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为王 服务至上
——那曲市教育信息化采访
2024-05-24彭文治本刊编辑部
彭文治 本刊编辑部
西藏教育: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那曲市教育的发展概况。
李小涛: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青海省接壤,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全市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下辖11个县(区)。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47所学校(其中幼儿园289所,小学130所,初中17所,高中5所,职校2所,特校2所,教师继续教育学校1所,青少年实训基地1所),在校学生140678人(其中:高中11263 人,初中29817 人,小学72624 人,学前24212 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2593 人,特殊学校学生178人),在职各类教师9559人。
西藏教育:您能谈谈那曲市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小涛:截至目前,全市11 个县(区)教育局、447所中小学(含幼儿园)宽带接入率达100%,实现了网络带宽“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级”的目标。实现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终端全覆盖,建成信息化试点校19所,建成录播教室71间,市级名师课堂中心校5所。成功研发那曲教育事业统计台账系统,一次性解决教育事业数据统计口径多、数据不统一的难题,市县(区)乡(镇)三级数据实现一致,为全市教育工作的科学决策、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成功研发“那曲市‘三包’物资管理”APP,目前应用已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市数字化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西藏教育:那曲市教育局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是什么?请您详细谈一下。
李小涛: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得益于如下几方面: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市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市级教育信息化顶层规划,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2-2025)》《那曲市市级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评估指标》《那曲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建设内容、阶段目标、具体措施,为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夯实了基础、健全了机制。
二是坚持应用为王,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力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西藏教育珠峰旗云教学通的应用,切实提高交互式教学终端的使用效率,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切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依托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地市资源库打造那曲市市级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成立市级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工作领导小组和分学段、分学科专家审核组,出台《那曲市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审核管理办法(暂行)》,严把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政治关、科学关、规范关,建立健全市域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牧区教育信息化新路径,截至目前市级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已基本建设完成。
四是“三个课堂”应用持续深入推进。在继续实施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市级名师课堂——羌塘云课,市级网络教研平台——羌塘云教研,截至目前,依托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已完成数学、藏语文、英语等市级精品课建设,推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53 节次,10 个县(区)、38所学校接入羌塘云教研平台,2023 年9 月以来,与县(区)、乡镇学校共开展磨课、交流等网上教育教学教研活动36场次。
五是主动作为,校际间交流活跃。各县(区)、各学校依托援藏等多种渠道建立学校间结对交流机制,班戈县中石化小学与江汉油田实验小学、江汉油田外国语学校,市浙江中学与聂荣县中学,市高级中学与拉萨四高、日喀则江孜高中等加强校际线上、线下交流,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六是与后勤服务管理相融合。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规范仓库建设,配备货物进出电子备案设备,研发了食堂物资管理PC端和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成立了“三包”物资派送中心和“三包”经费核算中心,设计了所有“三包”物资菜单式的物资名单,各学校通过手机APP 随时申请“三包”物资,减少了程序,实现了“三包”物资“由派直用”各环节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仓库储存食品新鲜、进出食品规范、食品保存安全的目标,确保“三包”管理科学有序。
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思政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和教辅是上不好思政课的,因此思政教师要树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观念,教师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等资源,巧妙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各学校建立健全电子德育室,根据时间节点随时变换教育内容,做到了教育方式多样化,做到了一次投入、长期使用、生态环保。
八是提升学校书记(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组织局机关、县(区)、学校参加中国教育装备展;组织各学校校长(园长)参加“国培计划”自治区中小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
九是提升电教员教育信息化服务力。成立市级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保障中心,按照网络、硬件、软件等分类强化对各级电教员的培养,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的问题。组织参加全区电教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市级电教员技能提升培训,培训电教员115人。2022年,依托辽宁援藏团队组织全市电教员线上全员培训,共计培训电教员420余人。
十是提升广大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力。2022 至2023年,通过国培、区培、市培等培训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2300余人次;开展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资源应用线上培训活动,共计9400余人次。开展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十一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举办年度市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研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力大赛。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自治区教学大赛,共获得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6名。认真组织精品课遴选,我市推荐的60 节精品课获得自治区级奖项。
西藏教育:那曲市教育局在推进教育数字化方面存在哪些困难?今后在教育数字化方面有什么设想?
李小涛:一是仍有部分教育从业者对教育信息化规律缺乏认识,基础设施、设备管理和应用水平偏低。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不够。部分县(区)教育局、学校教育信息化还存在重建设、轻应用思想,“三个课堂”建设推进力度不够,尤其是利用数字技术破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方面,探索应用还不够,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仍然遵循传统的方式,没有体现“共建共享”的思维。部分教师信息素养还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应用还停留在表面,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明显不足,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三是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管理转型不够。数字化与学校行政管理、党建工作、安全生产、后勤服务、思政教育等深度融合还不够,利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办法不多、创新不足。四是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还不显著。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的发展需要,专任教师缺失比例较大。
今后,我们将从数字资源建设、设备的更新换代、体制机制建设、激励机制、教育信息化培训、网络平台等方面进行部署。一是加大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尤其针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换代机制;三是加大信息化设备建设和维修维护费用纳入专项预算力度,加大对高海拔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资金;四是建立完善各级电教员培养激励机制;五是完善基层教育电教机构体制机制建设;六是提供区域学科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的培训;七是继续从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等六个方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构建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全新教育生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泛在学习环境,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