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蕴

2024-05-24崔发展黄荣琴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崔发展 黄荣琴

(1.2.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从空间维度上把握外来与本土、从历史轴线上把握传统与现代、从文明视域上把握民族与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对“第二个结合”之思想解放意义的深刻回应。“结合”是真理与文化联结的突出表现,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百年党史中的运动形态的认识;“结合”是传统与现代偕行的集中表达,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正确路径的认识;“结合”是民族与世界相拥的光辉典范,深化了人们对于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性认识。深入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蕴,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促进世界文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4)02—0048—07

*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嬗变研究”(项目编号:SC21ZDY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崔发展,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黄荣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这一重要论述将“第二个结合”提升至思想解放之高地,使人们在融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于一体的实践中突破旧有的思想限囿,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基本的精神坐标,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不竭源泉,进而迸发出为人类文明示范全新形态的伟大意义。

一、真理与文化之联结:“结合”在“马中互释”的实践中推动了东方与西方文明相融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在“以马释中”“以中释马”的实践中,中国经历了革命道路的选择、社会道路的开辟与探索以及当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释融通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提炼至今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结,使人们的视角从西方场域转换到东方场域。

(一)初步联结:催生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选择

近代中国面临的救亡图存的历史性课题,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各种东渐的西学中进行比较分析和尝试性实践。器物、制度、思想三个层面探索的失败,使近代中国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人在精神上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2]。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实践及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使中国人民的文化心态发生了显著嬗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革命现实,一面创造性地将实践唯物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理念相融合,使党内同志的思想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完成了党内同志的思想解放;一面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解剖、取精用宏,使二者在互释融通中逐渐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赢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支持,完成了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解放的时代使命,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3]708理论。其中,“民族的”新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特殊性民族特点的结合,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不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而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民族尊严和独立、富有中国特点和民族特性的新文化;“科学的”新文化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不是割裂古今、遗留封建毒素的文化,而是在遵循客观真理的基础上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实事求是地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改造的新文化;“大众的”新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应用与创新,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不是为单一阶级服务的狭隘文化,而是由人民大众创造的、为人民大众革命斗争服务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旧思想之藩篱、重拾民族自觉自信的产物,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生于东方的中华文化在这一阶段碰撞相融成兼具真理性和民族特质的文化样态。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助推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扭转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在列强炮声下形成的文化危机心态和文明自卑心理。

(二)深度联结:完成从“社会主义文化”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4]33的升级,助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推进

在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之后,实现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开启了第二个阶段的“结合”实践。此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承接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力,在“第二个结合”的探索上走过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历程,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人们的思想实现了转型和升华。

社會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党内外的思想解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针对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党创造性地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54的马克思主义方针。这一方针集中体现了党对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繁荣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同时,党继续深入将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关系原理同中国传统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观念相结合的实践,使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3]707的实践中愈发生动,创造了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建设起“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6]443的社会主义文化,使我国的文化事业成为“全国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6]445,推动了人们的思想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转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返本开新,从中华文化中探寻思想解放的新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传统文化的源源活水,以新的结合硕果来提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信心。将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社会理想相结合,党确立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将无产阶级的政党使命与中国古代“天下为公”“民惟邦本”的理念相结合,党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系统方法论与“民本”思想、“和合”之道、“天人”关系等理念相结合,党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18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更为理性厚重的文化底气。

(三)全面联结:开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和蓝图,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延伸和拓展

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已经具备了平视世界的自信。中国人民在不断审视中明确认识到,现代文明并不限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依然具有深邃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现代性价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第二个结合”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自觉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迈上了“思想再解放”的历史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7]作为“中国式”的同义词,五千年文明所涵育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所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历史实践,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推动“第二个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思想精华,使其在当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树立起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文化主体意识。随着“第二个结合”的全面展开,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了由“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内容汇聚而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维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系统方法论,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系统思维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了发展与安全的协同互进;这一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历史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掌握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这一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利以平民”“富民为始”的民本思维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8]。立足于中国场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中引导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走中国路子”,使其在中华大地上经历了从落地生根、抽芽吐蕊到开花结果的生动过程,为开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和蓝图打开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实现了新的思想解放。

二、传统与现代之转换:“结合”在守正创新的实践中突破了历史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思想限囿

以五千年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明底蕴,既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需要。在某种意义上,传统与现代似乎是一组相对立的范畴,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提供了所谓合理性。然而,传统与现代既对立又统一,传统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元素,现代性可以激活传统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守正为根本前提、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在不断深化“第二个结合”中寻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契合,拨开了一直以来的疏古竞今和颂古非今两种文化迷思,助推了理论认知的新飞跃,促进人们的视野实现了在传统时域和现代时域之间的科学转换。

(一)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结合”回应了疏古竞今的现代性议题

五千年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性格和独特的精神世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轻视传统的文化虚无倾向,以所谓的“价值中立”“客观主义”等特有的方式来重新解读历史,认为现代化就是取代并超越传统的过程。以联系的观点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因而构成了“守正”这一根本前提的理论依据。

“第二个结合”使人们脱离了疏古竞今、薄古厚今的思维模式,提升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性地位的认识。没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无法从一定高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事业置于中华文明的视域之下,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现代元素,赋予现代化以“中国式”的民族烙印。从唯物史观与党和人民事业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党始终坚持“批判地继承”这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其采用“取精弃粕、古为今用”的科学方针,使传统文化摆脱消极腐朽性因素,在当代释放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9]针对在革命斗争中出现的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号召人们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0]844来取代洋八股,使人们在文化判断上從“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10]832的僵化状态中脱离出来。所谓“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就是告诫人们在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上摒弃虚无意识,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3]707的科学态度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他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3]533。邓小平同志也强调要将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11],指明了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新时代以来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虚无主义的形式和内容更为复杂多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形成巨大阻力。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2]167因此,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13]。这些观点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文化本位立场,厘正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文化、民族和历史上的虚无主义倾向,推动了中国人民在“守正”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结合”解答了颂古非今的现代性难题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的追求,但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抱残守缺则会使现代化进程陷入不进反退的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存在着另外一种固守传统、逆现代化的文化复古思潮,其以绝对肯定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甚至表现出将封建糟粕也看作精华的过分崇古倾向。以发展的观点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存在一定的区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层面上的反映。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出发,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看待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型到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必然,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更好的文化传承。

“第二个结合”使人们脱离了颂古非今、厚古薄今的思维模式,强化了人们基于时代要求进行文化创造的认识。作为近现代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现代性的科学元素,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对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一种科学扬弃的态度,即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继承、利用、整合,最终使两者实现有机的结合。”[14]“结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再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开了朝向未来的创新空间。一方面,“结合”内嵌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客观要求,构成了传统文化赖以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和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某种意义上为传统文化现代化提供了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引了中国共产党在汲古润今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结合”蕴含着在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创造新文化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中国共产党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坐标,以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尺度,在前进性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同固步自封的过分崇古倾向决裂,实现了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自1938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就被赋予了现代性的意味,即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5],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6]因此,“结合”打破了时代性差异的壁垒,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接榫和更新,规定着中华文明现代性转化的历史走向,使人们的思想从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藩篱中脱离出来,以开放前进的态度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

三、特殊与普遍之统一:“结合”在文明互鉴的实践中促进了民族与世界互动平衡的思想开放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现代世界历史的开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7]。当今世界已是一个相互联结密不可分的整体,如何处理好“面向自我”与“面向世界”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特质和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优秀品格,在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实践中实现了自主性和包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一)“结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世界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特质,构成了各民族文明相资相鉴、取长补短、和合共生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逻辑。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被不断掩盖,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实践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围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原理,以“第二个结合”指导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8],極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意蕴,使人们走出了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当下,全球化所凸显的开放性、自由性、多元性必然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和国家的视野,站在世界公民的立场上推动精神财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结合”的历史实践,以兼收并蓄的精神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以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身,同时实现了对世界文明的反哺。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于“中国式”这一核心关键词,坚守民族文化的本位立场。辩证法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我们的本土主义是我们自身的世界化,反过来,我们的世界化依赖于我们的本土主义”[19]。因此,只有具备坚定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才能更加宽容坦然地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不断破除狭隘的心态。另一方面,坚持“为我所用”。“中国式”不是一个封闭的特殊性概念,而是一个开放的普遍性概念。高丙中认为:“不同的文化是特定民族的代表作,其意义在于人类共享,文化差异因为被特定民族自认为是自己的代表性文化从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20]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而是最勇于、也最善于学习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若是因过分追求本土化而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反而容易使本民族文化丧失独立自主性,最终沦落至消亡于历史的境地。毛泽东同志以博采众长的气度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5]41“要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只有在开放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才能达到目的;反之,关起门来继承传统,注定只能继承固有文化中的糟粕。”[21]当然,多元不等于无序,文化建设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进行,否则思想的解放将突破其应有的边界,社会也将陷入混乱、停滞甚至倒退,而这正是“第二个结合”之于文明交流和发展的方向性意义所在。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深入“第二个结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面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22]“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23]524。这些论述指明了文化因交流互鉴而获得发展的实质,指引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交流互鉴的积极对话态度“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24]。

(二)“结合”以胸怀天下的担当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文明的传承发展需要客观的自我审视,也需要积极的对外交流。“第二个结合”既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世界性的思想以鲜明的民族烙印,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视野从民族向世界拓展。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推动不同民族文明求同存异、相资相鉴,打破了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使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的更新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丰富了世界文明图谱。

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人类情怀和中华传统天下观的结合。这一实践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贡献了中国范式。一方面,“结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性意蕴,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现代化图景。中华文明中“天下为公”的济世情怀、“协和万邦”的理藩大略、“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等思想,蕴含着全人类认同的价值理念,具有超越民族、地域、历史的普遍性,经过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释放出磅礴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同时,经过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实践的洗礼和激荡,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艰苦卓绝的生存斗争而积淀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得以重新彰显,不仅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其他优秀文明的强烈共鸣。“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二者的力量,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指导思想、话语体系等方面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了中华文明“走出去”的底气和自信,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中国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3]352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业已成为破解当今世界发展难题的重要思想工具。另一方面,“结合”激发了人们的世界关切,推动人们以胸怀天下的情怀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当今时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即“中华文明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这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提供中华文明的思想智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了中国人民主动成为世界历史运动主体的崇高精神追求,促使中华民族站在全人类的视野以强烈的意志去完成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5],“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2]201。“结合”的实践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引领人们在对外交流时自觉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理念,用融通中西的话语来阐释中国价值;更重要的是,“结合”所塑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种普遍的、全新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原则。

结语

在“中”与“外”的交融中、“前”与“后”的转换中、“进”与“出”的平衡中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蕴,有利于我们从全局把握“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未来走向。“结合”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入人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符合时代精神的表达,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第二个结合”,必将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收获新的思想解放,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繁荣全人类文明贡献磅礴的思想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

[2]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10]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0.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79.

[14] 侯树栋,辛国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7.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1.

[1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6.

[1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9.

[19] 倪娜.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72.

[20] 高丙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4):56-63.

[21] 赵红梅,戴茂堂.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中国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0.

[22]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29.

[2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4] 劉玲.文化觉醒与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17.

[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5.

责任编辑:顾迎新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勇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道路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县域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