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是一首奋进之歌
2022-07-30徐森
徐 森
曾经,西藏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似乎与我遥不可及。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将我和西藏紧紧联系在一起。2019年7月,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成为一名光荣的浙江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亲身参与西藏那曲建设发展,亲眼见证雪域高原伟大成就。在3年援藏时光中,我们用家国情怀、忠诚履职、真情大爱在广袤的羌塘大地上奏响一曲奋进之歌。
那曲的树,孕育着希望
那曲市政府所在地那曲镇,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树的城区。当地政府甚至还为种活一棵树,开出了优厚奖励条件。但海拔高、冻土厚、低压严寒等恶劣自然条件,使得种活一棵树相当不容易。对于一直生活工作在浙江、习惯于满眼绿色的我们来说,需要适应、调整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位援藏前辈曾说过,在4500 米海拔的那曲,干事不易。过了4000 米,你能站住就不错了。氧气不足,许许多多平时很容易做到的事,都会变得异常艰难。
很多援藏干部人才在那曲工作之后,头发少了,皮肤黑了,高原红出现了,体重减轻了,有的还出现心脏肥大、高原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但大家都能坚守岗位,有的还忍着病痛,轻伤不下“火线”,利用有限的时间多为那曲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我所在的人大组团,是那曲历史乃至西藏历史上首次组建的对口支援专业组团,承担着在雪域高原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经过3年的用心用情持续奋斗,我们在羌塘高原上创下了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组建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库,第一次组织受援单位干部赴浙跟班学习,助力那曲市首次获批行使地方立法权,参与起草颁布那曲市首部地方性法规……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汇聚成推动受援单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促进那曲民主法治建设的强大力量。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城市。作为浙江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之一的徐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援藏”二字的丰富内涵。中新社/图
图为浙江援藏人大组团负责人、那曲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森。
省援藏指挥部领导说,人如树,树如人。如果那曲没有树,就把自己种成树,扎根那曲、奉献边疆。如果那曲有树,我们就和高山柳、云杉一起,在生命禁区、雪域高原深深扎根、默默成长。
2021年5月,一棵棵半人高的小树苗种在那曲浙江公寓门口。我们今年3月初重返那曲的时候,欣喜地看到,这些经过严酷寒冬、大风大雪考验的树苗,依然顽强地挺立在冰雪覆盖的土地上。这些小树苗也如同坚守那曲的干部群众,不断创造着历史,为那曲带来了更多的绿色和希望。
那曲的路,承载着发展
那曲在全国海拔最高,而且还有一个全国之最,就是地域面积最大,为43 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土地虽有雄壮的美景,但也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度。
有一次去距离那曲市区400 多公里的申扎县调研。我们驾车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自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在那曲工作的同事如数家珍地述说当时的情景。那时从那曲到申扎,只有一条土路,颠簸不平,下过雨后更是泥泞不堪。他说,现在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原来两天的路程现在只要四五个小时就能到了。车子一路往前,在途中见到几间破旧的土房子。他指着房子兴奋地说,“快看,那就是以前我们过夜的地方,夜里还要提防狼来袭击。”这位同事讲述的种种艰苦环境,如同一幅幅旧照片在我脑海展现。虽然时隔并不久远,但那曲的交通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曲道路的不断建设完善,是那曲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这背后既有党中央对西藏的关心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也有历批援藏干部人才的辛勤汗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援藏工作需要接续奋斗。针对那曲每年施工期限短、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不理想等问题,我们积极引进浙江人大经验做法,在那曲推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重点监督工作。这也是西藏人大工作中的重大创新。从2020年至2022年,那曲市人大常委会共对群众健康关爱工程、通畅乡镇实现客运全覆盖、20 所学校校园饮水提升行动等9件民生实事项目的开工、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全程监督,有力推动了项目开工建设,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享受到客运班车通车带来红利的安多县扎仁镇牧民喜笑颜开地说:“过去,我们都包车到那曲市区,一趟大约需要300—350 元,现在有了客运班车,只要50 元,实惠、方便又安全!”
站在海拔4800 多米的塔恰拉姆山山顶,看着欣欣向荣的那曲市区,我们为那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我们定将不负时代使命、不负那曲人民,不断为奋力建设西藏最高海拔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那曲的人,沐浴着幸福
在西藏有两个春节,一个是全国性的农历春节,另一个是藏族特有的藏历新年。在2022年藏历水虎新年到来之际,那曲市人大机关的年轻同事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体验藏族特有的年味。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一同前往同事家。一路上,彩旗招展,人们身着藏式盛装,街头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幢白色的藏式小院门前,叔叔阿姨早已在等待。他们慈祥的脸庞、热情的款待,让我原本的紧张和拘束一扫而空。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下来,房间宽敞明亮,餐桌上摆满了各色美食。看着老人幸福的笑脸,我不禁从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高兴,口中的酥油茶也变得更加香甜。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指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将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争取多方资源,多办实事和好事,让更多那曲农牧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来自浙江的温暖。
我们多次赴巴青县巴青乡,看望慰问对口联系困难家庭;为那曲市人大机关部分工勤人员送上慰问金,帮助解决生活难题;积极协助联系浙江企业开展爱心捐赠,向巴青乡群众捐助价值10 万元的物资,帮助改善生活条件;两次赴那曲市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送上爱心和温暖;高度关注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积极协调解决两名那曲高中生的助学资金问题。
在那曲街头,各族群众有序而安定地工作生活。在市中心的牦牛广场上,两头巨型的牦牛雕像正在扬蹄奋进。这既是那曲人民勤劳淳朴、勇敢善良的象征,也是对“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援藏精神的深深礼赞。
那曲的情,延续着牵挂
岁月无言,精神有声。在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的激励下,一件件重点工作从谋划、推动到落地见效,如同一颗颗闪亮的雪域明珠,串成绚丽夺目的珍珠,记录着一个个那曲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农牧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民族团结不断加强的难忘瞬间,也留下难忘的援藏印记。
援藏工作,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经过3年的努力,那曲市人大机关的同志对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路理念、重要目标、具体途径、方法程序逐步熟悉,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在我们的建言献策和积极参与下,那曲市人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巩固援藏智力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不断打造援藏工作“升级版”,经过我们衔接联系,对口支援单位金华市人大与那曲市人大签署了《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金华市人大机关将在未来两年,不断密切与那曲市人大机关的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方式的对口支援工作,继续为那曲地方立法输送一批立法配套制度、提供一项智库支撑、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对我们个人而言,援藏工作既有付出,也有收获。在那曲,离“家”远了,但离“国”近了,更能深刻体会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国之大者”。通过考察、调研、走访,看到了西藏短短几十年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深感受到党中央关于西藏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建设美丽幸福西藏的目标必定能实现。同时,一批批、一代代本地干部和援藏干部连续多年深深扎根那曲、无私奉献青春的伟大精神、光辉事迹,将继续激励我们面对困难更加从容淡定,面对挑战更加自信果断。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处处是故乡。在第九批援藏工作结束后,我们将继续关注那曲和那曲市人大,继续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继续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断把“三年援藏路、一生那曲情”落实得更深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