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习题的解法探究与反思
2024-05-16谢忠德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不等式
摘 要: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道简单习题,经过思考分析,发现存在很多种解答方法,这些方法贯穿了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脉络,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挖掘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形成坚实的解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
关键词:解题方法教学;不等式;最小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4-0037-03
近期,笔者在“直线的方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后习题,当时认为它可能有不少解法,觉得会趣味无穷.于是经过笔者对该题的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后,确实得出了多种解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3 结束语
对于这道题的解答,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运用了多种方法.事实上,学生已经有多年的数学学习经历,都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然而因为某种缘故,在某些方面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观察、联想、迁移、转化.缺乏观察、联想、迁移、转化意识的学生到了高中很难再轻松地学习数学了,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們知道,在课堂上对例题进行分析、讲解是教师教授学生解题的依据,也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范本,它不仅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记忆,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而且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形成学生的观察、联想、迁移、转化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苏保明.一道“希望杯”赛题的巧解[J].数理天地(高中版),2016(07):30-31,33.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3-11-05
作者简介:谢忠德(1977.7-),男,江西省赣县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