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4-05-17刘建明王保卫

关键词:高中历史物种概念

刘建明 王保卫

高中统编新教材体例由专题史转变为通史,但容量大、课时少,要实现在课堂上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就必然要求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实施整体性教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结构化,设计成若干主题,运用史料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河南省历史教研员贺现峰提出:“认知历史是一场追溯的过程,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完成这场追溯的五个节点。”本文以统编历史选必2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为例,探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整体教学策略和路径。

一、提取历史大概念,确定学习目标

历史教学的大概念具有多层次性。最高层次的大概念是课标给出能够统领整本教材的大概念,第二层次的大概念是单元学习主题,第三层次是每课中的大概念,也可以成为教学立意。本节课中的大概念属于第三层次。

本课节课标要求是: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史实,分析其历史影响,结合这节课的框题及其主要内容,笔者确定本课的大概念是“交流改变生产和生活”。立足于本课的大概念,参照学习目标建构如下的课时知识结构体系。

农业的出现→古代的区域交流(状况、特点、原因、意义)

新航路开辟→全球交流(原因、过程、特点、意义、启示)

基于大概念的知识整合,化繁为简,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史实及其相互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变化及发展趋势,提升认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2]

二、营造学科新情境,追溯历史课堂

在本课的教学中,围绕交流改变生产和生活,笔者选取了一组史料营造情境,构建了链条式问题。

(一)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说明从古至今人类食物物种交流呈现怎样的历史趋势。

(二)分析推动物种全球交流的原因。

(三)归纳美洲和其他地区的物种交流。

(四)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食物物种交流的不同特点。

(五)分析物种交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六)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物种的传播。

以上问题里蕴含着历史教学的一般性分析思路——背景、原因、条件,过程、内容、特点,作用、影响、意义,启示。全部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逐层深入。教师坚持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学会思考和分析新情境中的新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3]

三、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历史解释

从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课程实施上,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多元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任务驱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以期实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目标。

第一组负责新航路开辟前的物种交流,第二组负责整理美洲物种的外传的情况,第三组负责整理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情况,第四组负责整理影响物种交流的原因,第五组负责整理影响物种交流的影响及启示。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进行展示、质疑、补充,教师纠错、点拨和拓展。通过展示活动,使学生学会了探究历史的方法,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水平得到了提升。[4]

总而言之,基于大概念的历史整体性教学克服了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教学,使教学能够围绕一個有意义、可迁移的大概念展开,依托追溯课堂,不仅使学生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在情境化问题的引领下主动学习,完善了思路、掌握了方法,最终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2]方美玲.历史学科大概念的确立及其教育价值[J].历史教学:上半月,2020(6):9.

[3]方霞.以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探研[J].中学历史教学,2022(3):26-28.

[4]贺现峰.关于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的若干教学建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21,000(012):P.30-3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物种概念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