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散曲里的隐逸情怀
2024-05-26张倩
张倩
隐逸情怀起源于先秦时期,在历朝历代的诗歌、散文、小说中都有所体现,是刻在中国文人骨子里的思想情感。隐逸情怀到了元代,特殊的歷史时代背景之下,科举制度取消,汉族学士的社会地位低下,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隐逸情怀达到顶峰,纵观元代的散曲、杂剧、小说等,隐逸情怀始终贯穿其中。本文主要分析元散曲中流露的隐逸情怀,并论述其产生的原因。
一、隐逸情怀在元代盛行的原因
(一)前代隐逸情怀的延续
隐逸情怀萌芽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诸侯国纷纷招贤纳士,各种思想也先后萌芽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开创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繁荣局面,其中道家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提出“无为”“自然之道”等,引导不得志的文人追寻隐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社会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虽追求仕途,但大都受到了迫害,只能通过归隐的方式逃避现实,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和陶渊明。这一时期的隐逸情怀已达到成熟。而到了唐宋时期,隐逸情怀更多是自身对于田园生活的喜欢而选择隐世,虽也有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科举失意的影响,但更多是文人本身的原因。隐逸情怀延至元代,则发生了巨大转变。
(二)特殊的时代背景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独特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崇尚武力,维护盟主贵族的利益,推行民族隔阂与歧视政策,使得社会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面貌。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族文人的命运尤为坎坷。元朝的统治政策,特别是对待汉族文人的政策,无疑给这个时代的文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官员入仕的原则是“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宋濂《元史·百官志一》),这意味着汉族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境遇,无疑加剧了文人们在经历国家灭亡之际的心理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汉族文人选择了归隐。他们深知自己在元朝的政治体系中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和地位,于是,他们选择了远离政治,专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这种归隐,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元散曲中频繁出现“闲”“隐”“幽”等为关键字的作品数量很多,表现出了浓厚的隐逸情怀。
(三)佛教思想对元代文人隐逸情怀的影响
佛学对元代隐逸思潮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经典《金刚经》中有言:“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此乃《金刚经》之核心教诲,意在引导众生超脱苦恼,内心澄净,无所执着。而禅宗则进一步阐释为“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菜根谭》),意指人心应如明镜止水,平静映照万物,如风吹过竹子不留声响,大雁飞过寒潭不留倒影,不为外物所动,不附加任何情感。对于饱受身心之苦的汉族文人而言,这些思想如明灯指引,有助于稳定内心世界,寻找精神慰藉,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越。佛教出世思想支持隐逸,强调内心自由。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念也促使士人注重内心修行,推动隐逸思潮。
(四)儒家思想对元代文人隐逸情怀的影响
儒家学说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在元代,许多文人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在乱世之中,保持个人的品德和气节至关重要。儒家学说提倡“中庸之道”,即追求平衡与和谐。孔子的隐逸思想,主张在隐居中寻求心灵的满足,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个体在才华未能得到施展时的无奈与郁闷,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抗议。因此,孔子的隐逸理念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后世文人所推崇,成为他们追求仕途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
(五)全真教对元代文人隐逸情怀的影响
全真教发源于金代,王重阳是其创始人,其坚持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即奉行“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的宗旨。金灭元初,全真教在战火纷飞之中达到了教派发展的顶峰,而当时的全真教掌权者丘处机,因深受成吉思汗的赏识被任以“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免除了全真门下道士的赋税和杂役,因此大量文人转投全真教门下。
二、元散曲作家的精神世界
读书仕途,一直都是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文人的生命追求。但由于元代特殊的管理政策,汉族文人的地位每况愈下,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进行自我定位,于是元代文人一路高唱“一线风涛隔仙凡,识破休被功名赚”(刘时中《〔南吕〕四块玉·泛彩舟、携》),隐于王朝、隐于市井、隐于山水,突破内心困境,走向另一种自我觉醒。
(一)马致远“随时过谴休生受”
提到元曲作家,就不得不提元曲状元马致远,他所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但马致远的一生,是众多元代汉族文人的坎坷人生的缩影。年少时期的马致远家境优越,他饱读诗书,渴求入仕,但身逢金元乱世,仕途曲折,其思想路径经历了由儒家入世思想到道家归隐思想的转变。晚年的马致远醉心戏曲创作,以抒发内心苦闷。《四块玉·叹世三首》写道:“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其体现了中晚期马致远的心境,想要报国的心,想要上九天揽云的心,如果命里没有,不如就随遇而安,顺从时命。这个时期的马致远,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官场浮沉之后,在元代统治者对汉族文人的压迫之下,发出了“儒人不如人”的感慨,心绪逐渐沉稳,去追求内心的自我平静。
(二)张养浩“因此上功名意懒”
张养浩的散曲,如同他晚年的心境,既有着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又透露出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与感慨。在《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他将自己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巧妙地融入每一首曲子中,使得每一首都充满了深沉的艺术魅力。
他赞美山水田园,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丽,更是因为在这些自然景色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安宁。他在山水之间流连,试图以此来忘却尘世的纷扰和官场的无情。在《〔中吕〕普乐天·水挪蓝,山》中,他写道:“问甚几度江南浮云坏,且对青山适意忘怀。”这里的“江南浮云”不仅代表了世事的无常,也象征了他对官场生涯的深深厌倦。而“青山”则代表了他心中理想的归宿,是他晚年生活的象征。在《〔双调〕沉醉东风·蔬圃莲池药》中,他写道:“蔬圃莲池药阑,石田茅屋柴关。俺这里花发的疾,溪流的慢,绰然亭别是人间。对着这万顷风烟四面山,因此上功名意懒!”张养浩在晚年的一方小天地,有瓜果蔬菜,栽花种药,依然别是人间,所以面对万顷云烟,这四面可见的山,哪里还有追求功名的心。又一首《〔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他写道:“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在诗酒之间,高车大纛已然无用,金银玉帛对杨烟、明月、海棠而言都是无用,面对春花秋月谁还向往凤阁龙楼。
三、元散曲隐逸情怀的表现
在深入探索元代隐逸题材的作品时,我们不難发现,叹世与归隐两大主题始终贯穿其中。这两大主题不仅仅是元代文人墨客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更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生活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一)叹世
元散曲作为元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其叹世情怀体现在许多作品中。这些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社会现象以及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感慨和思考。元散曲中的叹世情怀常常体现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上。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子通过对秋天黄昏的景物进行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离愁别绪的感慨。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传达了其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元散曲中的叹世情怀还体现在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上。例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曲子通过对潼关地区的描绘,探讨了历史上的兴亡变迁对百姓的影响。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除此之外,元代散曲叹世题材中也夹杂着很多对于过往历史人物的评析,最典型的就是贬屈扬陶。元代文人将屈原的投江行为看作是自我抛弃,张养浩说屈原投江是“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中吕〕普乐天·水挪蓝,山》),这已经与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爱国忠君理念背道而驰。反观陶渊明在元代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视为他们的精神偶像。元代文人对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定立场表示了极高的赞赏,并认同他追求生命永恒的人生境界。
(二)归隐
而归隐,则是元代文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寻求自我解脱的一种方式。他们向往自然、追求自由,试图通过归隐山林、田园来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这种归隐的思想在元代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汪元亨的《〔中吕〕朝天子·归隐》,其中写道:“染风霜鬓斑,际风云兴阑,耽风月心全慢。天公容我老来间,且吃顿黄齑饭。并处贤愚,同炉冰炭,怪先生归去晚。拜韩侯上坛,放张良入山,谁身后无忧患。”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这种情感在汪元亨的曲子中屡见不鲜,他常常以自然景象和隐居生活为题材,抒发自己内心的向往和感慨。在“染风霜鬓斑,际风云兴阑”这两句中,汪元亨以自己的形象为引子,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世事的变迁。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力衰、鬓发斑白,而世事的风云变幻也让他感到疲惫不堪。这种疲惫和无奈,正是他渴望归隐的根源。“耽风月心全慢,天公容我老来间”则表达了汪元亨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放慢脚步,尽情欣赏自然的美景,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也感叹岁月的无情,希望自己能够在晚年得到天公的眷顾,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并处贤愚,同炉冰炭,怪先生归去晚”则表现了汪元亨对世俗的不满和无奈。他认为,在现实中,贤愚不分,善恶难辨,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这种混乱和纷争,让他感到无法忍受。因此,他更加坚定了归隐的决心,希望能够远离这些纷扰,过上清静自在的生活。
归隐思想,简单来说,就是文人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和复杂的官场,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其次,元散曲中的归隐情怀也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元散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自然元素,如山水、花鸟、田园等。这些元素不仅构成了曲词的美丽画面,也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通过归隐,文人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自然的魅力,与之融为一体。元散曲中的归隐情怀还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在归隐的生活中,文人可以摆脱尘世的纷扰,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感悟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使得文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生活的真谛,从而创作出更加真挚、深刻的作品。
叹世与归隐两大主题在元代隐逸题材作品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文人们在叹世的同时,也在寻找归隐的可能;在归隐的过程中,又不断反思世态炎凉、人生意义。这种复杂的心态和情感,使得元代的隐逸题材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独特阶段,其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分化政策,对汉族文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在这一时期,众多文人士子因报国无门、志向难酬,对世道产生了深深的无奈与愤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中的乐天知命、归隐山林等理念逐渐渗透并主导了文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迷茫与困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重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元代散曲中充斥着对时世的悲慨之叹,但更多则是对山水的深情咏叹。这表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们并未被时代困境所击败,而是更加注重内在修养与自我完善,这对当代中国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启迪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