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逻辑理路

2024-05-26刘建亚丁颖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辛勤劳动培育劳动

刘建亚,丁颖佳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劳动精神是关于劳动的理念认知、价值追求以及行为实践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1]。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劳动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色和坚实的实践本色。探索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以及新时代数字中国的建设均具有不容忽视的实践意义。

一、新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缺乏

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的劳动意志动摇、劳动道德自律不严以及劳动角色定位不清等。厘清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教育所带来的各方面挑战,对于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意志挑战:辛勤劳动观念亟待巩固

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年学生劳动实践的缺乏。没有充分的劳动实践就难以形成坚定的劳动意志,坚定的劳动意志可以促使青年学生在享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自觉辨析复杂的劳动环境并且坚决抵制与之随行的诱惑;而劳动意志的缺乏则会使青年学生耽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利,放松劳动训练,甚至丧失劳动的意愿和能力。近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青年学生中部分存在着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的现象和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青年学生对于辛勤劳动必要性的认识缺乏以及有关辛勤劳动的意志能力不足。马克思曾指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然而当下事实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缺少自主劳动实践。辛勤劳动的缺失对于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利影响,使得他们更容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偏差,具体表现为对于当下的生活把握不足,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惘思。辛勤劳动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新时代强国富民的重要手段,它关乎新时代劳动者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面貌。新时代青年学生要成大才、担大任,首先要学会劳动、自主劳动、创新劳动,并不断在辛勤劳动中传承和发扬劳动精神,以劳动的不变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

(二)道德挑战:诚实劳动信念亟待加强

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广泛而迅速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之而来的技术异化使得青年学生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侵蚀,社会层面上违背法律和道德伦理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和虚拟性,互联网具有隐匿性的特征,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这种隐匿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个人信息可以被随意篡改,就连人们的声音甚至长相都可以被技术模拟,这让部分违法犯罪者有机可乘。日益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就会助长道德败坏风气,弱化人的道德意志,使人在劳动过程中轻易违背道德准则,甚至丧失劳动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道德义务感放松,网络抄袭现象屡见不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渗透,有些学生对于网络信息过度依赖导致自身主体性的消解。比如在完成课程作业或者撰写学术论文时奉行“拿来主义”,这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自身劳动道德义务感缺失的体现。此外,近来关于ChatGPT的研究掀起了热潮,有学者在分析其中机遇的同时也坦言,过分依赖ChatGPT有可能会导致劳动者丧失自主性等问题[3]。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劳动关系。其二,道德责任感减弱,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全新的交互时代,导致一些青年学生对于技术顶礼膜拜。过度的技术崇拜必然导致盲目性和狂热性,有的无限夸大了技术的功能和价值,反而忽视了技术的双刃剑特性,在技术追逐和技术刺激中,逐渐丧失道德感和主体性,肆意利用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侵害他人的劳动成果,产生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错误认识,甚至陷入网络诈骗而难以自拔。其三,道德自律意识下降,难以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海量的网络信息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了青年学生的眼界视野。然而,数量庞大的信息良莠不齐,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投机取巧等不良信息无孔不入。青年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如果不够坚定,就会很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裹挟,形成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最终与诚实劳动背道而驰。

(三)角色挑战:创造性劳动理念亟待养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关于人类是否能够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讨论也愈发激烈。杰瑞·卡普兰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谈及,越来越多的机器自动化给社会带来了失业与经济失调的危机[4]。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取代了一批传统的劳动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青年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挑战。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当下青年就业情况呈现出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让青年群体面临着工作被取代的风险;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的市场环境也在创造大量的新就业机会,为青年带来更多元的就业选择。”[5]人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从事更具创造性的活动,这是创造性劳动发展的契机。如何搭乘人工智能发展的顺风车,这对于尚处在劳动角色探索时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需要在传统劳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苦练技能、潜心实践,不断发扬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突出重围。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背景下,不仅体力劳动者的角色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就连脑力劳动的佼佼者,诸如律师、医生、教师等一些需要经历较长教育培养周期的职业也面临被替代的危机。由此可见,未来技术的革新速度可能远远超越劳动力的适应能力,在创造性劳动中探索未来劳动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显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在千变万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中长久保持竞争力,是新时代青年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新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特质

为更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及时分析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从而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一)奉献精神:在辛勤劳动中承继传统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彰显着人类文明进步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辛勤劳动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时代延续,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弘扬,体现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辛勤劳动要求的是正确的劳动态度和积极的劳动心理,即具有主动参与劳动的自觉态度和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的自愿心理。奉献精神来源于对劳动的热爱,来源于对劳动价值的参悟,更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正如马克思所期许的:“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6]从根本上讲,劳动实践的发展与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路径选择的一致性。从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的关系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个体在劳动岗位上的辛勤付出本身就是奉献精神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奉献精神通过辛勤劳动得以在个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展现。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历代承继的优良传统,“是保障民生和发展民生的基础,是融于勤谨务实、善作善成的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优秀品质”[7]。舍己为人、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等品质也长久地沉淀在我们的精神文化世界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奉献精神仍旧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最鲜明的精神特质。要想在辛勤劳动中继承和弘扬奉献传统,既要在意识层面深刻把握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的本质内容,又要从实践层面切实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付出。通过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我们不仅可以创造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财富,更可以不断丰富和充盈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二)奋斗精神:在诚实劳动中坚守本心

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警示我们审慎思考劳动和技术的关系。一方面,劳动和技术的地位不能颠倒,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技术的进步根植于劳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劳动和技术作用的认识不容偏颇,不能避开劳动仅谈论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只谈劳动轻视技术的进步,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当前社会中存在着对于二者关系的错误认识,认为技术可以替代劳动,不劳而获的风气导致诚实劳动发展受阻。诚实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根基,任何投机取巧式的成功换来的只是一时的便利,美好生活的实现只能依靠诚实的劳动和奋斗。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8]人工智能时代格外需要诚实劳动和辛勤奋斗,只有劳动者合理把握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人工智能技术才有可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回顾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付出创造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正是依靠这种奋斗精神,中华民族虽饱经风霜磨难,但仍旧辉煌精彩不断。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在劳动实践中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三)创造精神:在创造性劳动中弘扬新风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技术繁荣发展,其迭代速度之快、发展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都超出了人们的期待和想象,不仅冲击着传统的劳动格局和劳动形态,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造成了一定影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需要敏锐察觉并尽快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劳动形态和就业形势的转变,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劳动精神的内涵,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崭新的劳动形态中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形态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既顺应了青年富有创造力的发展特点,也使得青年个体的创造力充分彰显。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青年个体既不满足于单调的文化形式和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也不满足于仅仅通过传统的工作形式来实现收入的增长和个体价值的满足,他们开始探索通过学习和创造新的劳动形式来获得更长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网络信息技术使得人们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现实性和可能性都大大增加,而劳动新形态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相对更加便捷、更有效率的成长路径。例如,当下火热的数字游民队伍逐渐壮大,在各类信息门户和网络平台上,一部分年轻个体通过知识产出、信息搬运、资源分享等形式实践着新的劳动形态。网络“圈层化”的发展打造出一个个没有物理边界的网络社区,拥有共同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的个体集合在一起[9]。在传统工作行业中难以获得关注的普通个体,到了数字世界中可以凭借某一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轻松获得所在“圈层”内部的话语权,从而借助网络集体的力量,获得自我价值的确证,个性特征得到极大彰显的同时,也保证了收入来源。这其中就内在地包含着青年学生群体的创造精神以及他们在现阶段对创造性劳动的探索和实践。

三、新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

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对大学生劳动精神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我们必须从劳动实践出发,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等作为价值引领,借助新技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新发展。

(一)理论在场:用价值引领劳动精神培育

坚持用经典理论指导劳动实践,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其一,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领劳动精神培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经典论断指导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产方式相匹配。劳动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劳动教育不是事无巨细的技能传授,而是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中享受精神自由和精神富足,使人的个性得以在劳动中自由而全面的成长。纵然每个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劳动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相信美好生活是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和不懈奋斗获得的,每个人都有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和能力。其二,用习近平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指导劳动精神培育。在包容多元价值观和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用习近平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指导劳动教育方向,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精准把握社会舆论风向,合理把控劳动价值导向,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错误观念和偏颇价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劳动精神培育。其三,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助力劳动精神培育。有学者曾在评价劳动精神时指出,劳动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和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0],劳动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自强不息、勤俭节约、顽强奋进等朴素的劳动价值观,这在众多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比如:《易经》 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尚书·大禹谟》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抱朴子·诘鲍篇》中“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等。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量,成为指导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身体在场:用实践夯实劳动精神培育

坚持身体在场的劳动实践,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养成劳动精神。身体的实践活动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联系密切,劳动精神的形成来源于人的劳动实践,因而劳动精神的培育离不开身体的参与。简单来说,就是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必须以劳动实践为基础,不能完全依靠理论学习完成。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劳动实践较少,因而对劳动精神的培育应当从增加劳动实践入手。首先,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劳动精神表征”[11],当下最紧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继续使用传统模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顺势而为,及时更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模式等。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是知识灌输式的,不能是理论教学式的,更不能是流于形式的纯劳动,必须将劳动和育人紧密结合[12]。其次,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劳动精神是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体现出青年学生对象化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于改变当下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劳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把劳动精神培育的目标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是借助生活化的教育逻辑来实现育人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了教育生活化的趋向。最后,家庭、学校、社会联动配合。以高校劳动教育为指导,以社会劳动实践为主导,以家庭家务劳动为补充,把学生个人、家校系统和社会力量整合起来,建立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维结合的联动培育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联动机制的系统性作用,分工合作,协同育人,不断增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三)技术在场:用科技助力劳动精神培育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劳动精神兼具“文化基因的传统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因此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要紧紧追随时代的脚步[13],努力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智能算法、人机协同等技术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培养土壤。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活动和劳动实践,可以更精确地捕捉到大学生在培养劳动精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首先,从覆盖面上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存在盲区。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全平台联动管理,实现劳动教育从“漫灌”到“滴灌”的转变,消除大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的盲区。其次,从信息反馈上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缺乏精准监督。可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回应大学生的思想矛盾和心理问题,精准清除影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障碍。最后,从实际效果来看,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缺乏精准教育。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图绘”,精准把握大学生的不同教育需求和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灵活化的劳动教育方案,提高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劳动教育,即线上进行个性化劳动教育内容的学习,线下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动来开展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虚拟技术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但是虚拟技术不能代替学生实际参与劳动实践,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可以相互配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辩证看待二者的关系,既要大胆应用新技术,也不能忽视劳动实践的主体。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场域。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意志培养、劳动道德自律养成和劳动角色认知发展,同时,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也制约着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的发展和走向。因此,引导大学生在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积极培育劳动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大学生必须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中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概而言之,由于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策略需要在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辛勤劳动培育劳动
劳动创造幸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蕴涵探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