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探索
2024-05-17陈文成
陈文成
【摘要】“双减”的出台明确了作业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通过作业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理论知识,更让教师获得了直接的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但以往的作业布置以量为主,忽视质,导致学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训练,成绩依然无法获得提升.本文结合“双减”的要求,以高中物理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作业设计要点,再分析传统物理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而后从设计生活作业、布置分层作业、设置合作探究类作业、构建多元作业形式、开展积极评价几个方面对物理作业设计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期望能够给有关工作者以借鉴.
【关键词】“双减”;高中物理;作业优化
作业是物理教学的一部分,作业质量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对学困生来讲,主要通过作业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对中等学生来讲,要达到通过完成作业提升应用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对班内的优秀学生来讲,要能通过作业达到提升他们解决生活、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上述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重新审视当下的作业设计,并积极地进行优化.
1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要点
1.1 创设物理情境
物理作业设计要以现实情境做载体,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作业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会获得真实的体验.以真实情境做依托的物理作业的布置,不仅推动着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形成物理思维,更关键的是提升了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
1.2 明确作业内容
物理是理科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物理作业设计中,通过布置开放或半开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增强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关于此类作业,无需设定标准的答案,教师只需鼓励学生开展思考与探索即可,并让他们详细地阐述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2].
1.3 作业评价的设计
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对学生做出及时的引导,教师就要做好及时的评价.学生完成作业,并非表示整个作业环节的完成,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关键.教师的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情况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足[3].
2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层次未能与作业层次达成适应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按照一个标准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没有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物理作业是物理学习的一种,关键在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以往的作业设计死板、僵硬且没有差异性,无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获得很好的提升.若教师还要沿用传统的作业设计,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影响他们后续的学习.
2.2 物理作业难度较大
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按时完成,其原因在于作业较其他学生来讲难度大.即便是教师布置难易程度适中的作业,依然有部分学生感到困难,所以就出现了抄袭或者直接放弃的现象.作业难度设计若太大,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加剧,而畏惧心理会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放弃的想法,这种恶性循环的长期存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因此,在作业布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但终极目标不能让学生之间的能力相差太大[4].
2.3 学生对物理作业的认知低
在教师的眼中,他们认为学生对物理学科作业的认知比较低,作业的完成度不够.甚至有些学生会象征性地完成作业,还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敷衍了事,导致整个物理课堂沉闷.另外,教师布置的物理作业千篇一律,忽视学生当下的情况,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提升与发展,并降低了作业完成效果[5].
针对当下物理作业设计中的各项问题,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经验与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地优化与创新,这样才能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并通过学生完成作业达到促进学生提升的目的.
3 “双减”视域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探索
“双减”是教育部根据当下教学情况出台的一份教育文件,即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物理作为高中学科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当下学习、日后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业设计,要以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根据教学情况对物理教学做出合理的判断,并通过优化路径,实现物理作业在新时期的创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既定的效果.为此,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双减”视域下的物理作业优化展开了分析.
3.1 设计生活作业
物理是一门生活学科,所以作业设计也要与生活相连.通过生活作业的布置,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并在完成作业中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 在完成“摩擦力”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就要从生活现象或物品入手布置作业,通过作业形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摩擦力”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比如“请观察自行车,分析其应用了哪些摩擦知识?”“如若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请根据本课题,查找一些类似的文章或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感想”.通过此类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了物理,并综合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自然学科的一个分支,物理学习本就是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完成的,通过探索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生活物理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物理产生兴趣,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推动着“双减”的落实.
3.2 布置分层作业
层次作业即针对班内学生水平不一设计作业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還能满足优秀生的自我需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作业,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例如 在学习“圆周运动”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就要根据班级学生水平将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C层次的学生基础不牢固、学习态度不端正,针对此类学生要设计基础类的作业.基础类的作业包含概念、原理、知识发展过程等,如:“质量为m的木块A,置于很大的水平转盘上,离中心距离为r,木块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μ倍,当转盘从静止到开始逐渐加速转动,要保持木块与转盘相对静止,求角速度的取值范围.”B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综合分析力却不足,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巩固类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如:“若在A与圆心连线距离中点2r处放置质量为2m的木块B,当转盘从静止开始逐渐加速转动,要保持木块与转盘相对静止,求出角速度的取值范围?并尝试分析、提炼出平面内圆周运动临界问题的解题思路.”A层次的学生基础扎实且自我探究力强,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综合型的作业,如:“一个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恰好能从轨道最高处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试求小球落地点与轨道最高点的水平距离.”
层次作业的布置,让班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找对了位置,同时顺利地完成了作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3 设置合作探究类作业
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明确的一项要求.通过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合作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合作类作业的布置,还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的有效探究.
例题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以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紧张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在上述的例题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有很多,本道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物体运动中能量转化的理解,但本题目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无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从该题目中衍生出相应的话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第一个话题为“如何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第二个话题为“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请举例说明”.在作業布置后,各小组可以选择抽签的方式选择话题,然后就话题开展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在这样的合作性作业中,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更关键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并在完成本次作业中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观念.
3.4 构建多元作业形式
一般情况下,作业以巩固课堂知识为主,内容局限于基础题、拓展训练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果直线下降.为了优化这一情况,教师要巧设多元作业.
例如 在“电磁感应”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便要设计阅读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作业,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当然,为了深化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有效性.为了将学生从课堂引向课下,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以在提升学生提取、分析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满足感.如“若电磁感应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怎样的现象,请举例说明”.在开放性的作业中,学生需要先利用文献、网络或自我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然后思考它起到怎样的作用,再借助自己的想象分析如若失去后会有怎样的结果,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作为物理学科的一大特点,通过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力.如指导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自制金属探测仪,关于材料的选择、制作的方案全部由学生一个人完成.
多元物理作业的设计,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吸引着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关键的是减缓了学生对物理的恐惧感、厌烦感,更推动着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5 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评价中,不能以结果为标准,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激励.同时评价还要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避免教师直观判断让评价失去公允,更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物理作业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多项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认真求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合理的作业,不但要考虑学生当下的情况,更要强调作业完成水平与效率,试图通过创新作业设计实现物理教学在新时期的优化,同时推动“双减”理念的落实.在“双减”背景下,作业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内容.而且在“双减”理念的深入下,教师要重新审视当下的作业设计,从物理学科特点、学生自身情况入手设计相应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并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刚.高中物理学科精准作业的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22,40(08):27-29+35.
[2]袁晓芬.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学科单元活动类作业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07).65-69.
[3]欧铁强.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问题、原因与对策[J].湖南中学物理.2022(09).9-11.
[4]刘瑞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践[D].银川:宁夏大学,2022.
[5]艾洁尔古丽·凯尤木.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疏勒县八一中学为例[D].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