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024-05-24张世华

高考·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课标教学策略

张世华

摘 要:本研究基于高中音乐新课标概述、音乐鉴赏概念以及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重要性,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原则,并提出了在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包括创设趣味性情境,辅助音乐教学、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启发引导,推动学生交流总结以及拓展延伸课堂,锻炼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一方面希望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希望帮助高中音乐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各学科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音乐教育领域,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生学习倦怠、课堂参与度不够高、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亟须针对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开展深入研究。

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要求,同时也提出高中音乐课程需要“保持并增进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不仅是说明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性,更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接触到音乐内核,产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然而目前的问题是在实际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尝试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时,往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指导和策略,缺乏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故此有必要对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和总结。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高中音乐新课标内涵

高中音乐新课标的内涵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其一,审美感知,指学生能够抓住音乐中各类表现方式与要素所蕴含的独特美感,并形成自主感悟和理解的能力,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将音乐放在特定文化语境以及社会环境中进行传授,以人文内涵引导学生用“心”而并非“耳”去感受;其二,艺术表现,指学生能够利用演奏、歌唱、编创、综合性表演等方式展现自身理解的音乐美感及情感内涵[1],这一核心素养的基础在于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在教学时教师也需要遵循“先审美,再表现”的逻辑,为学生提供接触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其三,文化理解,是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点,也是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难点,需要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化、社会、其他艺术的关联,形成文化层面的感悟,重点在于“想”即实现知识到经验和认知的转化。

(二)音乐鉴赏概念与音乐欣赏的区别

音乐鉴赏是一种内心情绪要素的表现和共鸣,包含了艺术、生活、学习、思想等多个层面。学生在倾听音乐时能够形成内在的情感、审美和理性的回应,达到了更好的音乐理解效果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在音乐理论、音乐表达能力、作曲控制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生也能够养成比较敏锐的判断力,获得更多的音乐感悟[2]。

相较于欣赏,音乐鉴赏更重视发掘与分析,学生既要用“耳”去聆听音乐的表层美,又要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情感美,更要结合文化内涵以及生活实际,用“想”去发掘音乐的文化美,因此音乐鉴赏是更高层次的欣赏,音乐欣赏只作为音乐鉴赏的一部分出现。

二、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重要性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更具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可以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积极参与课程当中更容易深入理解音乐内涵,形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更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音乐知识、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学习兴趣。

其次,富有趣味性的课堂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音乐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团队协作和创造能力培养,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演奏、表演、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3]。

最后,优质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也有益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通过音乐活动和合作表演等音乐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能够建立更加密切的情感联系,增强互信和沟通,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的策略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

根据音乐新课标要求,教师需要通过聆听、歌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得以实施,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应当采用讲授、示范、讨论、实践、欣赏、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个性化学习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使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可看出高中音乐新课标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因此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和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需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强调跨学科整合

虽然在新课标中并未明确提到跨学科整合的概念与要求,但由于音乐学科本身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较强,同时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得到的能力提升也会变相强化学生多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元素,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鼓励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不仅提到“自主学习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也提到“开设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切实满足学生对音乐艺术不同形式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都说明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样化的可选音乐活动,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五)实践导向与体验为主

不论是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还是文化理解,都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来升华,因此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实践和体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实践中的音乐创作、演奏、表演等活动,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学生审美感知水平以及艺术表现能力,并在实践中强化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水平。

四、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的实践方法

(一)创设趣味性情境,辅助音乐教学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能从整体上认知音乐艺术的音响特征和文化背景”,同时高中学生对于课堂趣味性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因此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当创设具有趣味性、引导性的音乐情境,辅助音乐鉴赏教学[4]。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常用的方式可以包括想象法创设情境、实地考察法创设情境以及多媒体应用创设情境,第一种方法过于依赖想象力且效果会受到学生想象力直接影响、个体差异性较大,教师的情境引导能力也会极大程度影响情境的建立效果;第二种方法需要带领学生前往实际地点进行联想、对于音乐的局限较大,因此第三种情境设定方式是目前最为常用效果也最好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播放音视频来帮助学生快速创设情境,同时也可以配合文字以及图片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余地,让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以第五单元独唱曲《大江东去》为例,该作品以苏轼经典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词,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湖北省赤壁市长江南岸位置的视频,配合赤壁之战的动画,为学生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形成视觉影响听觉、听觉强化视觉的双向增幅,有助于快速形成审美感知,也便于教师推进第二教学阶段,提升学生艺术表现素养。

(二)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调动高中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让学生在感受情境时通过演唱、舞蹈、律动等多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多元化体验和多元化提升。想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适合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多个纬度体会音乐。

第一,律动体验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带领学生跟随音乐的律动摆动身体、了解音乐的律动特征;第二,模唱体验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模仿原创的演唱方式以及情感进行一句或多句歌词的演唱、加深对音乐情感和风格的体验效果;第三,视听体验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音乐与视频和图片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音乐的魅力、剖析音乐的核心本质;第四,节奏体验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教师带着学生判断音乐的节奏,分析音乐节奏与内容的共性,并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节奏的演奏当中、实现对节奏乃至对音乐的整体把控。

以第八单元“世界民族音乐”第十六节“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教学为例,拉美音乐节奏欢快、热情奔放,适合使用律动体验法感受独特的音乐节奏,教师可先用瑞奇马丁的《热舞停不住》作为课堂切入歌曲,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节拍做出身体律动姿势,在重拍处拍手、在轻拍处左右晃动身体,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征,出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再利用节奏体验法,连续播放《热舞停不住》和《告别》,感受两首音乐在节奏上的区别,在学生完成回答后进一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可在两首音乐里二选一,选择自己想要模仿的曲目,进行音乐创作或演奏,该教学模式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三层核心素养,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通过启发引导,推动学生交流总结

目前任何学段的教学都会使用引导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同样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感悟音乐内涵、参与音乐创作。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音乐教师应当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感悟音乐、理解音乐、对音乐形成新的见解。而在学生形成了独特见解却又不敢表达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形成音乐自信、构建起独特的音乐审美[5]。除此之外,一切基于感性的感悟,最终都应被总结成基于理性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情感的同时,也应当为学生做出适当的指引,帮助学生把这种情感总结为理性的结果,将音乐情感的体验转化为能够应用的知识,实现音乐审美水平的升华。

例如,在第一单元“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第一节“乐队常识”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段乐队演奏的现场录音,以及一段民乐演奏的录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思考两个音乐演奏中节奏、节拍、速度方面的不同,在学生完成探讨后,再邀请各组学生说明自己听到的内容,对各组学生的推断结果表示赞扬后,再讲述音乐要素与音乐语言的定义和具体内容;再如,在《祝酒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做演唱示范,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给你怎樣的感受?用什么词能够描述歌曲的节奏?音乐的力度如何?”在学生完成思考后,再次让学生思考“从这首歌热情洋溢的节奏特点,大家能够想到哪首歌和这首歌较为类似?”以此调动学生思考音乐情感与情绪的同时,学习音乐乐理知识。

(四)延伸课堂,锻炼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当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安排实践练习以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程度。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给出各类相似的音乐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在学生分析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尽量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想法,并对学生的看法表示尊重、帮助学生们总结看法,例如,在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鼓舞弦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安排学生进行《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传统民间器乐的鉴赏,在学生给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随后教师应当通过更加具体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通过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来表达,可以组织几位具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在5分钟之内编排出一套符合《彩云追月》情感特征及音乐风格的舞蹈并进行表演,随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提出学生刚刚编排的舞蹈的亮点,最后对本节课的音乐风格特征以及情感特征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养成了音乐鉴赏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

结束语

总结而言,在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和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更是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热情的有效激发,本研究探索了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但同时也意识到该领域研究尚有不足,如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等方面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因此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挖掘这些领域,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丽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天下(综合),2021(11):162.

[2]张旭平.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新思考[J].新课程,2017(36):87.

[3]刘洋.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新认识[J].传奇故事(上旬版),2021(1):266.

[4]王福泉.浅谈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766.

[5]贾香序.新课程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7(8):109.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新课标教学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