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蕴涵探赜

2019-04-27向艳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辛勤劳动本质

摘 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关键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劳动观念的继承创新,更是对当今时代和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做出的科学回应。辛勤劳动因苦干笃行而崇高,诚实劳动因实干求真而美丽,创造性劳动因进取创新而伟大,“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

关键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思想来源;本质

一、“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思想来源

(一)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劳动与人的关系、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从对劳动的抽象价值判断到对劳动的社会历史性科学认知,马克思“在劳动发展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可以说,劳动是人根据自身的主观意志和主体能力改造“自在之物”和创造人类本身的根本方式。关于劳动与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人同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关于劳动与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更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习近平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这些论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强调了劳动的重要价值,阐释了劳动与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劳动者个人幸福之间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二)文化传统奠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涵的劳动思想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早在春秋时期,便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箴言;东汉张衡曾发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诘问;民间亦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谚语。在中国古代,大量的诗歌民谣、谚语警句和故事传说阐释了劳动的重要价值,表达了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从古代农书撰写农具创造到四大发明,从农业农学到手工业艺术再到哲学科学,劳动完成了从最初的谋生手段到成为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的华丽变身。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我们必须始终弘扬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和劳动创造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谈及劳动问题、党和国家事业时,常引经据典,寓意深邃。习近平引用“一勤天下无难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等古语,借以强调个人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必须依靠劳动创造。习近平关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統劳动思想的弘扬与创新。

(三)现实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劳动的现实要求

从古代春秋到新时代中国,劳动条件、劳动观念、劳动形式等发生了巨大改变。时代发展和事业创新要求劳动有所发展和创新,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从客观上呼唤劳动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一方面要升级劳动形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突出创造性劳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创作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精神发展需要。新时代,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项事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想跑好民族复兴接力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广大劳动者只有从思想上、行为上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国家发展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劳动者才能在服务人民、建设国家、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意蕴

(一)辛勤劳动最崇高:苦干笃行

辛勤劳动,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首要理念,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基本前提。习近平强调,“‘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辛勤劳动,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劳动态度和生命状态。

辛勤劳动,既有“辛”也有“勤”。新时代,辛勤劳动涵有勤学和勤劳两方面的内容。勤学,强调的是锐意进取、勤勉为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一名劳动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立足岗位,向师傅、向同事、向书本、向实践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增长新本领,不断更新自我,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俱进。勤劳,强调的是脚踏实地、奋发干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用这句古语形容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40年来取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回溯历史,任何一点进步、任何一次成功都是由人民的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不畏艰辛、不辞辛苦。无论是勤学还是需要苦干笃行。新时代面对各种新挑战,我们需要苦干笃行,愈挫愈奋。

(二)诚实劳动最美丽:实干求真

诚实劳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重要理 念,是辛勤劳动的延伸和表现,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前提。“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用诚实劳动创造幸福人生和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诚实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积极、实干、诚信的态度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产品服务,基本要求是合法合理劳动,表现为劳动者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事道德的劳作,具有至真性、共享性、至善性等特点。诚实劳动的至真性,表现为劳动认知的客观、劳动行为的务实和劳动成果的实事求是。一方面,劳动者对其从事劳动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技巧有正确认识、对自我劳动素质理性判断并作出合理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立足岗位踏实劳动,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同时,实事求是地对待劳动成果,摒弃虚假之风,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的思想,积极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诚信文化,依靠诚实劳动实现人生梦想。诚实劳动的共享性,表现为劳动知识和劳动成果的共建共享。诚实劳动是一种道德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形合式信息共享的交流方式。劳动过程中劳动技能技巧的切磋,劳动资料、知识、成果的分享互鉴等体现出劳动者之间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和谐关系。诚实劳动的至善性,表现为劳动思想和劳动行为的“善”。诚实是劳动者的基本道德品格。诚实劳动突显了劳动者的道德主体性。道德的劳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的“善”。新时代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劳动者积极践行诚实劳动理念,将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融入诚实劳动。从对待劳动认知、劳动过程、劳动结果的态度和行为实践可以看出,实干求真贯穿诚实劳动的始终,是整个劳动活动得以完成和继续的轴承,是诚实劳动的本质内涵。

习近平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是要脚踏实地。如果劳动者驰于空想、桀于虚声、投机取巧,那中国梦永远都只是黄粱一梦。于个人而言,唯有诚实劳动,才能最好的保障和实现人的自由本质,创造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的“资本”。于国家而言,诚实劳动是提升国力的基石和坚守国格的精神基因。

(三)创造性劳动最伟大:进取创新

创造性劳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理解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诠释了人类文明进步规律,是一个反应时代特征的劳动新思想。

习近平强调,要“尊重劳动者的首创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创精神”“创造伟大”关键在于创造性劳动。所谓创造性劳动,是指人充分利用其劳动技能、科学知识通过技术、知识、思维的创新,创造新的生产条件、方式、劳动成果和社会需求的劳动。它建立在开放性思维和挑战性实践的基础上,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劳动的逻辑起点。着眼当下,要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跑好民族复兴接力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增强创新劳动思维,从理论联系实践中及时廓清困扰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迷雾。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是创造性劳动的逻辑支点。创造性劳动并非无根浮萍,而是以劳动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以科学知识为依托的独具匠心。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劳动者应尽可能多的具备从事一定劳动所要求的劳动知识、技术、技巧和运用它们的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力生产出新的劳动条件、劳动方式、劳动成果和社会需求。只有“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在造就闪光的人生。创造性劳动,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也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创造性劳动的本质是进取创新,创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福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三、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当代价值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反映了当今中国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劳动价值取向日益突显,体现了中国人民辛勤、诚实和创造的特质禀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和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美好未来的观念渐入人心,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更是参与激烈竞争的必由之路。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只有既坚持大胆创新、敢闯敢为,又坚持求真务实、善作善成,才能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2.

[2]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8-12-18.

[3] 習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新华社, 2013-04-28.

[4]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04-30.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86.

作者简介:向艳梅(1992- ),女,四川德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辛勤劳动本质
追根溯源回归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大公鸡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八荣八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