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意象解读中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5-19窦艳北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2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村居中华

窦艳北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倡导以“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部分,也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再到“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中,增强表达效果”作出了明确的指引。借助经典阅读,助力学生理解、感受、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增强文化认同和自信,教师可以从经典诗文中的意象解读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内涵,汲取文化智慧,树立文化自信。

一、正确理解意象

能否对经典文化作品中的意象进行正确的解读,关乎着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否深刻。如在教学《精卫填海》一课时,很多学生认为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女娃溺于东海,经过是化作精卫,衔木石堙东海。于是得出精卫为了不让更多的人被大海淹死而苦苦填海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品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精卫填海”的释义也是“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和“不畏艰难,努力奋斗”这两层意思。

其实,该神话传说的初衷和意义并非如此。就像被称为“农业神”和“农业始祖”的炎帝,最初是因为部落的日趋繁盛,可供大家共同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他主动离开了大家族,去寻找、开辟新的生活空间。自古以来,移山与填海是人类执着坚持的劳作——因为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土地显得尤其珍贵和可靠。炎帝以及其后裔就是承负着这样的使命,期盼在东海边填海造田,开拓新的土地。然而,海的狂怒、暴躁、变幻莫测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亲人陆续死于大海的汹涌之中,女娃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现在看来,安全和生命大于天,我们完全有理由远离这危险,重新寻找更安宁的生活环境。然而,在人类原始拓荒、斗天斗地的发展史上,流血牺牲却是家常便饭,多少人坚定地选择用自己的一生和全部的生命前赴后继地开天辟地。这样奋斗、悲壮、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才是我们应该理解、坚守和传承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精卫这一人物形象的密码。

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补充讲述的方式,将学生带入“与天斗与地斗”的拓荒年代,再让学生去读《精卫填海》。如此,在学生眼中精卫就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娇气、孱弱的公主,而是随着父辈一起艰苦填海的一员,虽然不幸溺水,但她不忘最初的使命,哪怕只有微薄之力也要倾力付出。小女娃尚且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大人更应如此。

这样的文化理解与当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脉相承,赋予了这个神话故事传说更加鲜活的时代意义。现在我们发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就是要坚定目标和信心,不懈奋斗、持之以恒、聚沙成塔,不断走向成功。

二、理解意象内涵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是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髓。理解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个典型意象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对于学生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和建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读词《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诵读高鼎的诗《村居》,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辨诗与词的不同,理解“词牌名”和“词又称为‘长短句”等陈述性的知识。而后,围绕《清平乐·村居》,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能体现农村生活的词,如“茅檐、锄豆、织鸡笼、剥莲蓬”等,并通过朗读,发现押韵对于体现安静、祥和、温馨的妙处。在整体把握了词的情感基调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品味词中的人物,从“相媚好”的老人、锄豆和编织鸡笼的老大老二、卧在溪边剥莲蓬玩的小儿子,得出老有所养、中有所作、少有所乐的判断,进一步体会这温馨、美好的生活氛围。

当然,给学生塑造、理解、建构这些人物的意象还不够,这首词中另一个意象“溪”,也值得细细品味。因为在辛弃疾的作品里,“溪”出现过多次,这首词里就出现了三次。不仅如此,很多大家都喜欢“溪”,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曾几的《三衢道中》“小溪泛尽却山行”等,辛弃疾在《鹧鸪天·不寐》中还直呼“一生不负溪山债”。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将“溪”撤掉,在改编中比较,或者换成“河”让学生在读中比较。会发现“溪”的流水叮咚令人舒畅,“溪”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还可以给学生链接一组含有“溪”字的古诗文,让学生在“飞花令”般的传诵中,感知“溪”的宁静致远、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如此再读《清平乐·村居》,那祥和、安宁和其乐融融、绵长不息的村居生活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三、构建意象组群

温儒敏先生倡导“一篇带一类”的“1+X”阅读方式,教师基于单元课文教学或者主题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进行相同和相近意象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诸多意象,从而拓宽他们的视域,丰富他们的语言体验和语言经验。

如学生阅读三年级上册《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以“秋”为主题的诗,感受“枫林霜叶”“荷尽”“菊残”“橙黄橘绿”“萧萧梧叶”这些包含秋意的文学意象,体会诗人赋予的情感色彩,感受秋风虽无情但诗人依然豁达的心境。

教师还可以通过“月”“柳”这两个文化意象的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古诗文的诵读中,真切地感知月亮和垂柳所承载的离别、思念和祝福的意象。

除了对同主题的不同意象群展开阅读探究外,还可以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意象进行审美赏析。如“草”,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疾风知劲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再到现在的“校花校草”“草根研究”,其具备着生命力旺盛、勇敢顽强、能屈能伸、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等诸多意象。当然还有“墙头草”“草包”这些贬义的意味,也可一并讓学生去感悟,从而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面性。

四、创写文化意象

2022年版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活用文化作品中的经典意象,赋予它们新时代的特色,这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最好例证。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练笔:“从竹子、梅花、蜜蜂、路灯这些事物中选择一个,试着写一写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这其实就是对文化意象的具体化和创新化。学生再结合自己已有的意象理解,从竹子的虚心、竹叶的长绿联想到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想到竹子需求的甚少,而竹笋、竹竿的价值甚多,奉献多于索取,而后想到自己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他们也像竹子一样,默默为这个家奉献,联想到冲在一线的公安和医务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有着竹子一般的高洁品质……

当学生结合自己对这些事物的意象、内涵、理解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时,他们语言的表达力和表现力就会随之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生发坚定的文化自信。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理解的文化意象运用到表达之中,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中华文化修养。

教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意象理解、品悟入手,引导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共性文化审美,立德树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并在生发民族文化自信、积淀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创新文化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文化品位。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村居中华
村居
《村居》高鼎
村居
村居
精卫填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