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阐释与路径探析

2024-05-26马池春胡雨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马池春,胡雨媛

(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念和方法创新,一经提出便广受关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提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课程思政注重以各类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价值引领,虽然不属于独立的课程体系,但是可以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广度和深度。当前,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概念模糊、内涵不清等问题,需予以明晰和廓清,为此有必要深入课程思政结构体系内部,探寻课程思政建设的一般性规律,挖掘其内在价值,为新时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一、课程思政概念辨析与内涵廓清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分属不同实践体系的概念。正确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意蕴是用好用活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

(一)变与不变: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思政课程集理论性、知识性、整体性、专业性于一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发挥了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功能。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方法,是对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的有益补充,是对专业课程功能的延伸和拓展。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大思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全员全课程育人的重要实现方式,是对以思政课程为内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对高等教育的时代之问,是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全局的首要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要想回答好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贯穿高等教育始终。正如习近平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来看,处于人生关键期的他们,大多思维活跃,需求多元复杂,对陌生事物充满兴趣,且乐于尝试。这就要求高校强化价值引领,帮助青年学生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从具体实践来看,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展开的,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育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目标追求方面具有显著的同质性,这一目标同质性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践路径上具有同向性,实现了异质性的多元主体走向协同育人、同向育人,最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二)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蕴

课程思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政课程,其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课程思政主要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课程思政超越了思政课程在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它既不属于体系化的思政课程,也不属于知识化的专业课程,而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的创新。课程思政实质上是将价值引领的主张和诉求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经过知识传授者的合理安排和架构,将正确的价值主张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步传递给学生,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连续性及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课程思政的可实践性主要来源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辩证统一。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影响,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教育管理者和专业课教师无形中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割裂开来,认为两者应该分道而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应该各司其职。显然,这种认知在今天看来是狭隘的。立德树人是一个有机体,立德强调的是道德养成,树人强调的是能力培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发展要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3]。在实践中强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拆而解之,寄希望于各个击破,既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会催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化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立德树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立德与树人须臾不可偏废,既要在立德过程中树人,又要在树人过程中立德,从而构建两者共荣共生、互促互进的格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课程思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课程思政一方面可以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饱满、形式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进而加速知识传递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更具接受性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隐性的价值传递,进而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总之,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因时之举、因需之举、创新之举,它从理念、方式和方法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认知进行了纠偏,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更新。

二、课程思政的要素构成及其运转机制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有其内在的结构要素和结构体系。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完整性及其组合方式既影响着这一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也形塑着课程思政的外在功能。而课程思政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协同机制、话语表达机制和价值传递机制的运转效果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功能实现程度。

(一)课程思政的要素构成与结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专业课教师、专业课程和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基本结构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课程思政的结构体系。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基础性结构要素。课程思政是依托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效融入就没有课程思政。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往往处于“游离悬浮”状态,需要借助一定的能动主体和稳定载体,实现其定向输送和传递。其二,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能动性结构要素。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而且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捕获者”和“传递者”的角色。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是对“游离悬浮”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针对性、选择性捕获,并将其进行合理安排和架构后,置于一定的载体之上。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了从“游离悬浮”到“稳定附着”的转变。其三,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稳定性结构要素。课程思政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课程稳定性的影响。因为专业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最终载体,发挥着存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功能。其四,学生是课程思政的目标性结构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是学生,课程思政的最终指向是将存储于专业课程体系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的精神成长。所以,从结构体系来看,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专业课教师捕获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置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内,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步进行价值传递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科学有效组合,进而最大限度激活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结构体系的稳定性是其功能发挥的先决条件,课程思政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完整性及其组合方式。为实现课程思政功能最大化,一方面,要确保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寻找最理想的结构要素组合方式,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帕累托最优”。就结构要素的完整性而言,不同的结构要素分担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或者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专业课教师、专业课程、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基本结构要素,缺一不可。就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而言,不同的组合方式使课程思政有着不同的外在形式,也内在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过程,是一个价值甄别和内嵌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价值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选取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要与专业课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紧密关联,与专业课程的内容紧密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在价值进行有效甄别和内嵌,才能实现情景共融。如果专业课教师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搬运工”,课程思政就会异化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课程,这不仅违背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导向,无形中也会异化专业课程的功能,影响正常的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所以,在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上要以隐性育人为导向,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意识自觉和能力建设,力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课程思政的运转机制及其逻辑进路

课程思政有其内在的运转机制,机制运转的效果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功能实现程度。具体而言:一是主体协同机制。实现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协同育人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专业课教师,但是专业课教师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训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形式、内容和过程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所以,他们要与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联系,系统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要领,进而释放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二是价值甄别和内嵌机制。做到有效的价值甄别和内嵌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专业课教师既要善于挖掘蕴藏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又要充分吸收工作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科学甄别,发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在价值,并将其合理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三是隐性的价值传递机制。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方式不同,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方式。课程思政的特殊性表现在其无法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语境,且在话语表达上不能与专业课程内容相断裂,这要求课程思政要寻求一种隐性的价值传递机制,即在不影响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成为学生可感知、能接受、有触动的课堂元素。这一隐性的价值传递机制实则是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在同一情境下的调适机制,它强调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同向同行、互促互进,而不是相互制约。可以看到,课程思政的运转机制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能动性结构要素,是保证课程思政机制有序运转的关键因素。

课程思政运转机制的建构过程有着鲜明的逻辑进路。结构与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结构与过程的相统一。课程思政基本要素是课程思政结构分析的起点,课程思政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顺序、比例等,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进而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作为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专业课教师、专业课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组合方式不是随意的,要服务于课程思政的实施目的。也就是说,课程思政结构要素的组合过程时时刻刻以立德树人目标为牵引,从而规制着课程思政的内在结构体系,不断放大课程思政的正向功能。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运转机制的建构过程遵循“目标牵引→要素组合→结构优化→效能释放”的逻辑进路。其中,目标牵引是一个外部赋能的过程,通过确立立德树人这一共同目标,使其内化为多元主体的共同价值遵循,驱动不同的主体同向而行,最后形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素组合是一个能量储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不同要素进行有机组合,搭建课程思政的基本结构体系,承接外部的能量输入,从而实现能量积蓄。结构优化是一个动能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课程思政基本要素之间进行不断调适,寻找不同要素间最合适的组合方式,为外部动能向内生动能的转化创设空间,达到动能增进的目的。结构优化的过程实则也是课程思政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效能释放是一个彰显育人成效的过程,通过实施课程思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某种精神的力量,实现隐性的价值引领。

三、增量型建构: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价值引领,专业课程的主要功能是知识传授。课程思政不是对思政课程的否定,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增量型建构。

(一)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类要素的总和。”[4]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影响受教育者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小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紧密相关。长期以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程上,这虽然有助于畅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均衡性发展,致使大量可以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的状态,甚至处于闲置状态。有效整合盘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量资源是新时代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理念和方法,其效能产出主要源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课程思政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量资源的使用广度和深度,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亩均效益”。

第一,课程思政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优化配置。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捕获并利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育人服务。对于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经常被无意识地忽略,抑或被视为“无用之物”而过滤掉,导致其育人功能时常处在“静默”状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课程思政同思政课程的区别就在于,课程思政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不是固定的、直接的、显性的,而是悬浮的、间接的、隐性的。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是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的实际和特色,有选择性地、针对性地捕获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加以挖掘和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原本“静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转入了“启用”状态,实现了对存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优化配置。课程思政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配置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使课程思政摆脱了教条化的束缚。

第二,课程思政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更多地强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育人更多地强调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教书和育人是教师职业功能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所以,从教师的职业功能来讲,人民教师肩负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既是知识传授者,更是价值引领者。而现实情况是,重教书轻育人现象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时有存在,客观上弱化了高校育人成效。课程思政强调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价值引领,是对高校重教书轻育人这一错误倾向的纠偏。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在巩固专业课教师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同时,强化其价值引领者的角色,进而重塑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功能,最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均衡。可以看到,课程思政从育人的角度切入,通过激活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实现了对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搭建了高校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第三,课程思政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是教育者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的主要载体。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那么,专业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对于学生而言,专业课程往往是他们接触最频繁、最深入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专业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课程。专业课程的首要功能是架设知识传授的通道,但这不是其唯一的功能。因为,肩负双重使命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依托专业课程进行知识传授,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嵌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实现了专业课程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使专业课程不仅具有知识传授的外在功能,而且具有价值引领的内在功能。因此,课程思政实现了高校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搭建了高校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做到全课程育人的关键是消除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课程之间的壁垒,搭建更加务实高效的多主体、多层次、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这也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指向。

(二)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增量型建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增量型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一增量型建构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存量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新增量不是通过对存量资源的简单叠加而获得,不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型增长,它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突破了原有的“路径依赖”,实现了守正创新发展。具体而言,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将专业课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也不是强制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而是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方法,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一座价值传递的桥梁。这一增量型建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自我突破,而不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交糅交织,更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和突变,其具体实践指向是在新时代搭建起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既是“整体性课程观”,又是“大思政观”[6]。课程思政不是对既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否定与割裂,也不是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冲击与破坏,更不是对高等教育泛思政化的取向。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搭建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否则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其不仅没有弱化思政课程的角色和地位,反而从侧面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拓展了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的实施不是增负而是增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隐性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在客观上会增加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但是,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若使用得当,不仅会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引领力和感染力,也会使专业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有血有肉”,进而拓展与延伸专业课程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消除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和偏见,以实施课程思政为抓手,搭建协同高效的育人体系,释放高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合力效应。

四、新时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思考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念和方法创新,是新时代构建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体系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聚焦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创新课程思政实施体制机制,构建更加成熟的课程思政体系,以此实现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时而变、因需而立的重大理念和方法创新,是进一步提升教书育人成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之举。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把握,深入分析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切实提升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把“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使课程思政成为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加速器”,也成为提升各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同时,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保持同向同行,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学习,系统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践遵循,提高挖掘、捕获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敏锐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例如,定期举办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快速“下沉”到学生课堂之中。

第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过程应该是有机融入而不是生搬硬套,避免出现“课程”与“思政”之间“两张皮”的现象和随意拼接等问题[7]。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课程内容割裂开来,不能随机地、无意识地选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善于从课程内部结构和原生内容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各类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要善于同学生的成长特点、年级专业、学习模式相结合,做到“取之于课程、用之于课程”,最大限度地“唤醒课程的育人基因”;另一方面,要搭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双向互动机制,拓宽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来源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多样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渗透、互促互进的新格局。

第三,要不断强化学生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的获得感。“不同于一般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在从精神到精神的传递中、从观念体系到观念体系的扬弃中实现。”[8]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课程思政的实施既要让学生有学习的获得感,又要有精神的获得感,从而寻求实现更加全面的获得感。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思政在实践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问需于学生,问计于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启发讨论、案例展示等,改进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唤醒沉睡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上更加解渴,在价值引领上更加有效,真正让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感知、可接受、可遵循、可践行,进而全面强化学生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的获得感。

第四,要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专业课教师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隐性的价值引领过程,这意味着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不能生搬硬套一般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为此,可以将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要素嵌入各类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明确课程思政考核评价的有关标准,增设衡量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相关指标,以此完成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衡量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鼓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