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质量提升路径

2024-05-23陆旺

新闻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社交媒体短视频

作者简介   陆旺,南国早报社会新闻中心记者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已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传统媒体利用短视频报道突发新闻呈现出新的特征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抵达第一现场不及时、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 原创内容生产力弱等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以《南国早报》为例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利用短视频提升突发新闻报道质量的实践,提出在内容审核机制、原创内容生产管理、跨平台合作等方面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短视频;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传播

短视频,通常指的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较短的视频内容,时长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多数不超过5分钟,适合在互联网、移动设备上观看浏览,满足了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娱乐、信息获取、技能提升等多种需求。

当前,短视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因其简短直观、易于分享、参与互动性强等独特优势,常被媒体应用于突发新闻报道之中,并对媒体的内容生产与经营策略产生深远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人[1]。Mob研究院称,短视频成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渠道,人均每天刷近3小时短视频[2]。因此,本文以《南国早报》为例,通过分析短视频新闻的具体优势与特点,利用短视频报道突发新闻的具体实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提升策略。

一、突发事件短视频呈现方式的特征与优势

(一)视频抓现场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媒体报道突发事件更强调第一现场的声音与画面。媒体记者或许不能第一时间在现场,但通常会通过网友或拍客、当事人、公共区域摄像头拿到第一手资料,通过实时更新短视频以及直播的方式,让受众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性。

比如,2022年5月22日,南宁市一住宅小区一电动自行车棚突然塌陷,多辆电动自行车被埋并严重损毁。《南国早报》记者接到热线报料,距事发时间已超过2小时,报料人只能提供塌陷后的现场视频。记者随后了解到,该车棚旁是一个在建工地,抵达现场后,拿到事发时在建工地工人拍摄到的塌陷视频。与第一报料人记录的塌方后现场视频不同,工人拍摄的视频记录了车棚从开始出现裂缝到塌方的全程,展示的第一现场极具视觉冲击力。《南国早报》播发了时长20秒标题为《吓人!“轰隆”一声 停车棚塌方,多辆车被埋》的短视频报道。该条独家视频发布后,不仅真实客观报道该突发事件,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深度取“干货”

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除了快速传递信息,更强调内容的深度,“干货”满满,不拖泥带水,将突发事件关键画面、声音、文字、数据、解读等直接呈现给受众,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产生的影响。这类视频强调调查深度,难度相对较大。3月24日,江苏南京举办2024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展览会上发生两辆车突然相撞事故,事发后,展会的一些现场视频画面在网络传开,但画面零碎、混乱,事件真相不明,网友对事发原因、经过等猜疑不断。为进一步核实调查清楚,《南国早报》视频团队与参加车展的车展商、展会主办方、目击者等取得联系,了解到事件系市民试驾操作失误引发,事发后有家属情绪失控并发生争执冲突。随后,《南国早报》视频团队将车辆失控、家属情绪反应、现场路人目击、车展商回应等核心画面、声音、文字信息,剪辑成长13秒标题为《南京车展极氪展览车突然启动撞伤路人》的短视频,并于3月25日在南国早报视频号发布。视频发布时间虽晚于其他一些媒体,但因调查深入,信息更直接、全面等,作品最后也获得较大传播效果,其中转发量超10万次,浏览量超1000万次。

(三)人物重特写

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更关注事件中的人物特写,注重表达突发事件中人物的真实感受、观点、声音、表情、行为,从而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关注传播的效果。

2021年7月3日,G78线汕昆高速公路洛东大桥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车失控冲下高速公路引发自燃,车上4人被困。网友给《南国早报》记者发送的视频,仅有车辆自燃的画面。记者随后联系到当地交警部门,拿到了交警抵达现场出警记录仪视频。在交警赶到现场前,有一名路过男子率先停车,脱下衣服冒险冲入火海连救3人。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该男子因未能救出第四名被困人员而自责,并泪洒现场。记者敏锐捕捉到男子抹泪画面,抓住该人物特写,补充采访该男子与交警部门联系,发布了时长48秒的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光膀子壮汉,别哭……连救三人,你很了不起!》,众多网友被报道中男子救人举动、真情流露所感动,激发了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情感偏暖调

突发事件现场,往往出现普通群众、应急救援、医疗、武警官兵等援救人员,媒体报道中,应将镜头对准这类群体,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及温暖的情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2023年10月10日,南宁一名老人突然在长湖路倒地不起,当天下雨路面湿滑,路过的一名女子看到后,雨中跪地给老人做心肺复苏,直至老人苏醒。《南国早报》记者发现路过施救的女子是当地一名白衣天使,目击了她雨中跪地救人的暖心行为,及时采写发布《女医生跪地抢救晕倒老人,救护车赶到前把老人救醒》短视频新闻,报道一经发布,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进行了转发,获得上万次的点赞。

二、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信息准确性难把握 抵达第一现场不及时

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的时效性要求高,但在信息准确性方面,也面临因为过于追求时效、网络流量、关注度而难以抓准新闻事件的真实信息,导致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还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短视频制作成本低、传播快,人人都是视频拍客,现场情况往往掌握在当事人手机中,加上现场情况的不确定性因素,记者可能难以第一时间抵达事发现场,或者抵达事发地后无法进入第一现场了解实情,突发类事件的第一手材料不是记者获得,导致获取的信息碎片化,难以全面了解事件始末。

(二)依赖第三方平台 原创内容生产力弱

一些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在新闻线索来源、原创内容生产上,存在依赖第三方短视频平台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其在新媒体技术更新和人才资源方面偏弱,如快速剪辑、特效制作等短视频生产技术上不如专业的第三方社交媒体,加上传统媒体鲜有自身短视频专业平台,互动性与用户参与感大大降低,导致用户就会逐渐往更专业的第三方社交媒体转移,用户的流失直接导致传统媒体的突发新闻线索流失。久而久之,造成新闻同质化、原创内容不足的困境。

此外,新媒体环境下,内容更新换代速度快,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没有短视频用户生产丰富多彩。对时效性要求高的突发类短视频新闻,传统媒体常按照传统思维和模式耗费较多时间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深度,且在报道资源分配上更倾向于传统平台,这些都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反馈互动不足 忽略平台算法

首先,在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报道后,传统媒体出现跟踪、反馈、互动不及时等情况,导致一些观众评论可能会脱离事实,并引发负面舆论或者形成错误的观点;在报道发布后,未及时梳理网友地域、观点、喜好等,也使粉丝黏度以及精准传播力下滑。

其次,传统媒體在进行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报道,容易忽略第三方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社交媒体平台监管力度的加强,第三方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时常变化,并直接影响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观众覆盖范围。一些传统媒体在报道题材的选择、角度切入、画面选取、标题导语拟定方面,忽略平台算法的变化,传播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三、提升突发事件短视频报道质量的策略

(一)建立严格高效的事实核查和稿件审校机制

既要追求突发报道时效,又要确保短视频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传统媒体机构需要建立严格高效的事实核查流程,这包括对报道的信息来源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以《南国早报》为例,在视频内容审核上,首先,要求记者初步拟定视频新闻的标题、文案等内容,并将视频素材剪辑到一分钟以内时长,方能提交给后方编辑。其次,组建由值班总编、新媒体值班主任、编辑、校对组成的审稿流程,遇到临时突发新闻,记者、编辑将第一时间可申请快审通道,确保既快速又安全地发布视频报道。最后,为争取突发视频新闻的时效性,团队在确定基本的新闻五要素后,可先发视频,对一些尚未明确的具体信息先模糊处理,后续再通过视频留言栏进行文字评论、留言滚动更新,或重做一个最新视频补充,达到快速、安全报道的效果。

对于涉及专业知识的报道,媒体可邀请该领域专家进行审校和解读,这样可以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善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以提高核查的速度和效率。

(二)强化技术人才培训及奖励机制

当前,传统媒体面临来自新兴社交媒体平台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上,短视频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成为重要的传播方式。为了提升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传统媒体除了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外,还应通过整合拍客网络、优化原创奖励机制等措施以提高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的原创生产力。

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方面,《南国早报》举办了“强‘四力促深融”业务培训、“拍剪播+融小屏幕”精品内容制作实训等多场视频拍摄、媒体融合类业务培训,并整合视频人才资源,组建原创视频团队,成立视频影像部,大大提升了内容质量和创新性。目前,《南国早报》的抖音、视频、快手号等粉丝量超200万人,多条突发类新闻短视频浏览量超千万次。

此外,《南国早报》强化原创内容创造,鼓励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和独立报道。针对视频新闻设立每月原创新闻奖,通过完善原创内容奖励机制,激发记者与编辑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从而避免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的资讯或转载。

(三)完善反馈机制增强用户参与度

完善突发事件短视频报道的反馈机制,这有利于提升报道内容质量,增强用户参与度,并推动媒体自身发展。以往,传统媒体与读者的互动方式,多通过热线电话、网络评论等方式,而现如今,短视频新闻在平台上增加了点赞、转发、弹幕、分享等功能,平台可评估用户观看短视频的时长、比对同一题材视频画面质量等。传统媒体应借助专业数据分析工具,对发布的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予以评估,了解用户的喜好和评价,根据评估反馈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划,达到与用户良性互动、提高新闻传播力。同时,传统媒体要熟悉第三方平台的推荐算法,并根据推荐算法适时制定相应短视频内容。

(四)加强多平台整合跨媒体合作

通过多平台整合和跨媒体合作的策略,增强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比如,在视频新闻线索上,《南国早报》积极与抖音平台合作,整合抖音平台网友提供的新闻线索资源,对相应线索予以跟踪、核实,并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原创制作,达到资源共享、扩大影响力的效果。南国早报抖音号的多条原创突发类短视频新闻登上社会榜热榜。此外,媒体可与第三方社交平台共同打造精品的短视频栏目,提升突发事件短视频内容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增强报道的整体影响力。

四、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深入发展,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南国早报》在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报道的实践案例,提出建立严格高效的事实核查和稿件审校流程,强化技术人才培训及奖励机制,完善反馈机制增强用户参与度,加强多平台整合跨媒体合作等策略,从而提升报道影响力和传播力。传统媒体应积极融合新媒体,不断优化创新,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2023-08-28).https://cnnic.cn/n4/2023/0828/c199-10830.html.

[2]Mob研究院.2023年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R/OL].(2023-07-01).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J2225N0511

B3FV.html.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社交媒体短视频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