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
2024-05-17范春阳
范春阳
【摘要】当前,在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下,高中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教师应深化对大数据技术的了解,提升该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度,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保证教学精准性,为学生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本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加以阐释,分析精准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一定策略,以期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内容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实践性较强,是培育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路径,使得各学校愈加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应立足于时代发展特征,考量大数据技术应用价值,结合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构建大数据与微课等的联合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依据自身困惑等,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推动教学精准化水平的提升.
1 大数据的概述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率相对较快,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如教育领域与研究领域等,使得人们对该技术的了解程度逐渐提升,认可度相对较高.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整理、分析与搜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挖掘深度信息,为价值信息的筛选提供便利,促进决断的合理性建设,增加行业发展活力.教育事业中,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搭建教学与交流等的平台,对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完成状况等信息进行收集,确定相关评价信息,建立智能模型,提升数据分析成效,为教师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支持,提高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的联合水平,推动个性化育人体系的形成[1].
物理实验教学中,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数据化处理,结合相关数据,如学生回答问题频率、问题回答准确性与师生互动状况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为后续教学计划改善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加速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保障动态开放系统的形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功能限制,提升资源与主体等的灵活性,对学生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度不足
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将目光集中于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频率相对较低,未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受限于自身资金等因素,引进的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数量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要求,往往是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部分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低,不利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制约学生知识内化水平的提升.
2.2 实验方式单一
物理实验教学环节,部分教师未注重对大数据与信息化等技术的利用,未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分析,仅是依凭教材内容开展常规性物理实验,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目光,但教学过程创新性不足,学生很快就会丧失探索兴趣,导致学生的求知动力降低,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推进.与此同时,教师仅是借助实验设备开展教学,未注重微课等模式的构建,未对物理实验教学视频等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课程教学模式多样性不足,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实验效果不佳
高中阶段,部分教师为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充足性,会以语言描述的模式,提升学生对实验课程要点掌握程度,学生对实验产生一定的模糊认知,加之实验教学频次相对较低,不利于学生知识内化水平的提升,学生实验能力有所下降[2].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时,会让学生模仿自己进行操作,教师先开展实验操作演示,之后学生跟着依葫芦画瓢,学生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各步操作意义不了解,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降低教学水平.
3 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价值
3.1 数据分析更精准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操作流程相对较多,程序相对繁琐,对实验数据采集与统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课堂教学时间存在一定限制,学生在对数据进行统计的同时,还应开展实验操作,使得学生操作时间呈现紧迫性特征,实验数据分析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实现结果验证等目标,降低实验教学效果.而大数据等技术的利用,有助于精准性物理教学体系的形成,借助相关教学软件,直接将数据输入其中,提升数据计算分析水平,加快数据分析速率,使学生对实验误差具有清晰认知,降低误差产生的概率,缩短数据统计分析的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加实验时间,使得实验结果愈加精准,为物理规律的探寻做好铺垫.与此同时,可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保证数据的全面性,有助于异常数据的及时察觉,确定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为操作流程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3.2 讲课环节更精准
物理实验教学环节,若对传统片面式教学模式加以应用,教师未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未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进行评估,与学生的互动频率相对较低,学生的反馈相对较少,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等的了解不足,那么教学计划改进将陷入一定困境,可能导致教学疏漏问题的产生[3].与此同时,若教师过度注重教学全面性,对所有知识内容加以涵盖,但受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会对部分内容一掠而过,学生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可对学生学习状况等数据进行搜集,总结分析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案的疏漏之处加以确认,确定教学重点,针对学生薄弱之处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促进专项训练模式的形成,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3.3 学生评价更精准
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可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升实验数据分析准确性,缩短学生数据分析时间.然而,物理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的推理思维.若学生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若教师拘囿于原有教学模式,会只凭借学生实验数据结果,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内容相对单一,评价模式呈现主观性特征[4].而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可对学生的实验完成度进行分析,考量学生实验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以视频录制的模式,将学生各个实验环节进行录制与上传,确定学生实验过程的不足之处,让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观察,提高教师对学生真实状况的了解程度,保证学生评价全面性与客观性,为教学方案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4 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策略
4.1 激发学生兴趣, 深化学生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为提升教学精准性,应确认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参与兴趣加以激发,提升学生学习水平.首先,应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育,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提高问题解决效率[5];其次,对大数据等技术加以利用,以直观的模式,对整个实验过程加以呈现,如VR技术等,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参与各个实验环节,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最后,应在过程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减少功利性总结,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例如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欧姆定律”相关内容时,可在向学生讲述电流表等应用价值与操作要点的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分压式接法加以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加以研究,提升学生之间的配合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效用,保证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随着实验操作的进行,学生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方法,提出合理的实验假设,并通过实验,优化实验流程,为假设验证提供助力,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以锻炼,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4.2 进行多样实践, 开拓信息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呈现一定的实践性特征,使得教师愈加对实践活动的创新,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对学生的求知动力加以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应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对学生加以引导,提升学生知识探索深度,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其次,教师应在起始年级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夯实学生的基础,适当增加实验教学频率,使学生形成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为后续教学流程的优化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应加大“三新”研究力度,提升对新教学要求的掌握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等,对校本资料进行优化,为教学方案的改善提供支持[6];最后,应重视对学生视野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如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等,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3 落实教学研修, 提升教师水平
教学研修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保证教师的与时俱进性,深化教师对先进技术的了解,如大数据技术等,提升技术与教学融合度,为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7].因此,学校应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能研修会,提升教师对新技术等的了解程度,让其掌握技术应用要点,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此同时,教师可立足于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对生活中的物件进行筛选,制作新的教具,对学生的多元化实验要求加以满足,增加学生实验频率,对科学的真实性特点予以凸显,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
5 结语
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为提升教学先进性,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注重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進,借助大数据等新的技术,立足于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与生活联系水平,深化学生对物理相关知识的了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快问题解决效率.
参考文献:
[1]石梦琪.校企合作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3(10):96-97.
[2]刘晓坤.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策略研究——以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3(18):29-31+33.
[3]吴传荣,刘雅杰,黎建新,何昊.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行为与精准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3(17):149-152.
[4]冯永刚,吕鑫源.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进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03):30-38.
[5]李波,章勇,周文静.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的发展[J].人民教育,2023(09):27-32.
[6]孙翠松,李颖,张美婷.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及其实现路径——以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精准支持教学”项目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06):8-11.
[7]吴志山.大数据驱动下的高中物理精准教学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