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维探赜

2024-05-24苏百义杨楠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

苏百义 杨楠

(1.2.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 要]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维探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解放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渊源,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包含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存在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论和“五位一体”战略论的本质蕴涵,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路——只有正确把握资本的边界、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和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才能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關键词]人与自然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4)02—0029—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知农爱农思政课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3JDSZK110)、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ZXXX-06)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百义,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楠,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方向。“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在这里从三维探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思想渊源、理论蕴涵和实践进路,对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思想渊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解放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自然、社会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但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全面异化,人、自然、社会备受压迫,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克服异化,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人、自然、社会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劳动的异化状态。“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2]就是说,一方面,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生存空间从根本上看是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还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类提供了精神家园,离开了自然界,人类无法存活。另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同时也是影响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其人化程度越来越高,纯粹的自然界越来越成为人化自然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物质循环断裂,详细阐明了人、自然、社会关系面临的危机,以及造成其关系恶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根源,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产生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他由此指出,要克服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有计划、按比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阐明了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解放。在此基础上,列宁和第三共产国际理论家将马克思的这一解放思想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了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使其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不平衡的世界格局。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绝不可将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割裂开来,而应该通过实践架起三者之间的桥梁,在实践中使人、自然、社会的关系达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体。“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实践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单向活动,而是一个多向关系的交互影响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寻求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动态平衡。在人与自然之间长期的物质变换中(即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的规律,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如果违背了人、自然、社会的规律,就会遭到来自人、自然、社会多方面的惩罚。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危机。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漠视人、自然、社会规律,对世界进行肆无忌惮地破坏和掠夺,最终受到了世界(人、自然、社会)的报复。世界生态危机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社会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从根本上说,生态问题是人、社会问题的反映,要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人、社会问题,特别是人类文明的问题。必须破除资本主义制度的魔咒,超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羁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异化,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解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除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解放”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历来有着敬畏自然的传统,认为人来自自然,并且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塑造着自然,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丰富的生态思想。老子认为,人来自天地间,而世间万物也要遵循世间的法则,人与天地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庄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本就是一体的,人与自然是平等共处、不分彼此的关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这向后世传达了先人与自然同一共生的生活方式,代表着那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极高境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提出了“三本论”的思想:“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三者相成,合以成体,不可一也。”[6]他主张天、地、人相互依存、相互成就,每个现实的人都是天地万物融合的产物。张载将“乾”称作父、“坤”称为母,呼吁明理要打破天地万物之间的隔阂,并在《正蒙·诚明》中首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宋明理学家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划入了格物致知的范围,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推至高潮。探究和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所追寻的永恒课题,也是从更高层面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责任感、乃至正确治理国家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是中华民族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并以传统观念、生活习俗等方式融入泱泱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基因。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更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浸润下不断丰富发展的,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概念是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时间概念,又是文化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理论标准和内涵。现代化一般指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不是预设的思想或理论,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的现代化思想,是中国人民的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成熟的现代化思想或理论指导,更没有经验可循,只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或理论。解放初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两步走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并推动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后来,科技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继提出。它们不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实践行动上,都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新时代,我们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努力突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零和博弈的困局,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高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高度创新了现代化的内涵。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蕴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蕴涵。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存在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有生命的现代化,是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文明主导的现代化;没有生物多样性的现代化,就是死亡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不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是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不是我们的选择。只有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存在論为意蕴,人类才能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相互依存成为生命共同体,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由此可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存在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人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亿万个生命的家园,也是人的“第二个无机的身体”,从自然本质意义来说,人就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并且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过的自然,即“第二自然”。不论怎么改造,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样自然万物才能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工业文明主导的掠夺式的道路,他们霸占自然资源、肆意践踏自然,导致世界性的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此产生了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必须超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存在论意境,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论

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7]也就是说,经济财富不仅是抽象的社会存在,更重要的载体是可见、可感的自然物质。只有感性的、有用的存在物才能进行价值交换,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可能得以解决。新时代,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告诉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红线和底线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内涵。只有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强调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选择,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现代化价值层面的显现,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在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发展经济,这是硬道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当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发生冲突时,要坚定不移地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作出的全新解答,强调了美好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指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相互割裂的两个方面,而应该从二者辩证统一的角度出发,让经济发展的成果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充足的后劲,而生态效益可以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指明了为什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三)“五位一体”的战略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不仅仅包含存在论、价值论,还包括现代化的战略论内涵。“五位一体”战略论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布局中,从战略的视角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就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反映。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统筹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中国共产党深刻领悟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建设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事关经济长远发展,也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更涉及14亿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人与自然和谐事关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要在全社会凝聚保护生态环境的广泛共识,用绿色发展理念反哺“五位一体”各项建设,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一项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摆在当前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坚实的内生动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时间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进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效应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都是在资本的驱动下进行的,正是增值增效的资本逻辑才促使当今世界形成了一些现代化国家。一方面,资本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故要合理利用资本。资本的运作规律(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资本的肆虐危害到人类文明,故要限制资本、为资本“划界”。资本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物,本来是造福于人、为人服务的一般等价物,但现实是资本成為人类崇拜的对象,跨越经济领域并渗透到政治、精神、文化、自然等领域,可以说无孔不入、畅通无阻,成为世界的“幽灵”,人、自然也成为资本,资本家通过占有自然、控制人来剥削人。资本异化的现实使一部分人甘愿在资本面前俯首称臣、成为资本的奴隶,道德、法律沦为虚空,人类文明受到严重危害,因此,必须为资本“划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应认识到资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能逃避资本,同时必须正确把握资本的边界,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在认清资本特性和运作规律的条件下,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将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承包权、收益权等不同的权利细化分割,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哪些领域限制资本进入、哪些领域适度进入、哪些领域可以完全放开,都要为资本明确划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表达了党中央遏制房地产行业恶意资本化的不良倾向。实际上,不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必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作为货币、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的灵魂,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依法对资本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发挥资本的生产要素功能,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遏制资本无序扩张,防止“资本大鳄”恣意妄为,确保资本的良性有序发展,千万不要重蹈八国联军洗劫中国人民财富的行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8]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又一引擎,同时,必须正确处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两面性”,既要发展科学技术,又要驾驭科学技术。

一方面,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希望。科学技术助推了世界各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给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带来了希望。现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量子调控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轮科技创新、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在这种态势下,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把国家的繁荣寄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是完全正当的”[8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学技术在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领域、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性方面大幅提升,“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迎接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挑战。

在生产领域,大力发展绿色科学技术,根本改变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降低产品能耗物耗,提高产出效率。利用绿色科学技术来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充分发挥绿色科学技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绿色科学技术主要面向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的重大需求,为转换增长动力提供绿色技术支持,推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三大产业的根本性变革,使生产不断向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方向推进,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在消费领域,大力发展有利于节约绿色低碳生活的科学技术,开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减少奢侈浪费、异化消费。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有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与烦恼,让人类失望。科学技术给人类的自由、解放带来希望,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以及幸福,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主要表现在通过违背自然规律和扭曲自然进程,造成与日俱增、难以根除的污染,以及核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等” [9 ]。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自认为通过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客观上是在破坏自然,可能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正像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所预言的那样:“破解自然之谜的人必定是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也就是说“科学不科学”。1988年,近百名世界著名科学家庄严承诺,不参与任何干扰和破坏生态的科技活动,并呼吁科学技术的绿色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理性文明创造的科学世界,成为自律的世界,人类的命运听命于这个人类创造的世界并任其摆布,物成为主体,人成为无奈的物。西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用主客体辩证法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状况造成的致命危害,提出用整体性来消解主客体的分离,拯救人类失去的主体地位;法兰克福学派非常形象地批判了科学技术异化状态及其对人类的危害。科学技术与资本合谋,不惜一切手段征服、改造世界,造成科学与良心、技术与道德的纠结,并且使人自始至终处在资本的控制下,达到资本的逐利目的,这是人类的悲剧。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摆脱西方现代化模式,正确处理好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同时也要驾驭科学技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三)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针对我国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党中央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乡村共享现代化成果,实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推动构建城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体系,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高效配置、生态治理良性互动。城市与乡村不再是彼此割裂的两个部分,而是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现代化协同共进,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实现城市生态现代化。城市生态现代化就是城市现代化的生态化,将生态友好的理念扎根于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中,优化城市环境,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减少人为因素,特别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因子,增加“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要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份额,创造使人健康的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首先,人的生态现代化。提高市民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化人格的人以及健康的消費方式,通过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来实现现代化。其次,市容市貌生态现代化。增大城市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因地制宜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采用绿色科技降解点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推动城市率先向生态现代化转型。最后,基础设施绿色现代化。推动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的生态功能,优化城市内部格局,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治理体系的绿色现代化。

另一方面,实现乡村生态城镇现代化。乡村生态城镇现代化就是乡村通过生态化、城镇化来实现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乡村生态城镇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10];其次是人才振兴,只有人才振兴才能事业兴旺,才能实现真正的振兴;文化的价值在于使人成为人,文化是“人的再生父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灵魂;生态振兴是目标,绿水青山、美丽乡村也是乡村振兴的条件,只有环境变好了,乡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组织振兴是关键,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五个方面的振兴实际上就是乡村生态城镇化的过程,当然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更是农业农村农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整体、动态的新社会形态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生命共同体的高度,统筹好生态与经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5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4] 张岱年.张岱年文集:第6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46.

[5] 庄子[M].孙通海,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23.

[6] 董仲舒.春秋繁露[M].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93-19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7.

[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3:154-155.

[9 ] 陈学明.谁是罪魁祸首: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98-599.

[10]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EB/OL].(2022-09-05)[2023-12-2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 20905/404ff1c41ad241a49ecc8604674ac0ac/c.html.

责任编辑:马秀贞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