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衔接研究
2024-05-19湛书行
湛书行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备受重视。然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际就业创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少挑战和不足,其中政策衔接问题尤为突出。本论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之间的衔接机制及其优化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业创业;政策衔接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然而,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与现实的创新创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常常未能有效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同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业,但在实际操作中,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有限。因此,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之间的衔接机制,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创业者的心态和技能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创业心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包括注入创造力、冒险精神和韧性等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商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至关重要。通过结构化的项目和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在现实世界中创业的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适应性,这在当前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中至关重要。此外,通过鼓励实验,将失败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大学使学生能够培养出超越传统职业道路的创业精神。
2.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具备了创业和管理所需的实践技能。这些项目提供业务规划、财务管理、营销策略和网络等领域的全面培训。通过商业模拟、实习、创业项目等实践经验,学生们获得了控制创业和运营复杂性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理论概念与现实应用相结合,高校消除了学术学习与实践创业之间的差距,为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做好了准备。
3.创新与创业教育促进了高校内部创新与创业文化。通过促进跨学科合作和为创业企业构建支持性生态系统,高校成为创造力和创新的中心。鼓励学生通过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竞争等措施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可行的商业冒险。此外,通过与行业合作伙伴和校友网络的合作,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资源和风险投资融资机会。因此,创新与创业教育不仅培养下一代企业家,更有助于更广泛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1]。
(二)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机会
1.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受雇主欢迎的可转移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技术专业性,雇主越来越重视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适应性等属性,这些都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通过鼓励学生认识市场需求、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沟通他们的想法,高校为毕业生在不同专业背景和行业崭露头角做好了准备。
2.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就业和创业创造自己的职业机会。在目前快速发展的就业市场中,传统的就业渠道可能不再保证职业生涯的长期稳定。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知识、自信和资源,让他们能够选择其他职业道路,无论是创业者、自由职业者还是社会创业者。通过培养创业者心理和提供创业实践训练,高校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开创充实的可持续职业生涯。
3.创新与创业教育培养终身学习与适应能力的文化,这对21世纪的职业成功至关重要。通过鼓励学生接受不确定性、承担计划性风险、不断创新,高校植入了一种成长心态,让毕业生为当今快节奏和颠覆性商业环境的现实做好了准备。此外,通过让学生接触新兴技术、趋势和行业,创业教育确保了毕业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时保持敏捷性和适应性。
(三)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
1.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过促进创新创业公司和创业企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通过为学生提供建立和扩大新企业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支持网络,大学在培养创造就业、创造财富和推动技術创新的高增长创业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通过鼓励学界、工业界和政府间的合作,高校促进了知识和技术从研究机构向市场的转移,推动了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育创业生态系统和支持当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区域发展。通过提供领导、资金和网络机会,高校赋予有抱负的企业家在社区内创办和发展企业的权利。此外,高校还通过促进与本地企业、政府和社区组织的伙伴关系,促进知识交流与合作,刺激经济活动,振兴区域经济。
3.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过增强学生通过创业解决方案应对紧迫社会课题的能力,促进社会创新与影响。通过促进社会创业和可持续商业实践,高校为学生在医疗保健、教育、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等领域创造积极变革提供了工具和心态。通过跨学科合作和社区参与,高校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潜力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地方和全球层面产生有意义的影响[2]。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衔接的难点
(一)教育课程与行业需求的错位
1.将创新与创业教育与就业与创业政策相结合的主要课题之一,在于学术课程的内容与重点与雇主要求的技能不一致。大学努力为学生提供包括理论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在内的广泛教育,但雇主往往优先考虑实践能力和行业固有的专业知识。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毕业生缺乏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所需的技能和经验,难以成功就业或创业。
2.技术进步的快速步伐和行业趋势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和就业政策的一致挑战。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新角色的出现,更新教学课程反映这些变化往往滞后。因此,学生毕业时技能落后,接触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机会有限,可能阻碍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创业的动态性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创新,这使得决策者难以在不断变化中制定保持相关性和有效性的政策。
3.教育机构和政府机构内部的文化和体制障碍可能会阻碍努力填补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政策之间的差距。在大学内,教职员工缺乏将实用的、与行业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的动机和资源,可以将学术研究和出版置于实用技能的发展之上。同样,负责制定就业和创业政策的政府机构可能面临阻碍实施旨在更好地将教育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的措施的官僚主义障碍或变革阻力。
(二)创业支援生态系不足
1.支持创业的生态系统缺失对创新与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相结合构成了重大挑战。大学可能会提供创业计划和资源,比如孵化器和商业计划大赛等,但这些举措可能无法与社区内更广泛的创业支持网络有效整合。因此,从创业项目毕业的学生可能难以获得启动和维持创业所需的资金、指导或网络机会。
2.政府关于创业的政策法规可能分散或不一致,为有抱负的企业家制造了准入障碍。复杂的官僚程序,严格的许可要求,有限的财政资源的获得,可能会阻碍个人创业或阻碍早期创业公司的发展。此外,缺乏对特定行业和部门的精准支持,可能会限制创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竞争力,扼杀创新和经济发展。
3.对创业的文化态度和观念可以影响创业教育和政策的成功。在一个创业被污名化或被视为有风险的社会里,学生可能会被推荐创业,选择更传统的就业地点。同样,政策制定者可能会优先通过老字号行业或跨国公司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支持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要改变这些文化规范和态度,需要教育机构、政府机构和社区领导人共同努力,把创业作为一条可行和可取的职业道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衔接的策略
(一)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1.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衔接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落实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地促使学生有效地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此为基础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方式能够更为充分地确保教育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实践项目指导和实习实训等环节,由此为基础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和技术支持,从而更为充分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是确保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大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与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需要更加充分地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责任与权利,进而更加有效地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并且需要进一步地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科研项目和技术转移等支持,以此作为基础更加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3.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交流与交流平台建设是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大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可以组织行业研讨会、专家讲座和企业参观等活动,通过相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双方的合作意识和信任度。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支持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由此为基能够有效地推动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拓展创业教育的多样化模式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大学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更加有效地通过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组织创业讲座和导师制度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相应的方式分为充分地提供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项目、创业竞赛等活动,通过相应的模式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同时也更加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业精神。
2.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样化模式是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重要途径。大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个性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供不同形式的创业指导和支持。例如,针对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等不同领域,并且更加有效地开设专业化的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通过相应的方法更加充分地满足学生不同领域的创业需求。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與社会资源对接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大学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积极与创业孵化器、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和社会企业等合作伙伴合作,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共同开展创业培训、项目孵化和创投服务,以此为基础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支持和资源整合。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从而更加充分地优化创业政策环境,更加有效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整合与协调,优化政策落地实施效果
1.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整合与协调是提高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各地区和部门制定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政策,但公安政策在实际的落实过程当中存在政策重叠、分散和执行不力等问题。因此,政府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调,统筹各项政策措施,由此为基础有效地形成政策合力,从而更加充分地避免资源浪费和政策冲突。
2.优化政策落地实施效果需要加强政策执行监督和评估。政府部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更加有效地建立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对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同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业、高校和社会组织等各方的沟通与协作,并且更加充分地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共同推动政策的优化和落地实施。
3.提高就业创业政策的透明度和可及性是促进政策落地实施效果的关键措施。政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和支持措施,通过相应的方式更加充分地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政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同样需要建立便捷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申报指导和服务支持,以此为基础更加有效地降低政策落地实施的门槛和成本。
(四)加强跨界合作与国际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1.加强跨界合作与国际交流是拓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衔接的重要途径。工作在实际的落实过程当中通过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能够更加充分地分享创新创业教育和政策的最新发展和成功经验,并且更加有效地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实践模式,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政策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2.加强国际交流可以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的国际化水平。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当中需要通过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业大赛和交流访问等活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吸引国际一流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人才,以此作为基础更加充分地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结语
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的衔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对策。首先,强调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整合与协调以及加强跨界合作与国际交流等4个方面的策略。这些策略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的深度衔接,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助力其成长成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推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拓应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4):273-274.
[2]王尧.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34(16):23-25.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