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策略分析
2024-05-17王兰罗世嵩
王兰 罗世嵩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为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行动指南,为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高中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为高中思政课教师增强了信心,高中思政课对高中生三观的树立具有深远的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性因素,高中思政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响应国家方针政策。
关键词:二十大 高中思政课 人才强国
一、思政教师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师需要用自己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思政课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党史,知党、懂党、信党,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政课堂有追求有信仰,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思政课中找到信仰,担当起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正所谓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思政教师这支队伍更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
二、发挥思政课堂独有的魅力
思政科的学习理论性强,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通过议题式方式,采用问题情境的模式层层深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学生思考权、话语权、动手权,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同时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其次,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调力量引导学生。最后,通过党史理论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三观确立的形成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课程学习将党史和学生的三观有机联系起来,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新中国成立的历程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拥护社会主义和党中央的决定,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树立投身共产主义的激情。[2]
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机制
思政课四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首先,教师教学的过程都要以学生的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比如通过要注重学生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四大素养,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比如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请学生用手抄报的方式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从而明白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是立足于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评价方式充分释放学生的活力,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其次,学校形成以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根、劳育为荣的五育并举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内容从能测试到五育并举,评价内容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養,评价方式从终结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主评到多方联评。[3]
四、通过党史活动树立正确三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要营造良好的党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活动。首先,通过学史活动增信。党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比如学生观看《复兴之路》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会有感而发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爱党爱国,同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会珍惜当下,不负韶华,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比如组织学生去研学参观伟人故居、红色文化发源地、博物馆等,通过活动滋养学生,在学生心里埋下爱国报国的种子,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要志存高远,砥砺前行,将个人的梦融入国家的梦。其次,通过党史活动增强道德品质的培养。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也是全党的学习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无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事迹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号召学生们向楷模学习,大到英雄人物、小到身边的好人好事,争当楷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指引学生不断前进,塑造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周淑梅.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J].科技资讯,2016,(02):124.
[3]李悦.提升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素养指向的探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