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之下借重文化序列整合引领高效阅读

2024-05-17倪燕飞

关键词:脉络三国演义原著

倪燕飞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是教给阅读的技能,而真正的阅读体验和积累都来自于课外阅读。文化序列整合的基本思路是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文学四样式的发展为脉络,以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为契机,贯穿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于其中,把历史和文学有机融合。通过经典文学片段的呈现,借助古文阅读还原历史,激发学生了解历史和阅读原著的兴趣。

以文化序列整合引领课外阅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某个主要人物或某个重要事件来引出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再将当前阅读内容与语文课本、指定的经典阅读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融会贯通,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一、点面结合,内外相通

以小说脉络的《三国演义》为例,主要通过作者、时间跨度、主要线索、主要人物的介绍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文本的研读激发阅读兴趣,在初浅的尝试过后深入研读文本,掌握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建构阅读框架。例如《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

通过代表人物的代表性事件,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感受丰富的人物性格。同时对照历史现实,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学生了解的多了,探究和阅读的兴趣就越发浓厚。

二、寻觅热点,导学相伴

从文学作品中摘取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以漫画或者是讲授的形式,首先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布置课外阅读的同时可以通过呈现文学作品中的名句,让学生找寻“最感兴趣的人物”给他(她)配画、配饰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原著阅读中。或者摘取一个或几个小片段进行重点阅读,例如《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让学生进行集中的阅读鉴赏。或在自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填空式的补充,比如刘备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主要人物事件有哪些,让学生带着目的参与到阅读中。

经典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引导,为学生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平台,既有阅读入门的兴趣,又可以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达到深层次的阅读和体会。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阅读习题,所以又有了阅读评价的手段,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三、思辨引领,深入阅读

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关注的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开发和全局感知能力的形成,更注重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的伊始以“阅读导学”的形式呈现。

例如:四大名著中哪一部是浪漫主义的巅峰?学生的首选是《红楼梦》。教师可以首先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界定入手,“用夸张和想象来虚构一些故事”即为浪漫主义,让学生走出对《红楼梦》的认识误区。其次,从作者曹雪芹的创作动机入手,解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所写的是现实中一个辛酸的故事,而非虚构。最后,解讀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对《红楼梦》揭露的现实意义形成全局意识,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对一部文学作品形成“大局观”后开展多形式阅读,最终通过“阅读分享”,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层次,并且让阅读由个体到整体,实现全员参与,通过分享交流,质疑解疑,让学生中的“大部分”获得更高层次的阅读体验。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长,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采撷其中的硕果作为小学生的精神补给,如何取舍还有待考究。以文化脉络的形式把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让文学走进学生的日常,以此激发其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提升阅读的能力,培养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变成和吃饭、喝水一样重要的事。遵循阅读兴趣是先导的原则,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脉络三国演义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拔牙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三国演义
水家乡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