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阴火”的因机浅探
2024-05-19陆万科纪立金
陆万科 冯 珂 纪立金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李东垣晚年集一生之所学所悟著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然而在其著作中并未专篇论述阴火,这导致后世医家对阴火的本质各执一词,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观点。阴火在东垣先生著作中常有出现,理清其本质对正确理解其脾胃学说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社会环境的改变,即东垣先生所论述的饮食劳役、七情内伤等因素影响较多,脾胃学说的研究在临床的防病治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1 阴火之因
《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言:“遍观《内经》中所说,变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而然。”[1]1在其所著开篇就提出百病变化的病因,这些因素也是产生阴火的原因。虽各家对阴火观点各一,但是对于脾胃虚衰是阴火产生的总病因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
1.1 饮食 《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云“后有脾胃以受劳役之疾……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计受病之人……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外伤者间而有之”,“由其朝饥暮饱……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1]1-3。由此可知,饮食失节,重在节制饮食,不可饱食。胃是受纳水谷的器官,是为水谷之海,饱食太过,腐熟不及,久之则伤;再者,脾为胃行津液,饱食太过,同时也会累及到脾的功能,进而脾胃皆伤。
1.2 劳役 劳则损精耗气,精气为一身根本,血无气推动则郁滞,郁滞然后生诸病。《内外伤辨惑论·辨脉》记载:“若饮食失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1]4此处“过甚”则心火乘肺,由果及因推出这里的心火实为阴火,劳役过甚,损伤元气真阴,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耗则阴火起。
1.3 七情 《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曰:“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2]52七情伤损元气,元气与火不两立,元气弱则火盛。劳役七情皆伤元气,是直接伤及元气,脾胃是在元气伤的基础上,无力升清降浊而伤,是继发性的。饮食不节直接损伤脾胃,脾胃伤则生化乏源,元气无所滋养,而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都需要靠元气的激发,有出无入,致元气耗损。
1.4 寒温 《脾胃论·问治病当问其所便》云:“胃欲热饮,肠欲寒饮……衣服寒无凄怆,暑无出汗,热无灼灼,寒无凄凄,寒温中适……乃不致邪僻也。”[2]53笔者认为寒温可分为内寒温和外寒温,内寒温指的是饮食寒温,饮食直接进入胃腑,过热过寒都是对它的一个直接刺激。以气化观之,热则耗气,如有外邪则宜食热助发汗,寒则伤阳,损耗阳气,气机运行不顺,则脾胃内伤。外寒外热亦同理。
2 阴火之机
笔者通过李东垣原著研究以及自身临床体会,认为李氏所说的阴火产生机制有两种。其一,源于下焦肾间的的阴火,这是原发的阴火。其二,发生于各脏腑、经络、四肢、皮毛的阴火,这是继发的阴火。“火与元气不两立”实为“阴火与元气不两立”[3],要深刻理解阴火,就必须对元气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2]60由此可知,李东垣也认可元气是先天之气,元气是源于下焦肾间的极具能量的一种气,其通过三焦系统布散于全身各处。“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2]62在对元气认识的基础上,与其相对立的阴火就不难理解了。
2.1 原发阴火 原发的阴火起于下焦肾间具有极强爆发力的特性,是阴火的源头,正如元气也是起于下焦肾间一样。李东垣在他的著作中多处提到阴火起于下,如《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记载:“盖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1]13《内外伤辨惑论·辨阳证阴证》言:“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1]1《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云:是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1]5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李东垣把这种病理性的火命名为阴火,特指此火是源起于下焦肾间的火,也就是原发之阴火。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曰:“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1]13李东垣这一段可以认为是阴火产生机制的关健,笔者试分析之。饮食不当与寒温不适伤了脾胃,七情与劳役损耗元气,脾胃虚衰与元气不足造成心火独盛的局面,这里的心火指的就是阴火。因为心在五行属性为火,万火归心,所以李东垣借心火来代指阴火。阴火便是相火,又是下焦胞络之火。如果不是脾胃气衰,则多少会行使其“后天之本”之职责,化生水谷之气来滋养元气,元气与火不两立,元气盛一分,火则减一分,若脾胃气衰,水谷之气无化生之源,元气日减,阴火则日盛,则形成“独盛”局面,症状也是最重的,因此以五行属火的心火来指代阴火。
综上可知,要激发原始的阴火需要脾胃虚衰与元气不足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脾胃虚衰,谷气不能升发而下流,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最终从程度上来看,这是最重的,所产生的阴火也是最具破坏性的,可上冲导致各种症状。
2.2 继发阴火 如前所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与元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元气布护周身,相应的,有元气的地方也就有可能会产生阴火。一旦脾胃虚弱,谷气不能充养则局部的元气不足,元气负则阴火胜。《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言“若胃气平常,饮食入胃,其荣气上行,以舒于心肺,以滋养上焦之皮肤,腠理之元气也。”[1]5另外,喜怒忧恐和劳役过度,损耗元气,局部的元气不足,无以正常发挥功能,郁滞而化生阴火。据统计,阴火在《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著作中共出现40多处。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者2处,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肝火、肺火、胃火者各1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4]。
3 阴火之状
脾胃元气损伤为病因日积月累而成,故谷气下陷一旦形成则常常有之,阴火患者平时即乏力、喜卧、四肢无力、便溏[5]。饮食、劳倦、七情、寒温等因素日久导致脾胃内伤,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四因相加则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若是只有其中一二,互相牵制,可能造成脾胃气虚,或者无不适感。《脾胃论·摄养》记载:“遇卒风暴寒,衣服不能御者,则宜争努周身之气以当之,气弱不能御者病。”[2]95病与不病,和人的精神情志关系十分密切,所以阴火发生过程大抵是脾胃受伤,脾胃之气下流,郁闭肾间,多数时候人体会自我调节,虽饮食不节,若心无凝滞,也不致内生阴火。故而阴火是有时而上行,时显躁热。表现为“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1]5此热之特点是以面部为甚,但是只要是背阴或者寒凉的地方或者出汗都可以暂时缓解这种躁热。阴火还会累及九窍,即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清气不生,九窍为之不利。阴火上冲塞于阳分,如《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记载:“盖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1]13
总之,阴火未生起时已有脾胃损伤,只是在人体的自和功能下不显,所以表现的症状是脾胃内伤;一旦阴火生起,更多的是表现以火为特性的症候,如心烦、身热、气高而喘、面热、头痛、鼻塞等。
4 阴火之治
阴火的治疗有三法:补中、升阳、泻阴火。甘温之药以补中,如黄芪、人参、诸甘温之药健脾补气。因阴火的总因是脾胃虚弱,进而脾胃之气下流肾间,阴火上冲。故以甘温之药补中益气乃是治本之道。风升生药类如柴胡、升麻、桔梗,以小剂量引清气上升,即然脾胃虚弱皆是下流肾间,故可用升提之药引胃气上行,但这个前提是要有甘温补中益气之类药来接续,否则过升则阴亏。《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2]11补中益气汤之用升麻、柴胡是也。胃气上行则诸气顺,升降有序;泻阴火用的是黄柏、黄连、黄芩、生地黄等苦寒之药,这类药皆属于寒沉药,阴火虽然是由虚引起的火,然而总归是火,有火之属性,故可以从权用少量苦寒之药来清泻之,火胜必然耗损阴液,久之肾水也容易受到煎熬,故可用生地黄以补水制火。《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记载:“次加寒水之药降其阴火,黄连、黄柏之类是也。”[2]6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之用黄芩、黄连、石膏是也。
5 小结
基于李东垣原著,本文梳理了阴火的四大主因分别为饮食、寒温、七情、劳役,在这四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谷气下流,闭塞其下,引动下焦胞络之火,即相火、阴火。笔者认为,阴火和元气一样,发源于肾间而布散全身,火与元气不两立,一旦元气不足,阴火则起来。下焦肾间是元气的根源,也是阴火的根源,所以才有胞络之火乃元气之贼之说。脾胃湿气下流所闭塞的是胞络之火,胞络之火在生理状态下可以在人体内流转,和在人体内流转的元气达成一种平衡。一旦在四大阴火之因中任何一因的影响下,打破了平衡,则会引发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