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及多部门协作育人现状的实证探析
2024-05-21胡记磊邹文君徐潇宇郭飞左清军
胡记磊 邹文君 徐潇宇 郭飞 左清军
摘 要: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与多部门协作育人关乎研究生培养的效果。该研究以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为例,调研30名研究生导师和2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旨在呈现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现状和多部门协作育人过程中面临困境。研究发现,研究生导师更重视学生毕业要求相关的内容,对于立德树人职责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过程育人有待加强。此外,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预警机制、多部门协作、加强导师能力建设角度的改进需求。
关键词:立德树人;过程育人;预警机制;多部门协作;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4-0047-04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by graduate student supervisors and the collaboration with multiple departments are crucial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In this study, 30 graduate student supervisors and 2 staff members of related departments were surveyed in the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f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to pres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duties of graduate student supervisors in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in nurturing studen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graduate student superviso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but their knowledge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process of educating student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addition,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arly warning mechanisms, multi-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instructors in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ces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process cultivati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multi-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training quality
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教育部于2018年1月制定《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2],明确指出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研究生导师要完成这一职责,也不得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做好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如今,各个学校早已制定了对应的实施细则,在落实过程中研究生导师们是已经完全落实还是依旧面临困境?本文以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为例,旨在从研究生导师的角度指出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现状、困境,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预警机制、多部门协作、加强导师能力建设角度的改进需求,希望能给相关部门一些启发。
一 调研方法
(一) 调查问卷编制及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研究方式,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无结构性访谈法[3]。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均在使用了卡片法和预调查反复修改确保其信度和效度后,才形成最终问卷和访谈提纲[3]。本研究数据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对于某些问题深入研究用定性分析的内容做补充。
(二)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简称研究生办)负责人以及研究生辅导员。本研究对于研究生办负责人和研究生輔导员均采用一对一无结构性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本研究对于研究生导师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在该学院96名研究生导师中抽取30名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作为调查样本。样本中小于30岁1人、30~40岁19人、40~50岁10人(其中男性导师26人、女性导师4人),因此收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采用网络自填式问卷的方法发出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为93.75%,并对有兴趣接受进一步访谈的2名硕士生导师进行了一对一无结构性访谈。
二 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现状
(一) 研究生导师对文件的了解程度有待加强
本研究要求研究生导师自评对学校学院关于研究生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的了解程度,5分为满分,自评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数据的标准差数值均较小,说明离散程度低,该平均分的代表性高。导师们对这5份文件的了解程度的平均分高于4分的占80%,低于4.5分的占90%,这说明对于文件的了解程度较高。考虑到受调查样本中博士生导师数量仅有7人,占比较低,所以可以理解对博士培养方案的了解程度低。但是每一项的自评最低分为2分或者1分,说明个别老师对文件的了解程度不高,需要加强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纲领性文件《三峡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自评平均分排在倒数第二,这说明导师们普遍存在重视具体标准,轻视纲领性文件的问题,这不利于落实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在未来研究生的培养中容易陷入重视可量化的影响毕业的指标而轻视研究生的思想引领、人文关怀等不易量化指标的陷阱,从而影响对研究生的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 全方位育人,需加强思想政治指导
根据《细则》文件精神和硕博毕业要求,我们对研究生培养的几项重要指标请导师们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且对于每个选项进行赋值,排在越前面赋值越高。结果发现,重要程度前3名分别为科研相关的日常指导、产出科研成果指导和毕业论文或毕业实践指导。后续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科研道德指导、人生规划指导、思想政治指导、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专业实践与创新比賽指导。此外,从排在第6位的人生规划指导(得分115分,占10%)开始,后续得分开始呈现断崖式下降。这个结果与王丽华[4]的调研结果一致。
《细则》中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的第一条就指出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指导,但其重要性排序偏低。根据与导师们的访谈结果得知:导师都知道思想政治指导非常重要,但因以下三方面原因导致实际操作中重视程度不足:①思想政治指导不涉及研究生毕业的可量化指标,相比于毕业的量化指标可以放一放;②思想政治教研也不是导师的日常工作主线;③很多导师自己的思想政治指导能力不足,无法给予指导。同时,导师和研究生自己大多也认为思想政治指导应该是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三) 全过程育人,部分研究生导师指导频率有待提升
研究生培养要求加强学术科研指导,学术科研指导的主要形式为开组会和一对一指导。根据《细则》要求导师每月与研究生进行学术研讨或科研进展汇报至少2次,并且在学院研究生办的文件中也要求每两周1次组会。本文调查了导师们给研究生开组会和一对一指导的频率,其中每周开1次组会共6人(占20%)、每两周开1次组会共12人(占40%)、不定期开组会(低于每两周1次)共11人(占36.7%)、逐一讨论形式仅1人(占3.3%);一对一指导中,每月4次及以上共7人(占23.3%)、每月2~3次共15人(占50%)、每月1次共7人(占23.3%)、每学期1~2次仅1人(占3.3%)。从统计结果来看,有60%的导师能保持两周一次及以上的组会频率,有接近3/4的导师保持和学生一个月2次及以上一对一指导的频率。但将两个统计数据进行重合后发现:有5名也就是1/6的导师低于两周一次组会或者1个月2次一对一指导频率,这个占比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导师对研究生日常指导的管理,建立督促机制。
三 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需求
既然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目前还有不少不足之处,那么是否可以有一些措施改善这一现状呢?本研究期望通过研究常见的几个改进措施现状,给有关部门一些启发。
(一) 全过程育人,需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管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和“三全育人”都要求全过程育人,而全过程育人要怎么做才有效呢?欧阳光华等[5]认为应该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本研究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和实际情况选取研究生培养的13个关键环节作为预警节点,采用多选题,请导师自选对研究生失范行为的预警需求和协作需求。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本研究根据预警需求和协作需求进行离散,将所有需求分为高、较高、较低、低四档,并按照预警需求的得分对所有预警节点进行排序,调查结果见表2。从数据结果看:①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倾向是最需要进行预警的情况,属于高预警需求和高协作需求。②学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是较为需要预警的情况,属于较高预警需求和较高协作需求。③学生毕业相关的科研要求都属于较高/较低预警需求和较低/较高协作需求。④学生有较严重病情影响科研及学习和学生出现违反学校纪律及规定的情况属于较低预警需求较高协作需求。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不能按时进行学术汇报属于低预警需求和低协作需求,这说明导师们对于研究生科研日常进度关注还有待提升,也和前面关于过程培养的频次相呼应。
此外,对于研究生失范行为的预警处理统计结果见表3。一般情况导师们倾向责任自理:小问题自己先进行谈话或者组内帮扶,严重的就联系家长。但是前文涉及到的高协作需求的心理问题、违纪问题就希望和辅导员共同解决。有趣的是选择负强化的惩罚机制的导师非常少,只有9人,占比30%。经过对导师的访谈了解到:导师对研究生的负强化手段有限,并且效果也不佳。
(二) 全员育人,还需提升协作育人效果
前文也提到了一些研究生的培养问题需要多部门协作共同育人,本研究也调查了多部门协作的现状和导师对合作部门的满意度情况。其中,导师与研究生办、学工办、校心理中心、学位办和其他部门有过合作的人数分别为24、7、2、5和3人。可以看出,和研究生导师们协作最多的部门是研究生办公室,其次是研究生辅导员,但是选择的频次断崖式下跌,说明主要是研究生办公室和导师们协作,其他部门协作较少。合作满意度的统计结果为:平均分8.267分(总分10分),众数和中位数均为9分,最低和最高分分别为1分和10分,标准差为1.82,说明离散程度低,平均分具有代表意义。从满意度结果可以看出,导师们对于协作部门的满意度较高。
对于研究生办主任以及研究生辅导员的访谈也印证了这一点:研究生办主任几乎和每一名导师都常有联系,研究生办的所有通知都通过QQ群发布,但是效率低下,导师们几乎不会主动查看,所以重要的通知需要研究生办主任一对一电话联系。而研究生辅导员表示:平时和导师们联系很少,仅在学生发生重大心理事件的时候会联系,不过几年也就发生一次。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不敢过多地联系导师,担心会打扰到对方。通过和导师联系得知:导师日常科研、教学、行政等工作量大,确实与行政部门的联系时间紧张。但是研究生培养是导师的职责范围,只要工作内容清晰、有效,还是会抽出时间配合行政部门的工作,并且自己对于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了解不足,不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去联系行政部门。同时,在问卷调研中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对研究生的过程培养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议对导师提供支持排在第一位也是增强其他行政部门对导师的工作支持。这说明相关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导师的相互协作、沟通还有提升的空间。
(三) 研究生导师能力建设的效果有待加强
为了有效地提升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高校应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团队建设、完善硕士生导师胜任力的提升机制、提高硕士生导师的专业能力[6]。目前土木与建筑学院已经组织了一些研究生导师培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调研发现有28名导师(占比93.3%)参加过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但大部分导师参加学校、学院层面培训的频率是1次/年及以下,甚至没有。通过对研究生办主任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学校开设一门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网课,每一名新任導师都会参加。学院也每年都组织相关研究生导师培训,同时由于担心影响导师的其他工作时间,没有过多组织培训。
通过对培训有用程度进行评价,发现最低得分和最高得分分别为1分和10分,这两项差值较大,也就是说导师们对于培训的有用程度评价普遍较高(均值为7.93分),但是呈两极分化,部分导师对此评价较低。结合对导师的访谈得知:导师不排斥培训,但是排斥没有效果的培训。特别是新任导师非常希望学校学院组织有效的培训,搭建导师交流平台,帮助其熟悉导师的工作方法,可以交流自己培养研究生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经验。因此学校学院应该结合导师的需求组织相关的岗前培训、常规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帮助导师进行能力提升。
四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30位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了解到目前导师在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以及多部门协作育人方面还面临一些困境:学校在落实《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试行)》有对应的政策文件,但是导师对于立德树人职责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具体说来: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导师重视对与研究生毕业相关科研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其他方面特别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指导还有待提升;在全过程育人方面,有部分导师不重视研究生的日常指导和科研汇报。
为了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本研究从3个方面探索了目前的做法:①建立研究生教育预警机制,发现研究生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时为最紧急的预警节点;其次是学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生毕业相关的节点属于高预警需求低协作需求;而学生有严重病情或者违反校纪校规在导师看来属于低预警需求高协作需求,更多的是其他部门的责任。②研究生导师育人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协作,但目前的协作效果还有待加强。③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的有效性还有待改进。
基于以上发现,希望将来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可以在研究生导师能力建设、研究生教育预警机制建设、研究生育人多部门协作方面做一些尝试,也包括思想政治的引领,将课程思政工作融入到协同育人体系中[7],以改进目前的状况。当然本研究由于团队能力有限,仅做了一个小样本研究,数据结果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A/OL].(2018-01-18)[2019-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3]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6-136.
[4] 王丽华,林文伟.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24-126.
[5] 欧阳光华,杜建涛.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内涵、意义、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20(10):28-33.
[6] 何齐宗,戴志刚.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7(8):51-59.
[7] 黄悦华,薛田良.“课程思政”的跨界协同“三全育人”体系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2):81-84.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注重过程评价的导师与多部门协同培养研究生模式探究”(SDYJ202202);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地域特色的地质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6253);三峡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类专题项目“《工程地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K2022009)
第一作者简介:胡记磊(1986-),男,汉族,湖北应城人,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
*通信作者:邹文君(1991-),女,汉族,四川什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