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耳科鼻科病名术语英译标准的对比分析

2024-05-13胡珊程蝶韩露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耳科病名名词委

★ 胡珊 程蝶 韩露(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南昌 330004)

中医作为中国五大国粹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其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提出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随后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中医药文化 “走出去” ,由此中医翻译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之一。而术语翻译作为中医翻译的关键一环,无论是对于中医翻译后续的研究还是目的语人群了解中医药都起着重要作用。疾病名术语作为常见的一类中医术语,大体上可分为内、外、妇、儿和五官科五类,其中关于内、外科的术语翻译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妇、儿科的术语翻译研究也略有小成,而五官科(即耳鼻咽喉科、眼科和口腔科)的术语翻译几乎无人涉及。且由于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医术语标准,对中医药的对外传播造成极大阻力。因此,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成为近期中医药术语英译集中研究点之一[1]。中医五官科术语病名的英译研究作为中医疾病名术语翻译的空缺点,研究其标准化的翻译也十分重要。本文以《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疾病名篇》中的耳鼻类病名中文术语为基准,比较三大标准相关耳科、鼻科病名术语的英译词条,分析各标准英译文相同或不同原因及选词原则,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医五官科名词术语翻译标准化的进程。

1 语料来源

选取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上海中医药大学牵头制定的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疾病名篇》(GB/T15657-2021)[2]中耳科、鼻科病类术语为研究对象,共涉及耳病类术语、鼻病类术语在内的38 个中文病名术语。

2 中医耳科、鼻科疾病名称英译标准选择

当今国内外中医翻译学研究者认可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大的三大中医汉英双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标准和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标准。这三大标准的最新发表书籍是:2022 年WHO 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制定的《WHO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3]、名词委于2013 年发表的《中医药学名词》第二版[4]以及2008 年世中联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5](以下分别简称WHO 标准、名词委标准、世中联标准)。见表1、表2。

表1 中医鼻科病名术语的3个标准英译文

表2 中医耳科病名术语的3个标准英译文

3 分类原则

本文根据38 个耳科、鼻科病名的3 个标准英译文是否一致,将其归纳为三类,一类为英译文一致,共11 个,可再分细为以下2 种情况:(1)3 个标准的翻译均为空;(2)3 个标准均有英译文且翻译一致。二类为英译文部分一致,共20 个,可再分细为以下3 种情况:(1)任意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翻译一致,另一个标准空缺;(2)3 个标准中有2 个英译文一致,另一个不同;(3)3 个标准只有1 个有译文,其余2 个标准空缺。三类为英译文不一致,共7 个,可再分细为以下2 种情况:(1)3 个标准均有对应翻译且都不一致;(2)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不一致,另一个标准无对应翻译。对耳科、鼻科疾病的各类病名术语在3 种标准中的英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3 个标准的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方法和技巧各有异同,且一类中3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一致的术语仅2 个,占比约为5%,而二类和三类,即部分一致和不一致的术语有27 个,占比达到71%,除此之外3 个标准中还纳入了一些未收录于《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疾病名篇》(GB/T15675-2021)的耳科、鼻科中文病名术语,共21 个。对上述三类占总数的比率进行比较,本文着重探讨二类和三类中3 个标准英译术语的差异。本文英文释义来自湘雅医学大词典、必应在线词典、朗文当代英语在线词典、欧路词典,中文释义来自名词委标准、新华在线字典。

4 中医耳科、鼻科病名英译标准对比研究

4.1 英译文一致情况统计与分析

英译文一致的情况分为2 种:3 个标准均无对应译文,共9 个;3 个标准均有译文且一致,共2 个。3 个标准均有译文且一致的术语包括:暴聋 sudden deafness;鼻鼽 allergic rhinitis。3 个标准无对应译文的术语包括:耳痈;耳门痈;耳廓痰包;缠耳;耵聍堵塞;异物入耳;鼻外伤;异物入鼻;鼻腔异物。

一类共包含11 个耳类、鼻类病名术语。从3 个标准中的相关译文可以看出,暴聋是以单耳或双耳听力骤然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耳病,译为症状较为相似的西医病名突发性耳聋。而鼻鼽(Allergic rhinitis)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allergic 指过敏性的,rhinitis 意为鼻炎,鼻炎的主要症状是流涕,而 “鼽” 是指鼻流如水样,且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鼻鼽症状基本一致,故鼻鼽的翻译,3 个标准均采用意译的方法。笔者分析3 个标准都无译文的术语,发现出现空缺的原因首先与中文病名未统一有关,如耳痈一般指耳疔,而耳疔一般指耳疖,而耵聍堵塞实际上就指西医的耵聍栓塞,这些病名术语实际是一种病名术语,但因中文病名未统一,将其视为不同的病名术语,导致有的病名就出现了空缺的现象;其次是世中联标准和WHO 标准收录的相关耳鼻类病名术语较少,尤其是WHO,仅收录耳类疾病2 个,鼻类疾病6 个,这些病名语料采集过少也是病名术语出现空缺的原因之一。

余下的二、三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以下按照中医耳科、鼻科两大病类分别论述。

4.2 部分一致和不一致情况统计与分析

4.2.1 耳病类术语的英译 根据上文的分类原则,二类(部分一致)的情况分为3 种:(1)任意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翻译一致,另一个标准空缺,满足这种情况翻译的术语包括:耳疮,断耳疮,脓耳,耳根毒,黄耳伤寒,耳瘘,耵耳。(2)3 个标准有中2 个英译文一致,另一个不同,满足这种情况翻译的术语有:耳闭。(3)3 个标准只有1 个有译文,其余2 个标准空缺的术语,满足这种情况翻译的术语包括:耳疖,耳壳流痰,聤耳,耳根痈,久聋,聋哑。三类(不一致)的情况分为2 种:(1)3 个标准有对应翻译且都不一致:耳类术语中无符合的这种情况的例子;(2)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不一致,另一个标准无对应翻译的,满足这种情况翻译的术语,包括耳胀,脓耳口眼㖞斜,耳眩晕。

耳类病名术语在二类中共14 个,在三类中共3 个,耳类病名占二、三类术语总比约63%,这与3 个标准收纳耳类病名术语的样本量较多有关。耳类病名在二类中(1)(2)(3)的比例为7∶1∶6。说明在有2 个标准译文一致的基础上,3 个标准同时有译文的情况只有1 个术语,而2 个标准有译文的情况有7 个术语,此外,一个标准有译文的情况有6 个术语。三类中耳类病名术语,2 个标准有译文且不同的有3 个。二类中(1)(3)小类无比较意义,故主要选取二类(2)中的 “耳闭” 以及三类(2)中的 “耳胀” 进行对比分析。

例1:耳胀

名词委标准翻译为ear distention; acute nonsuppurativeotitis media;世中联标准翻译为ear distending pain。

耳胀,是以急性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表现的耳病。近代《大众万病顾问·下册》曰: “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 胀,有3 种释义:(1)体积变大:膨胀,肿胀,热胀冷缩。(2)数量增加:通货膨胀。(3)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肚子胀。亦泛指充塞难受的感觉。显然本条术语中的胀是指耳内充塞难受的感觉。distention英文释义为:the act of distending or the state of being distended especially unduly or abnormally,现作为医学词汇指肿胀。因此名词委标准字对字的译为ear distention 是可行的。世中联标准在ear distention后加了pain,一般释义指疼痛,则ear distention pain 指耳胀痛。在近代《大众万病顾问》确立 “耳胀” 病名以前,古籍中耳胀一直以耳胀痛出现[6],故以耳胀痛来译耳胀是可以的。名词委标准又译为acute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指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西医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中医耳胀耳闭范畴[7],因此将耳胀译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耳胀译为西医病名acute nonsuppurative otitismedia 的问题是病名太长,不够简洁;而译为ear distention pain,虽然在古籍中耳胀痛与耳胀表述一致,但在确立耳胀病名时已去掉 “痛” 字,故无必要再将其添上,难免画蛇添足,因此直译为ear distention 就足够了。

例2:耳闭

WHO 标准翻译为ear block;名词委标准翻译为ear block,chronic nonsuppurative otitismedia;世中联标准翻译为 deafness。

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及听力下降日久为主要表现的耳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耳闭不可以听。” 《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曰: “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经气之闭也。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而闻声不真,外感内伤皆可致之。” WHO 和名词委标准译为ear block,字对字的翻译,因耳闭从字面意思就可显示其内在含义,形式与内容一致,故ear block 的译法是可行的。西医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耳闭范畴[8],名词委标准译为chronic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即指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因此借用西医病名翻译亦有可取之处。世中 联 标 准 译 为deafness,释 义:partial or complete loss of hearing,听力部分或完全丧失,即耳聋,古籍中耳闭多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耳聋,故耳闭译为耳聋在一定意义上是可取的。但译为chronic nonsuppurativeotitis media 太长,不够简洁,而译为deafness,容易将耳聋与耳闭混淆,故推荐译为ear block。

4.2.2 鼻病类术语的英译 根据上文的分类原则,现对鼻病类术语的英译做以下分析:符合二类(部分一致)的情况分为3 种:(1)任意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翻译一致,另一个标准空缺的术语为伤风鼻塞;(2)3 个标准中有2 个英译文一致,另一个不同的术语为鼻渊;(3)3 个标准只有1 个有译文,其余2 个标准空缺的术语包括:鼻塞、鼻窦痰包、鼻损伤、鼻异物。符合三类(不一致)的情况分为2 种:(1)3 个标准有对应翻译且都不一致的术语包括:鼻疳、鼻槁;(2)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不一致,另一个标准无对应翻译的术语包括:鼻窒、鼻疮。

鼻类病名术语在二类中共6个,在三类中共4个,鼻类病名占二、三类术语总比约37%,这与3 个标准纳入鼻类病名术语的样本量较少有关。鼻类病名在二类中(1)(2)(3)的比例为1∶1∶4。说明在有2 个标准译文一致的基础上,3 个标准同时有译文的情况和2个标准有译文的情况都只有1个术语,此外,1 个标准有译文的情况有4 个术语。三类中鼻类病名术语,3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不一致和2 个标准有英译文且不同的情况都为2 个。二类(1)(3)小类无比较意义,且上文已着重探讨二类中的(2)小类和三类中的(2)小类,故鼻病类术语的英译标准对比研究不妨选取三类(1)小类的 “鼻疳” 为例。

例:鼻疳

WHO 标准翻译为nasal sore;名词委标准翻译为nasal gan disease,nasal vestibulitis and eczema;世中联标准翻译为 nasal vestibulitis。

鼻疳,是以鼻前孔附近痒痛不适,局部皮肤红肿、糜烂、渗液、结痂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证治准绳·幼科》曰: “其候鼻中赤痒,壮热多啼,皮毛干焦,肌肤消瘦,咳嗽上气,下痢无常,鼻下连唇生疮赤烂,故曰鼻疳也。” 对于鼻疳的译法,3 个标准统一将 “鼻” 字译为nasal,差别主要是集中在 “疳” 的译法,WHO 标准译为sore;名词委译为gan 或vestibulitis and eczema;世 中 联 译 为vestibulitis。vestibulitis 的主要含义是前庭炎,eczema 在医学上主要指湿疹,gan 为疳字的拼音,而sore 作为名词意为疮、溃疡、痛处、恨事、伤心事。 “疮” 是指皮肤出现红肿、糜烂、溃疡等皮肤破损的疾病,《外科启玄》曰: “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痒苦楚,伤烂而成,故名曰疮也。” 多版《中医耳鼻喉科学》认为鼻疳又称鼻疮,西医上与鼻前庭炎和鼻前庭湿疹有关,因此鼻疳无论是WHO 标准意译为鼻疮,世中联译为鼻前庭炎,还是名词委标准译为鼻前庭炎和鼻前庭湿疹或音译为鼻疳,都是有一定依据的,可酌情选取。但鼻疳和鼻疮是否为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还有争议,如申琪等[9]查找古籍,对比多版《中医耳鼻喉科》教材,从部位和主要特点区分鼻疮和鼻疳,将鼻疳归属于鼻前庭湿疹,鼻疮为前庭炎,为减少争议,故推荐译为nasal vestibular eczema(鼻前庭湿疹)或取名词委的音译nasal gan disease 即可。

5 结语

本文选取《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疾病名篇》(GB/T15657-2021)中38 个耳、鼻病类中文术语为参照标准,此外3 个标准还纳入了耳类疾病13 个(包括旋耳疮、月蚀疮、耳胀痛、脓耳变症、渐聋、脓耳眩晕、耳后附骨痈、耳疔、耳菌、黑疔、耳痔、耳蕈)和鼻类疾病8 个(包括鼻疔、鼻疳疮、鼽嚏、脑渗、脑漏、脑崩、鼻息肉、脑衄)。由于3 个标准纳入的相关中文术语数量不一致,导致3 个标准均有译文和有标准出现空缺的比为6∶32,而在二类和三类中有比较价值(即都有译文,2 个标准不同或3 个标准不同)的类别和无比较价值的类别比为9∶18,其中只有1 个标准有译文的情况约占二、三类总数的一半。除此之外,3 个标准中文病名未统一也是译文出现空缺的原因之一,如耵耳在西医上与耵聍栓塞对应[10],耵聍堵塞与耵聍栓塞内在含义一致,则耵耳等同于耵聍堵塞,但3 个标准只纳入耵耳,造成耵聍堵塞病名术语译文空缺。其次,通过对比3 个标准的译文,笔者总结出以下规律:(1)直译与意译并见,多借鉴西医词语翻译,名词委则以异化为翻译策略,注重在翻译过程中保存中医特色,故采用音译结合直译和意译的方法;(2)3 个标准都是以忠实原文内容的原则为指导,但WHO 和世中联标准多选择西医对应的疾病来译,文树德曾表示一律以西医病名翻译中医病名,会使人们错误认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西医一样;魏迺杰[11]主张直译,也认为译为西医病名不利于保存中医概念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名词委标准为保存中医特色,对直译意译等不能完全概括其内涵的中医术语采用音译的方法;(3)WHO 标准和世中联标准以读者为导向,多采用西医病名来译便于西方读者理解,而名词委标准以原文为导向,多种译法相结合。

本研究通过对比WHO、名词委、世中联三大标准最新发行书籍中中医耳科、鼻科病名术语的译文,归纳三大标准的英译策略、英译原则和英译方法;重点考察二类(部分一致)、三类(不一致)3 个标准译文的差异,分析三大标准出现差异的原因,希望能为中医耳科、鼻科病名术语的翻译研究和标准的修订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耳科病名名词委
耳内镜下与耳科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熊大经教授辨治耳科相关疾病经验浅谈
简析耳科眩晕患者防跌倒护理方法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2015年度第二次常委会会议
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第十二届新华耳科论坛暨颞骨及侧颅底解剖训练班通知
测绘学名词委在徐州召开审定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