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创造“飞”的空间
2024-05-17杜友初
杜友初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鲁迅语)由此可见,阅读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教育者,在阅读教学中,面对能力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让学生“飞起来”。
一、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一位教师动情地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在读书时,一次语文老师上公开课,上的是《乌鸦喝水》这一课。课文上完之后,他站起来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真的喝到水了吗?”当时那位老师就问全班学生:“你们说乌鸦喝到水了吗?”当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喝到了。”后来这位学生自己也当了老师,一次上公开课时他也选了《乌鸦喝水》这一课,课文上完后,他问学生:“你们说乌鸦真的喝到水了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瓶里的水太少,就算放了小石头,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看完这个故事,我常常会反省: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呢?
二、让多元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阅读方法适合,效果常常会事半功倍,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更加浓厚,阅读的欲望会得以激发。
(一)默读法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它既能提高阅读速度,更能把握阅读的重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读出声来,甚至做题读题目也喜欢出声。这种方法表面上有利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阅读。但實际上阅读速度比较慢,学习效率也一般。所以,除了晨读,我一般都要求学生采用默读法。
(二)扫视法
在心中确定好需要寻找的目标,在阅读材料上快速扫视去印证答案,这种扫视阅读法在社科文的阅读中非常适用。但这种方法需要按一定的条件和步骤进行。首先,要扩大眼睛的“势力范围”,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要知道找的是一个数据或结论,还是一个日期或名字。最后,对目标出现的形式要有预先判断,是记叙、抒情,还是议论,是词、短语,还是句子,借助这一重要线索就可以帮学生快速识别目标。
(三)问题法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阅读作用极大、收获更多。因为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常常有学生感到“头脑中有问题冒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这些问题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做到系统。1.由标题入手:标题往往能反映文章的实质,表达作者的思想。2.关注文章的结构:文章由哪些部分组成?重点和次重点各是什么?3.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4.体会它对于你有什么实用价值或你对它有什么心得体会。通过这些问题就能知道研究文章的步骤,长此以往,阅读完一篇文章的时刻,就是学生获得丰收的时刻。
(四)摘录批注法
古人常说:“口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在实际阅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摘录不必多说,但应该注意的是摘录要有目的和重点,不能整篇抄写。其实,可以根据需要摘录,诸如:思想性强、富有哲理性的、修辞手段使用合理的句子或语段。而批注的方法就很多了,比如编序号、标“重点”符号、在书页的空白处做批注等。当学生完成好了这些工作之后,这才标志着他们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在智力上真正拥有。
学无定式,教无定法。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把自己或别人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学生,但是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硬性规定,不能“一刀切”。
三、用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方式呵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学生阅读积极,勇于展示阅读成果,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此时,老师要客观评价,该指出的问题,决不能忽视;该鼓励的闪光点,决不能吝啬。
(一)拒绝唯一,要用优美的语言去评价
“不错!”“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这类评价语言,固然能给学生以激励,但如果教师频繁使用,刺激过多,就会削弱评价的激励作用。学生也会听得“云里雾里”,我到底“好”在哪儿?“棒”在哪里?若是表扬,教师要清楚地指出可取之处。如 “你的声音真动听,请再给我们读一遍吧!”“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你理解得真好,真懂读书!”……教师的鼓励、同学的赞美,会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有时,我们还可以用体态语言来给予评价:竖起大拇指,鼓鼓掌,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奖给他们一颗红五星……这种成就感自然会激励着学生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二)拒绝唯一,要用热烈的目光去鼓励
阅读是一种创造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把握作品意蕴时,难免出现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是肤浅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多层次地为他们拓展还未充分利用的信息源,给学生思维互补的实现提供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如在即将结束《田忌赛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结果出现多样化的正确答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我用热烈的眼光去鼓励学生,学生也就在我的期待中得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
总之,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张扬个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才能灵动新鲜。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学生才会“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