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2024-05-22常风华
[摘 要]本论文围绕我国现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及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管理要求,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挖掘出六个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予以论述:以德为先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浓厚的家国情怀;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想;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天人合一、取用有节的生态管理智慧。本论文旨在为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关键词]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管理类课程;课程思政
泱泱中华,文明古国,圣贤辈出,弦歌不辍。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和常盛不衰的竞争力,对其传承、发扬有利于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时代大业。我国教育部强调,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是吸引众多优秀学子争相报考的热门专业,高校管理类课程具有种类繁杂、覆盖广泛、多学科交叉、文理兼跨、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我国管理理论体系大多从国外舶来的特点也使得在我国高校部分师生中存在对国外管理文化盲目崇拜而对本国管理文化妄自菲薄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从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挖掘出富有时代价值的课程思政元素以教育师生、警醒民众、提升文化自信。
一、以德为先的价值观
以德为先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普遍价值观,它贯穿于治国、治家、治身、治生、治学及人伦百行各个方面。正所谓“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和,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
(一)推崇以德治国的理念
以德为先体现在治国层面就是推崇以德治国的理念,是指主要靠统治者品德的影响力、良好的社会教化及爱利民众的政策而推行的政治。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极力倡导“德治”的治国理念,作为儒家代表著作的《论语》中有37处直接提到德治思想。
1.以德治国强调为政者必须是有德者
对为政者的选拨任用及考核贯彻以德为先的原则。尧舜时代推行的禅让制就是选择德行崇高者继承王位,西周的统治者周公认识到只有有德者才可以统治国家,提出“以德配天”的天命观。秦朝对官员的德行要求强调“五善”的规矩,汉代的“举孝廉”就是把“孝”与“廉”的道德标准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周礼》提到的“六计”制度是周朝考查官吏的六项标准:“善”(品德好)、“敬”(忠于职守)、“正”(公正)主要是对品德的考查,“能”(能干)、“法”(守法)、“辨(明辨是非)”主要是对能力的评判。这表明周朝对官员的考核兼顾品德与能力,以“廉善”为首则表明首重品德[1]。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在德才关系上有“德主才奴”的形象比喻,把“德”喻为“才”的主人,主人的善恶决定了仆人的善恶。
2.以德治国要求为政者在道德方面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并以此教化民众
古往今来,为政者的高尚品德是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助推政治清明和民風淳厚,引领民众向善向上,反之则“上梁不正下梁歪”。《论语》中有多处论及此种观点:《论语·颜渊》篇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即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向哪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论语·子路》篇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即当权者自己行得正,不发命令,政令也能贯彻。自己行为不检点,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二)重视商业道德建设
我国有高度重视商业道德建设的传统。我国历史上向来有“良贾”“诚贾”“廉贾”“义商”的称谓,是指这几类商人经营商业不是借助违法、失德的手段图谋利益,而是通过准确预测市场供求变化、薄利多销、公平交易、诚信不欺、自身节俭等方式谋利,往往比贪贾、奸商获利更多。“义商”比一般“良贾”商德境界更高一筹,他们不仅能做到公平交易、诚信不欺,而且能济危扶困乃至爱国济民。如孔子的学生子贡经商致富后,主动为鲁国流落在国外的奴隶赎身,而拒绝领取国家依法给予的补偿和奖励。
(三)强调个人品德修养
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夏禹名臣皋陶提出把九德作为培养品德的目标和过程,以此检验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到了宋代,在道德修养方面强调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内容涉及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传统道德的精髓。
二、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在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是源远流长的重要部分,它们既是开明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也是明君贤臣治国理政采用的政治策略和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神为本、以物为本而言的,强调在人、神、物的关系中,人是根本。《列子》有言“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孔子退朝,得知马棚失火,只问是否伤人而不问马;《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尚书》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些事例即强调了人贵于物、人重于神的思想[2]。
(二)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民为本是相对以君为本、以官为本而言的,是指在处理君民关系、官民关系中,要以普通民众为根本,肯定普通民众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主张重民爱民、保民安民、富民利民、教民化民,得民心顺民意。我国以民为本的思想“几乎与国家和政治同时产生”,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萌芽,其词语来源于《古文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诸子百家对以民为本的思想多有阐述,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之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告诫统治者要重民、爱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号称儒家“亚圣”的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水君舟论以及“立君以为民”等思想。南宋朱熹作为儒学集大成者,其学说也凸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王道以得民心为本”“平易近民,为政之本”[3]。
墨子的思想体现出强烈的“为万民兴利除害”的以民为本理念色彩:“兼爱”就是不分贫富贵贱平等爱人与民兴利;“非攻”旨在维护社会安定让百姓休养生息;“非乐”“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尚贤”“尚同”可以维护平民权利体现民主政治。
三、浓厚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色。家国情怀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家乡、民族、国家所表现出的认同、归属、热爱、眷恋、奉献的思想和情感,并追求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终极理想。家国情怀在“促进国家层面的凝心聚力、社会层面的和谐发展、家庭层面的幸福美满、个人层面的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国情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理念是“家国情怀”形成的关键
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就是把个人、家庭、国家有机结合,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爱家者应爱国,爱国者当爱家。从管理层面讲,家国一体就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国家架构与管理方面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例如,《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下的以身报国、舍小家为大家是“家国情怀”持续发酵的动力
家国意识是一种传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要求个人的所有行为都必须符合共同体的需要,当个人、家庭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舍小我、小家而报国。
(三)仁爱和谐的思想引领着“家国情怀”良性前进的方向
家国情怀反映了个体对家庭、家乡、国家、世界的殷切热爱,是由建立在仁爱之心、敬畏之心、宽容之心基础之上的一系列爱的同心圆重叠交错而成;家国情怀也反映了个体与各级共同体之间和谐、平衡的关系。家国情怀最终的情感指向不是仇恨、敌视,而是宽容、悲悯的大爱,是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
四、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想
尚和合、求大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凝聚着先贤智慧的交往观、关系观、天下观,是广大民众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
(一)崇尚和合之美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相连一体,是指把彼此不同、存在矛盾和差异的事物实现最佳组合,形成新的统一体。
(二)追求大同世界
和合之美应用于国与国的关系处理从而形成和合天下,便成为大同之美。“大同”的意思是“大和”即“太和”,意指最高尚的和谐境界。在春秋战国时期,诸雄纷争,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百姓期望出现一个美好的世界——大同世界。
五、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引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
被誉为大道之源的《易经》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刚健有为、积极向上、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激励着我国先民冲破艰难险阻、踏遍人间坎坷、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也感召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事业殚精竭虑、舍生忘死。
(二)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中华民族凭借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传统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诗经·大雅·文王》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指“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周易》一书始终贯穿着创新的主题:以“易”为名,就是凸显变化的含义,其现代意蕴就是“创新”。《周易》中的《革》卦、《鼎》卦集中体现出改革、创新、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在治国方面有着丰富的制度创新内容。例如,中國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一直处于创新变革之中,出现了世卿世禄制、胜敌、皇帝征召、大臣举荐、纳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多种方式。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税收制度实现了由以田赋为主逐步转向以工商税收为主的创新。
六、天人合一、取用有节的生态管理智慧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我国古代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诸种学说中影响最为深远。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协调、统一、和谐,而不能互相取代、对立。我国古代诸多思想流派都对“天人合一”有所阐扬:儒家孟子主张人性与天性相通;道家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道家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在《西铭》中说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北宋理学家程颢在《识仁篇》中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尽管不同思想流派对天人合一的具体观念存在差异,但都强调了仁爱万物、天地人相和谐的思想。
(二)取用有节、保护环境的道德学说及管理制度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古人也深刻认识到人性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欲望是无限的,而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取之有节、用之有度、崇俭黜奢、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及美德善行,并通过行政、法律制度予以落实。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墨家对节俭最为重视,指出节俭具有增加社会财富、利于民生国治的重要作用;儒学创始人孔子提出为政要“节用而爱人”,同时他还主张为人也要把“俭”作为五大德行之一;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倡知足寡欲,他还把“俭”作为三宝之一;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韩非认为江山社稷 “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据史书记载,轩辕黄帝倡导“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尧帝要求“富而不骄,贵而不舒”;春秋时期郑国名相子产反对奢侈,依据是否节俭而奖惩卿大夫:“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唐太宗李世民主张:“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
许多名人也注重以俭治家。三国名臣诸葛亮反对奢侈靡费,他告诫子孙“俭以养德”;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的家训《训俭示康》一文中,阐明了“俭能立身,侈必自败”“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的道理;在广为流传的《曾国藩家书》中,突出了“勤”“俭”的主旨。
据《尚书 》记载,帝舜曾设置官职 “虞”“衡”以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夏、商、周历代都设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专职人员,如“山虞”“泽虞”“川衡”“林衡”等,相应的环境保护规范也逐步系统化。《韩非子》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手。”《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意即春天二月,不允许砍伐山林树木,不允许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允许烧草作为肥料,不允许采刚发芽的植物……
结束语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管理技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具备中国式管理文化底蕴的各类人才,因此,通过挖掘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是一项永远在路上、需要众人齐努力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朱红林.周礼“六计”与战国时期的官吏考课制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2(1):52-58.
[2]吴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9(3):121.
[3]王征.儒家民本思想精蕴及其历史影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0,21(3):42-46.
作者简介:常风华(1968— ),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课程与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校管理类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0YB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