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现象探析
2024-05-13杨金会
摘要:目的:社交媒体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中,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很少有人可以离开社交媒体,仅靠面对面的交流实现与人的交往。然而,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网络用户逐渐呈现出社交媒体倦怠的倾向,基于此,文章从社交媒体倦怠的概念入手,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产生与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对青年群体中的社交媒体倦怠现象进行探讨。结果: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行为集中表现为潜水、屏蔽、退出等。究其原因,总结出以下四点:印象管理疲倦,难以获得成就感;过度社会比较,加重个体焦虑;微信好友泛化,私人领域公共化;全景监狱时代,隐私保护困难化。针对以上情况,文章从用户和平台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用户应减少“表演”,回归“真我”;平台应开发崭新功能,贴合用户多样化需求,如增设用户朋友圈处理权限、增设双界面使用功能、加强隐私保护等。结论:社交媒体倦怠现象并不意味人可以脱离社交媒介,在技术的影响下,用户和社交媒体在数字化的关联结构体中密不可分。用户应当将社交媒体倦怠作为一个契机,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交媒体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独立的互联网理念,引导人们的在线社交行为。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倦怠现象;青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3
1 社交媒体倦怠现象表现
2018年,数据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集团(KANTAR)的调查结果表明,33%的受访人认为社交媒体影响注意力,表示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占比达93%,同比增长4%。GlobalWebIndex是一家为谷歌、WPP、Spotify、IPG以及Omnicom集团等企业提供数字用户调查分析服务的市场研究公司。根据GlobalWebIndex发布的2018社交媒體内容趋势报告,“在2018年接受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近一半的社交媒体在线时长并没有增加和延长,而是保持不变甚至是缩短,持续了两年”,而2020年的报告则显示,“接受调查的46个市场中有22个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保持不变甚至减少”。此外,该报告还表明,“社交媒体平均用户数并没有明显增长”。《2018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认为社交媒体产生正面影响的受访者比例由65%降至61%,尤其是‘90后,有31%的受访者觉得‘社交媒体使我感到空虚、浮躁,34%的人表示‘无法专注,有39%的用户称他们已关掉了推送提示”[1]。由此可见,近几年互联网用户对社交媒体逐渐表现出倦怠。
有关社交媒体倦怠问题的第一次提及是在2016年。卢新元和黄梦梅以知乎为例,利用Python技术,提取知乎用户每天的使用时间、每天的使用次数和每次使用的时长,分析发现,用户对知乎的使用是断续的,偶尔出现停用现象[2]。英国学者亚当· 帕特里克(Adam Patrick)发现,社交媒体倦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半数以上的社交媒体使用者同时使用三个或更多的应用程序,社交网络复杂的交互性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社交需求[3]。面对网上的信息洪流和复杂交叠的社会关系,用户慢慢产生厌倦、疲劳和无助等情感,在这些情感的驱动下,他们不会主动地使用社交媒体。在原来热闹的场域中,他们变得冷静,成为旁观者、沉默者,并渐渐产生退出意愿和不愿继续使用的消极想法。因此,媒体倦怠可定义为,在用户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达到饱和之后,他们的态度会变得冷漠,在不良的社会比较、对隐私暴露的担忧、印象管理疲劳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会表现出情感淡漠、使用热情降低、分享意愿降低等消极情绪[4]。
2 青年群体朋友圈倦怠现象原因探析
青年群体对社媒产生倦怠情绪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社会原因及平台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2.1 印象管理疲倦,难以获得成就感
在微信平台上,用户按照亲密程度对好友精确划分组别,“区隔”不同的“观众”,并为不同群内的成员制定不同的展示策略[5]。因为微信平台具有强连接属性,所以一开始,微信只是充当一个熟人关系的社会场域。然而,随着用户社交圈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加入,微信的关系也呈现出从强到弱的变化趋势。面对多种社交关系,微信用户必须根据“好友”的亲密程度,通过实施差异化印象管理,达到角色转变的目的。但经常变换策略,会增加印象管理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并且朋友圈有选择地屏蔽好友易出现“翻车”风险,给用户带来麻烦。例如,给某一类好友设置标签分组之后,后期新加入该分组的好友还是可以看到以往屏蔽该分组所发的朋友圈。
面对朋友圈的印象管理和自我展示,人们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更加疲惫不堪。这导致一些人对社交媒体感到厌倦,开始退出朋友圈。
2.2 过度社会比较,加重个体焦虑
身为社会中的个人,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作比较,而当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相似的环境中时,更容易将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有小红书用户发笔记表示:“大家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看,所以朋友圈基本是一些美好的东西,打开朋友圈会发现哪个同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哪个同学去了很厉害的公司,哪个朋友刚买了海景房,哪个朋友刚在国外举办了婚礼。虽然不会嫉妒别人的生活,但看到这些朋友圈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我怎么过得这么普通的焦虑情绪。而关掉朋友圈后,我开始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学会接纳自己。”朋友圈已经不是一个“真实”的“晒场”,而是一个被过分美化的“秀场”,它已经被异化成了一个随时进行攀比的场域。因为虚荣心的驱使,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争奇斗艳”,对自己的形象进行过度包装[6],从而陷入虚假幻象,失去自我。
有小红书用户表示:“我感觉外界的消息对我的影响很大,很容易让我心烦意乱,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考研、找工作、减肥、谈恋爱,当你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成功了,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惊慌失措,感到无助。”朋友圈呈现给用户的是大量经过精心塑造的美好幸福生活场景,用户由此联想到自己,便会产生心理落差,产生比较失败后的负面情绪,因此对朋友圈产生抵触心理。此外,青年群体正处于求学、找工作的重要阶段,面临学业、事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部分人会在朋友圈发泄情绪,营造消极氛围,从而影响其他好友,无形中制造焦虑。
2.3 微信好友泛化,私人领域公共化
随着青年群体进入新的环境,结识新的好友,朋友圈会持续加入一些陌生好友,泛化的朋友圈增强了自我呈现的不安感[7]。知乎网友评论:“在过去,微信上都是最亲密的人,但是现在,有领导,有老师,有同事,有各种各样的人,发个朋友圈,都要考虑很长时间,到了后来,已经不会再发了。”出于学习、工作的需要,青年群体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朋友圈被迫打开。用户分享一些动态不得不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导致微信分组越来越细化复杂,这严重影响了青年群体发表动态的意愿。
此外,由于微信好友的泛化,朋友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销广告、集赞拉票信息,充斥大量低质同质内容,这也催生了用户对朋友圈的消极情绪。
2.4 全景监狱时代,隐私保护困难化
社交媒体收集用户信息,虽然为个性化的服务及连接性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也会引发很多用户对信息泄露问题的担忧[8]。《2017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表明,约43%的网民认为,他们的个人信息与隐私没有得到保护。郭佳等的经验分析显示,用户对个人隐私的担忧,对用户疲惫感的出现有明显影响,而这一影响又会进一步使用户产生疲惫感[9]。如果平台对社交媒体的信息搜集程度超出用户的期望,会导致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态度发生变化。社交媒体使用者一方面对其在社交网络中所披露的信息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却将其公开,这种矛盾现象被Barnes称为“隐私悖论”[10]。另外,由于用户对隐私和安全性的模糊界限没有清晰的把握,经常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隐私泄露给外部世界,如设置真实头像、显示所在位置。并且,对于陌生人的“窥视”,人们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绝,这会影响用户展现自己的意愿。“前台”这个曾经可以肆无忌惮展示自己的舞台,渐渐失去原来的吸引力。
3 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的缓解之法
社交媒体倦怠归根结底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对其产生消极失望心理的一种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3.1 用户:减少“表演”,回归“真我”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指出,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青年群体处于一个渴望认同,过分在意社会眼光的阶段,微信朋友圈便为其提供了一个表演的剧场,个体需要通过自我表现实现自我、获得社会认同,但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其逐渐偏离现实。就好比当下的朋友圈美图,我们很少会在朋友圈中看到无美颜滤镜的人像照片,“拍照十分钟,修图半小时”成为当下的流行语,各种“换脸换头”技术让人难辨真假。个体应提高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树立自信,敢于大胆真实地表露自己。适当地回归真我,有利于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适时抽离“虚假”的社交生活,回归线下真实的社交,同时放低社会期待,不过分关注他人的看法,聚焦自己的生活,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交媒体倦怠。
3.2 平台:开发崭新功能及权限,贴合用户多样化需求
建议微信平台增加朋友圈的管理权限,给予用户更大的管理自由。例如增设“新进分组好友对以往屏蔽该分组的朋友圈不可见”“朋友圈可见范围由用户自行设置,由原来的三天、一个月、半年等范围精确到哪一条”等功能。此外,微信还可以增设弹出分组功能,可以参考qq平台的组别设置,当弹出一个请求验证的消息窗口时,会出现一个选项,可以将这个好友添加到现有的组别中,或者重新创建一个新的组别。
最后,平台需加强隐私保护。微信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用微信非常便捷,但人们又怕自己的隐私被泄露[11]。针对这种情况,微信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管:首先,要加强对链接信息的审核,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阻止用户进入非法链接[12];其次,要严格审查平台发布的内容,及时关闭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站;最后,要简化反馈过程,让用户面临信息安全威胁时,可以及时向微信平台反馈,确保权益不会受到侵害。
4 结语
青年群体产生社交媒体倦怠有多方面的原因,对微信的使用倦怠,让一些年轻人对网络社交产生负面情绪。但是,青年群体想要彻底抛弃微信,远离各类社交产品并不现实。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适当降低社会期待,回归真实自我,建立以自我为主导的社交媒體关系。同时微信平台也要调整自身功能及权限,倾听和采纳用户建议,打造贴合用户深度需求的社交平台。这些改变对用户和平台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09-29.
[2] 卢新元,黄梦梅,卢泉,等.基于时间特性的社交网络平台中用户消极使用行为规律分析[J].情报学报,2020(4):419-426.
[3] 张思,赵林,路彦.你是否厌倦了社交媒体?社交网络服务中不连续使用行为的实证解释[J].信息与管理,2016(3):22.
[4] 张程洁.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与消极行为研究[J].视听,2019(4):160-161.
[5] 黄宏辉.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和对在线社区脱离意向的影响[J].新闻记者,2020(11):38-53.
[6] 赵启南.关系性压力下青年使用者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及其行为结果[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6):59-75,127.
[7] 蒋建国.微信朋友圈泛化:交往疲劳与情感疏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8):67-71.
[8] 刘茜.青年用户微信朋友圈隐私管理动因研究[J].当代传播,2019(4):84-89.
[9] 郭佳,曹芬芳.倦怠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情报科学,2018(9):77-81.
[10] 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2):20-37.
[11] 代宝,续杨晓雪,罗蕊.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J].现代情报,2020,40(1):152-158.
[12] 刘鲁川,李旭,张冰倩.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交媒体用户倦怠与消极使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12):100-106,51.
作者简介:杨金会(1999—),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