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把握纪录片镜头与素材关系的研究
2024-05-24毛新媚
毛新媚
近些年,随着社会公众知识素养大幅提升,纪录片编导原创力不断增强,创作理念、视听语言、编排思路和传播手段持续更新,纪录片的摄制品质越来越高。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年度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和地方卫视频道共播出纪录片967部,且播放量稳居电视频道播放量前三,播出时长相较于去年增加了0.4万小时。可见,纪录片的受欢迎度在明显提升。在纪录片深受欢迎的同时,如何把握纪录片镜头语言,合理控制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在客观反映真物、真事、真情、真景,充分呈现主题的基础上保护被拍摄对象,成为了纪录片摄制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纪录片镜头与素材保持距离的必要性
受传统纪录片拍摄思维定式影响,纪录片的拍摄经常习惯于跟拍再跟拍,一个长镜头接着一个长镜头,试图充分表现出纪录片镜头与素材对象的“不隔”,加强素材对象的真实呈现,凸显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事实上,纪录片虽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其镜头却并不需要完全事无巨细地记录所有事实。一方面,纪录片旨在按一定时间顺序去反映事实变化,呈现预先设定的主题,一些不具备事实反映、主题呈现的素材完全无需被镜头记录,否则将徒添后期剪辑的工作量,拉长纪录片的出片时间;另一方面,事无巨细地记录所有真实会加重纪录片拍摄的成本负担,也消耗摄制组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在拍摄纪录片时,纪录片编导往往会有意识地控制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减少无效或隐私素材的摄制。
二、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保持不同距离的意义
1.特写镜头下的近距离:强化细节呈现
特写是纪录片最常使用的一种拍摄方法,旨在让镜头尽可能靠近被拍摄对象,充分呈现、强调、突出被拍摄对象的细节[1],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特别是在拍摄人物题材的纪录片时,编导定然会拉近镜头与人物的距离,尽可能地多用特写的方式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语言表达等,从而用于呈现人物的状态,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以宣纸传承人为对象拍摄纪录片为例。在拍摄该纪录片时,摄制组就经常拉近镜头与宣纸传承人手部的距离,着重展示皮料与草料腌沤、浆灰、蒸煮、摊晒、鞭挞、清洗等数十道工序操作的复杂与艰苦,强调突出宣纸制作的不易与艰辛。观众在这些特写镜头的引导下,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靠近宣纸传承人手部的视觉,快速感知到纪录片的“宣纸传承不易”的主题,体悟“珍惜每一张宣纸”的启示,对古人的智慧感到敬佩。
2.长镜头下的远距离:凸显空间感
长镜头是让镜头慢慢远离被拍摄对象,使镜头与被拍摄对象间形成远距离,进而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去展现被拍摄对象的拍摄方式[2]。这种长镜头下的远距离不仅能开阔纪录片视觉上的空间,防止纪录片陷入一种逼仄拍摄的状态,还能为观众思考和想象提供空间,让观众在欣赏长镜头所摄内容的同时生成情感共鸣。比如近些年上映的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摄制组时常会在近距离特写村居房屋、村民社会交往活动的基础上拉远镜头与村居房屋、村民的距离,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整体展现美丽乡村的山清水秀、人情练达。特别是航拍技术愈发成熟应用的当下,通过航拍来完整呈现乡村这一空间,引发观众对乡村宁静与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已然成为惯用的拍摄手法。
3.空镜头下的无限距离:加强隐私保护
空镜头也是纪录片拍摄的常用手法。然而,与特写镜头拉近距离、长镜头拉远距离不同,空镜头制造的是无限距离,且这种无限距离在不同场景下的意义指向不同。比如拍摄人物题材的纪录片时,摄制组会在拍摄人物的某个行为或者某种情绪状态后,将镜头转向天空或者是周边的环境和景物[3],从而营造一种情感升发的意境,带动观众的情绪波动,切实增强纪录片片段的感染力。在部分情况下,出于纪录片被拍摄对象的特殊性,摄制组也会利用空镜头来制造无限距离,加强对被拍摄对象隐私的保护。比如在拍摄可可西里捡拾垃圾的纪录片时,考虑可可西里无人区在镜头下暴露可能会引来更多人对无人区的破坏,摄制组便将镜头转向可可西里的天空,用空镜头来制造镜头与无人区的无限距离,并配合无人区保护的说明文字,从而让观众深刻感知到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重要性。
三、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保持距离的基本原则
1.真实客观呈现
无论是用特写镜头拉近与素材间的距离,还是用长镜头拉远与素材间的距离,或是用空镜头制造与素材间的无限距离,都应当坚持真实客观原则。即纪录片的镜头要真实地呈现被拍摄对象的言行举止,做到客观复制,从而使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尤其是在后期应用剪辑工具调整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之时。
2.注重主题映衬
合理把控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恰如其分地呈现景象、人物或者事件,充分反映被拍摄对象的独特之处,进而映衬主题,展现主题,引导观众感悟主题。二是尊重和保护被拍摄对象的隐私,使被拍摄对象愿意主动配合纪录片的拍摄。因此,在拍摄制作纪录片时,必须注重主题映衬,避免过分局限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而使主题渲染力度被削弱。
3.加强全过程把控
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并不仅限于空间上的距离,还包括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等[4]。因此,在合理把控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时,编导人员要加强纪录片摄制全过程的把控。比如在摄制前加强心理距离把控,在摄制中加强空间距离把控,在摄制后加强剪辑把控,从而在重点突出纪录对象的同时保护被拍摄者的隐私。
四、有效把握纪录片镜头与素材关系的策略
通过讨论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保持不同距离的意义,笔者拟从纪录片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如何把握纪录片镜头与素材间的关系,期望能为同类主题研究提供参考。
1.初步了解概况,梳理明确主次
要有条不紊地展开纪录片拍摄,合理把控镜头与素材间的关系,避免拍摄主次不分、内容片段过于杂乱或者缺失联系,纪录片摄制组必须要提前了解被拍摄对象的发展过程,初步掌握关键节点,确定纪录片拍摄的主次,进而梳理形成纪录片拍摄大纲。对此,纪录片摄制组可采取下列策略:首先,派遣专门人员前往拍摄地点,对被拍摄人物进行前期采访,根据被采访者的叙述、地点景物观察确定纪录片的基础性画面元素,理清可以现场提取的画面、需要配合等待的画面、需要配合抓取拍摄的画面以及需要情景模拟以重现的画面。其次,团队合作,头脑风暴,根据前期采访及收集的材料,明确纪录片的画面构思和结构规划,拟定拍摄大纲,确定拍摄重点,以便为摄制组在具体拍摄中合理控制镜头与素材间的远近关系,充分展现纪录片主题及情感意旨提供指导。
2.加强主创沟通,尊重隐私保护
与被拍摄者加强沟通,充分了解被拍摄者希望呈现与隐藏的内容,不仅能使被拍摄者更自觉地配合纪录片的摄制,还便于摄制组合理控制镜头,使被拍摄者希望隐藏的内容得到有效隐藏。就既有实践来看,笔者认为纪录片摄制组可采取下列策略:首先,真诚地与被拍摄对象沟通,向其说明初步拟定的拍摄提纲和文字稿,询问拍摄大纲中是否涉及需要隐藏的内容。如有,则去除,并进一步讨论能确保成品画面承转流畅性和内部逻辑完整性的情节,加强情节内容的衔接,方便纪录片观众循序渐进地理解纪录片内容与主题。其次,基于被拍摄者希望隐藏的内容,充分考虑内容的重要性。在不容去除的情况下,重新寻找拍摄角度,通过侧面镜头、背面镜头、空镜头、纯文字镜头来与原有的画面镜头语言相互补充、灵活衔接,从而增强画面视觉效果。最后,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捕捉更容易吸引人关注的细节,弥补被隐藏内容无法正面呈现的遗憾,给观众带来意犹未尽的感官体验。
3.保持多维观察,多个机位同行
虽然前期调研与沟通能让纪录片摄制组初步掌握纪录片拍摄的逻辑思路与重点,了解被拍摄者的隐私保护,为纪录片实际拍摄中合理把控镜头与素材的关系,以及后期纪录片片段的剪辑、衔接提供支持,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仍要保持多维观察,从不同角度拍摄,为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提供较多可供参考和使用的镜头。对此,纪录片摄制组可采取下列策略:首先,在每个拍摄场景中部署多个机位,要求每个机位各司其职,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拍摄同一个场景、人物或者是事物。同时,做好详细的场记,尽可能多地录制现场同期声,弥补非正面镜头的不足。其次,每个片段拍摄完成后,向被拍摄对象展示被拍摄片段。若相关被拍摄人不愿正面出镜,则使用侧面镜头或者是背影镜头进行补充,并用现场同期声加强渲染。反之,若被拍摄者愿意出镜,则充分呈现人物对于某个事情的不同感触,或者拍摄过程中意外涌现出来的各种趣事,使观众不单单是被影片的主题所吸引,还被纪录片的情节所吸引。总而言之,应当在保证主题内容呈现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被拍摄者的意愿以及纪录片主题得到实现。
4.反复多次检查,合理进行剪辑
尽管每个场景拍摄结束后,向被拍摄者反馈拍摄结果,可当场确定镜头,方便纪录片的后期剪辑,但是,在后期剪辑中,纪录片编导人员仍要尽量多检查即将参与剪辑的镜头,及时察觉镜头呈现内容中存在的被拍摄对象隐私,巧用剪辑手段进行隐藏[5]。对此,纪录片摄制组可采取下列策略:首先,根据纪录片拍摄大纲、文稿、前期采访稿等逐一检查被拍摄镜头。若发现被拍摄者希望隐藏的内容不慎入镜,则及时用其他能突出展现片段主题的画面替代,并注重提高画面衔接的细腻柔和度。其次,通过对光的运用、双向调整镜头、放缓镜头切换频率等方式来重点突出纪录片主题,或者被拍摄对象的精神特质,使镜头能带动观众的眼睛更靠近被拍摄对象,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背景中的细节。
5.活用镜头组接,力求刻画到位
众所周知,纪录片的情节是一系列镜头依据特定排序组接而成的。镜头的组接编辑必须要遵循生活逻辑与思维逻辑。在部分情况下,镜头的组接还需要契合衔接规律,方能使情节呈现得更加自然流畅。对此,在后期剪辑时,纪录片剪辑人员可采用以下策略来合理把控镜头与素材的关系:首先,巧用转场进行过渡。在确定镜头语言不背离被拍摄者隐私保护意愿的前提下,选择最具代表性或者最具冲击力的画面来进行转场,及时加强镜头的承上启下,使观众能通过转场镜头感受到素材背后的主题情绪与情感。其次,注重节奏变化。根据纪录片的情节变化,对素材的镜头呈现适当进行强弱、张弛、快慢变化调整,充分体现被拍摄对象的外在形态、精神气质,循序渐进地引领观众感知主题情感。唯有如此,纪录片主题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
结语
综上,在制作纪录片时,编导人员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呈现被拍摄对象。而且,只有将纪录片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被拍摄对象的细节、所在场景的空间感才能得到有效呈现,相关隐私才能得到保护。因此,在制作纪录片时,纪录片编导人员要深刻认知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关系,从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各个视角出发,采取合适的方式确定镜头与素材间的距离,在充分展现纪录片主题与情感的同时,加强对被拍摄对象隐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