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2024-05-16李艳飞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逐步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也被广泛提出。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结合高中历史学科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重点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与方法,希望可以为高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也为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奠定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活动提供科学指导,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历史史料以及人物传记,更宏观地把握和理解国家、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展的历史情况,从而有效建立起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意识。就当前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来看,家国情怀在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因此,在未来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渗透家国情怀,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借助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道德教育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高中历史教学也随之迎来了信息化的浪潮。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接触到的信息博大精深,囊括了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其中也不乏一些关于家国情怀的信息。然而,在这众多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关于家国情怀的信息却显得稀少。现代社会对于年轻一代的资讯影响日益增多,大量娱乐、时尚、消费类信息充斥着学生们的视野,相对而言,传统文化、国家历史等相关信息在信息洪流中显得黯然失色。这也使得有关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信息在学生心中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更能引导他们认识现在、展望未来。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先贤之志,从而培养起对家国的热爱和珍惜。历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另外,高中历史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反思、批判、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辩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当下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历史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过去的故事,更是引导他们在历史的镜头下审视当下,指引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实践
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自古以来,我国就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的,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时刻将人的发展、人的诉求作为第一位,注重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形成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目标。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渗透家国情怀,通过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帮助高中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互联网+”背景下历史学科融合的基本要求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为高中历史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机遇。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信息化的实现不仅是跟上时代潮流的要求,更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方法的必然选择。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接受者身份进行知识传授。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的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呈现出了新的面貌。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在互动性更强的教学环境中自主学习,开展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和深度。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互联网技术还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方式,例如多媒体资料、虚拟实景重现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信息化的高中历史教学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布置作业、与学生互动,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互动与交流,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它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家国情怀教育和高中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四、“互联网+”背景下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一)利用名人案例激发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重要元素。教师应该加大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力度,注重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引導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情感的理解。要实现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利用名人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名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可以激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这些名人的故事和资料,将之融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家国情怀的力量。比如,可以通过名人事迹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这些名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贡献,激励他们传承家国情怀,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视频配套讲解的方式进行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同时,教师需要合理地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深度思考,促使学生可以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林则徐虎门销烟、文天祥英勇就义等案例引入其中,通过互联网、多媒体视频资源呈现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深刻感知家国情怀的内涵,明确其重要价值,促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其他的学科对比可以发现,在高中历史学科当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十分丰富,能够满足教师开展爱国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分析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找寻互联网当中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进而挖掘家国情怀的相关内容,提高爱国主义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程度,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家国情怀的本质。
(二)通过使用媒体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历史学习感受到家国情怀。因此,在未来,历史学科教师需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尝试建立起学生生活与历史学科之间的深度联系,以此有效强化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近年来,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媒体资源本身更具优势,其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更多帮助例如,通过媒体资源的呈现方式,以图片或者视频等生动的方式展示相对抽象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还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体会家国情怀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又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视频和影像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抗日战争重大历史事件,感受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以及普通民众众志成城、一致对外的坚强决心。在直观生动的情境感染下,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意识油然而生。在信息化背景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有着更为丰富地收集资料的途径,通过全面搜集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还原历史真相,帮助学生感受和体会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而言之,结合媒体资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以融入家国情怀
互联网环境下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采用比较新颖的授课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者历史纪录片,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为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影的方式感受到中国历史上爱国人士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观影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后感写作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历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讨论,以此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让学生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换、互帮互学。对于同样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所思所想,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事件分析。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如微信公众号等,展示学生的交流成果,以此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结合现实生活渗透家国情怀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教材内容知识,就会导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教师还应当避免过分看重历史学科成绩的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无从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通过互联网资源帮学生寻找中国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旨在推动沿线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均衡、共赢的经济合作新体制。高中历史作为了解和认识国家发展历程的重要学科,如何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深入了解这一国家战略,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传达,成了摆在历史教师们面前的一项挑战与机遇。 在信息化的大潮中,高中历史教学正在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材创编,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历史真实场景得以还原,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虚拟实境体验等手段,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领略古今交融的文化风采,感悟“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深远意义。同时,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各个沿线国家的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国际交流能力。通过建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又例如,在讲解洋务运动时期和现代社会发展现状对比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在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企业为当时中国企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21世纪的今天,我国企业已经真正实现了自主化发展目标,历史和现实相互映照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学习本章节内容,学生也从中建立起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渗透和融入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是切实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提高高中历史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应该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作用,同时关注学科融合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李艳飞 静宁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尤炳鑫.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植家国情怀的策略[J].学苑教育,2023(27):19-21.
[2]王新娟.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现路径[J].中学课程资源,2023,19(09):25-27.
[3]赵云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3(25):57-58.
[4]汪凯.高中中国近现代史“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J].第二课堂(D),2023(08):92-93.
[5]何玉正.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的培养——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6):39-41.
[6]解月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08):46-47.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育策略研究+GS[2020]GHB2657
李艷飞(1988.08-),女,汉族,甘肃,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