现出低龄化。中职生在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过渡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从更注重升学到更注重就业的转变,还承受着选择职业的压力,这些变化容易诱发他们在学习、成长、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以及升学和职业规划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
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中职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频发,且在心理韧性、适应环境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诊断出各种心理疾病,包括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部分学生甚至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其所处的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关,加之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封闭的校园生活、经济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的“乘数效应”[1]。
(一)自我观念不明确
人具有个体性及社会性的双重要义,个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人格及情感的关键依托[2]。在中职教育阶段,自我观念不明确是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这一时期,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和变化多样性达到顶峰,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出现模糊,难以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价值观以及在社会中的位置。这种认知上的不明确性,直接导致了学生自信心的缺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焦虑,并影响其对未来规划和职业定位的合理选择。
(二)错误归因
中职生存在的错误归因现象是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的另一障碍。在遇到学业挑战或社交困境时,学生往往将个人失败归咎于外在因素,而忽视了自我努力和策略调整的重要性。这种错误的归因方式,削弱了学生面对挑战时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其问题解决能力和抗逆力的发展。长此以往,这种归因偏差可能导致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受损,面对生活和学习挑战的内在驱动力减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循环。
三、中职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深刻理解语文学科的内在价值,还要求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与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紧密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此外,与学科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面向不同差异个体,因材施教,建构各平台互补、立体式共育模式,并获取必要的社会支持[3]。
(一)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启发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学策略的创新,而且是对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促进。例如通过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教学探索和心理启发,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为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和引导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心理認知和自我反思。一是深耕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对家庭和母爱的感激之情,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价值观和母爱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复杂情感的探讨(如同情、怜悯、牺牲与自我成长等),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心理的复杂性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多样性,以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情感理解能力。二是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深入介绍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背景,以及老舍及其作品《我的母亲》在当时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并通过角色心理分析,探讨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动态,如母亲的坚强与牺牲、作者的感激与怀念等,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深层次心理特征和情感复杂性,讨论母爱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下的变迁,引发学生对现代家庭关系和情感表达的思考。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写情感日记或者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冲突和情感经历,为受教群体打造“沉浸式”空间,将原有的文本文字转变为动态的三维镜头,运用多类别的叙事方式,打造跨越时空的文化表征新载体[4]。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写情感日记,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深刻反思自己的情感和选择,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同理心的发展。四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心理健康工作坊,邀请心理专家讲解情绪管理和心理韧性的建立等知识,并通过与《我的母亲》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挑战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对情感和心理挑战。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表达学生自己对《我的母亲》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情感经历,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这种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和审美体验,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共情与反思中实现情感的疗愈和心理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一次深刻的心灵感悟之旅,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实施情绪表达与心理释放的写作工作坊
写作工作坊是一个集“写作式阅读”、“同行评议与编辑”、写作讲演、教学等多维度功能的创意平台[5]。通过开展一系列以“情绪表达与心理释放”为主题的写作工作坊活动,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为学生搭建一个通过写作表达情绪和处理心理问题的平台。在工作坊施教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情感写作的技巧,引导学生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或者编写基于自身经历的短篇故事来探讨心理成长。此外,还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参与,为学生的作品提供专业的反馈,同时举办分享会,鼓励学生相互倾听、理解和支持。
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对《与妻书》文本深层次文学及心理分析的精确理解,结合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设计工作坊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多维度的学习平台。首先,工作坊的设计应围绕《与妻书》中林觉民对个人命运、家国天下的深层情感表达进行深度剖析。通过专题讲座、文本解读和心理学理论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林觉民在国家危难之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妻子深沉的爱意、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以及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表面的情感表达,而且要深挖其背后的心理动机、情感冲突和道德抉择,以及探讨这些因素如何交织反映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情境的影响。其次,通过设置一系列创作练习,如模拟写作情感体验记录、心理反思日记等,引导学生将个人经验与文本内容相联系,探索个人在面对生活挑战和历史变迁时的情感反应和心理调适机制。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入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小组互助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互相支持的环境,鼓励开放、真诚的情感分享和心理探索。最后,工作坊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互动研讨,围绕情绪认知、压力管理、心理韧性构建等主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建立一套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策略。
(三)整合心理剧元素,增强情感体验和自我洞察
心理剧作为一种借助戏剧脚本调试个性及社会角色的重要依托,主要通过产生“心理冲突”及“角色距离”来实现心理治疗[6]。在中职语文课程中,将心理剧融入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模拟、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等手段,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心理和情感世界的理解。心理剧作为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冲突和心理挣扎,从而实现对作品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心理洞察。《雷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为探讨人性深层次的心理和情感提供了绝佳的素材。通过将心理剧运用于《雷雨》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化对剧中人物心理状态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人性、道德和家庭等主题的深层思考。
心理剧设计首先是通过角色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其次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挣扎,增强对人物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的理解。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剧本内容,重现剧中关键场景。通过模拟剧中的冲突情境,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悲伤等,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这种类型的心理剧通过给学生设定不同的角色,引导他们在设定的情境中重现剧中情节,深入探讨角色的内心世界,体验角色的情感波动,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反思个人在类似情境下的可能反应和心理状态,进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复杂的人性和社会关系。
(四)引入跨学科心理学知识,构建多维学习体验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心理学知识,构建跨学科的学习体验,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通过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元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情感理解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以《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为例,教学设计可以深度整合语文、心理学、航天科学等多个领域,通過跨学科融合,实现学生情感、科学素养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通过深入解读文本,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要思想、情节构造和人物塑造等文学元素,挖掘其中的航天知识和科学精神,如对探索太空的渴望、航天员的勇气和坚持等。此外,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体验航天探索过程中激动人心的时刻,以及其中涉及的科学挑战和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对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思考。其次,引入心理学,帮助学生理解在追求太空梦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挑战,如恐惧、孤独、压力管理以及团队合作中的心理动态等。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心理实验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航天员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来克服心理障碍,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心理健康和高效的团队合作。最后,航天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宇宙的科学视角,有助于学生了解太空航行的原理、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和未来展望,并通过尝试科学实验、模拟太空探索活动和参观航天科技展览等,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体现了教育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前瞻性的思维,还要拥有专业的实践能力,即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运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体验。中职语文教师应进一步深化对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理解,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教育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20-32.
[2]杨锃.从“人格崇拜”到“自主自我”:社会的心理学化与心灵治理[J].社会学研究,2019(1):57-83,243.
[3]盛志榕.“差异设计,立体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基于职业院校单一性别班级现象的应对策略[J].广西教育,2022(35):23-26.
[4]秦红雨,杨志远.红岩精神的视觉空间再生产与跨媒介传播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23(4):125-136.
[5]许道军.“作家如何被培养”:作为教学法的创意写作工作坊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05-112,195.
[6]郭平,雷榕.浅议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和作用[J].学理论,2011(4):69-70.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