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2016-12-23匡文波
匡文波
【评述由头】仔细研究领导干部的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他们在朋友圈一般都比较沉默,而且级别越高,越不爱说话;他们几乎从不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即使偶尔更新也以转发“心灵鸡汤”、分享风景照为主。这个现象在公务员群体中比较普遍,可以用“官样朋友圈”为之命名。
“官样朋友圈”表面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对政治生态较有影响。“千人一面”的“心灵鸡汤”,此时就像通常说的“官话”、“大话”与“套话”,听着索然无味,看着了无生趣。更需警惕的是,不仅在官场“浸染”多年的官员不愿触碰“朋友圈”,很多年轻干部也开始显现出“鸵鸟心态”,学会磨平棱角。
“官样朋友圈”有何具体表现形式?其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弊病,又该如何破解?人民论坛特邀权威专家为您解疑答惑。
【摘要】在官员问责日益常态化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生怕惹祸上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求稳心态反映在朋友圈中就是有话不能说,有想法没办法表达,甚至于干脆不表达。这种“官样朋友圈”反映了当下官员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抵触和逃避心理,理应摒弃。
【关键词】朋友圈 官场文化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官样朋友圈”的三种样态
朋友圈是伴随微信而产生的一种产物,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平台,朋友圈在成立之初便呈现出了同其他社交平台不同的发展特点。较为封闭的传播空间使朋友圈逐渐成为了用户展示自我观点,发表自我意见的平台。相较于其他的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由于其独特的过滤机制,更像是形成了一种熟人社交,因此在社交环境上要比微博等更加的私密,所以在发表意见时往往不会像微博一样有所顾虑。但是有一种人群的朋友圈还是比较特别的,那就是许多领导干部的朋友圈。
有些领导干部的朋友圈一般比较沉默,其共同的特点往往是以发表一些工作状态、个人爱好和转载一些文章为主,不像普通人那样比较频繁地发表一些观点或者照片,并且几乎都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感。总体上看,官员的职级和微信的活跃度以及朋友圈的数量是呈现一定的负相关的关系:职级越高的官员,往往朋友圈的数量发的会相对少一点,微信好友的数量也会较少。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领导干部中,甚至在整个公务员群体里都较为普遍。
官员的朋友圈往往呈现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工作的有关情况。有的公务员会将自己的朋友圈变成一种带有工作日志形式的内容,例如“某年某月某日去某户进行走访”。这种朋友圈往往出现在基层公务员中,一方面能够起到督促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向领导汇报了工作。第二种则是以转发一些“鸡汤文”“美文”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公务员认为工作方面的内容对于外界来说“不好把握”,而这种“心灵鸡汤”或者“美文”之类的文章对人们比较有益,并且不太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比较适合公开的展示。还有一种则是“看客”类型的朋友圈。有些官员虽然“赶时髦”,开通了微信账号,但是往往是一副“看客”的心态,鲜有发声,甚至于销声匿迹。
总体而言,在“官样朋友圈”中,第一种朋友圈数量较多,往往在工作日的情况下,会做到每天一次甚至每天多次;第二种朋友圈往往较少,有调查显示,其发表的频率往往以周计算;第三种类型的官员朋友圈几乎不会发任何内容。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普及使得公民意识觉醒,带来了官员的危机意识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因发表不当言论,被网友人肉搜索,曝出其抽1500元一条的天价香烟、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并最终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周久耕事件”是新媒体或网络时代我国网络反腐或者公民网络参政议政的代表案例之一,但彼时网络的影响力仍然有限,网民在论坛中的参政议政所形成的力量还很弱小。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急剧增长,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来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试图表达利益诉求,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使网络成为了最具交互性的沟通渠道和最具广泛性的大众媒介。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网民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所谓公民意识,指的就是公民能够明确自己在宪法中公民身份的自主性,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者、参与者和实践者,能够自觉地去参与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社交媒体看似“平等”、“开放”和“即时”的特点推动着这一行为的不断发展,并重新塑造了公共空间,从而使得网民能够去参与讨论官员的生活和行为。在此基础上,网民肩负起宪法中赋予公民的监督权,通过观察官员的一举一动对官员形成一种无形的监督。
尽管这样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所收敛,但是断章取义等行为往往会使得官员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或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话不经意之间泄露部门、组织的相关信息,造成泄密,因此感受到被监督以及担心自己仕途的官员,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往往带有极强的危机意识,认为在社交媒体上说太多容易对自身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微信朋友圈出现之后,由于其本身带有较强的私密性,在朋友圈中的信息往往在可信度方面高于微博等公开性质的社交媒体,也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使用或者被人们过度解读,从而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在这样的危机感下,官员选择采用“官样朋友圈”的方式来进行规避也就显得无可厚非了。
传统的官场文化压抑了官员在朋友圈的行为
官场文化盛行已久,求稳成为官员的普遍心态。在官员问责日益常态化的今天,加之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生怕惹祸上身,消极怠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用一种无为的心态应对一切。这种求稳心态反映在朋友圈中就是有话不能说,有想法没办法表达,只能够通过一些文章或者图片拐弯抹角地表达某种看法,甚至干脆不表达。作为官员不去关心百姓疾苦,了解百姓的真正需求,反而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营造粉饰太平的氛围,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反映在从政上更是一种“无为”。
当然,这种心态的来源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部分上级领导对下属的要求过于苛责,导致下属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不敢发,不愿发,一旦发了不合适的内容,轻则受到组织批评,重则丢官失职。有官员在朋友圈里发过一些文章或者看法,但是有时候这种个人观点容易同组织纪律相违背,甚至会受到上级的批评。基于这样一种环境,官员们在朋友圈中的发言往往极为谨慎,到最后就干脆变成了不发言。
受制于传统思想的影响,群众对于官员说出来的信息往往抱有一定的期待,再加上政府的信息公开有时不及时,造成群众对于官员的消息过度重视,也就容易造成过度解读。例如,曾经有位官员在2015年转发过一则社会热点的评论,结果则被很多人解读为是官方对此事的态度。人们对于官员朋友圈过度解读,也容易使得官员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十分得谨慎,甚至于干脆不发或者发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也就形成了“官样朋友圈”。
官员对于网络的畏惧心理
《人民论坛》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这个调查显示高达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而在“当下官员最怕什么”的调查中,“新媒体、网络关注”以超过半数的得票高居第二名。有学者认为,一些党政干部仍然缺乏互联网思维,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唯恐祸从口出、避之不及,却不去充实知识,调整思路,提高能力,形成“老办法不灵、蛮办法不行、新办法还不会”的本领恐慌。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官员的冲击是巨大的。首先是官员原有的高高在上的形象受到了冲击。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现实生活中的阶级感逐渐降低,无论是官员还是群众都可以平等地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基础服务,群众可以在互联网上平等地同官员进行对话,官员也必须要对群众的意见做出一定的反应。其次,舆论在互联网中的发酵速度之快超出了大部分官员的掌控范围。一旦某个官员的违纪行为被公开到互联网中,那么往往会发酵成为一个大新闻,其速度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想象的。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官员在传统媒体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一旦出现某个官员的负面新闻,官员往往可以通过手中权力进行遮掩。但在新媒体时代,权力对于内容的干涉较少,所以官员往往极为担心互联网上出现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因此对于互联网也就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这种畏惧心理也使得官员在接触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时,产生了较强的畏惧甚至抵触心理,认为互联网容易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朋友圈中往往就会形成所谓的“官样朋友圈”。
“官样朋友圈”理应摒弃
对于“官样朋友圈”,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官员的朋友圈是官员自己的私人空间,无论发什么都是官员的自由,并不应该强加干涉。但是笔者认为,“官样朋友圈”所表达的并不是官员在私人空间中的真实想法,反而主要是由于在面临互联网冲击时,官员们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当下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不能够灵活地运用新技术所形成的逃避心理,因此对于“官样朋友圈”来说,理应受到摒弃。
“官样朋友圈”反映了当下官员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抵触和逃避心理,因此摒弃所谓的“官样朋友圈”才能够推动官员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融入互联网。目前我国一些官员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在面临互联网时难免会手足无措,这实际上仅从朋友圈这一个小小的点便能够看出。官员对待朋友圈什么态度,对待互联网便是什么态度。
面对朋友圈,有的官员选择逃避,担心受到上级领导或者群众的过度解读,往往便会像鸵鸟一样把自己深深地埋藏起来,殊不知这样反而暴露了官员对互联网的不了解。我国目前正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快速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面对这样的国内形势,官员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更多去了解互联网、认识互联网,把握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将互联网看成一个了解社会现实的工具、一个宣传自我的窗口,而不是单纯地把互联网地视为洪水猛兽。这样一来,才能够摒弃“官样朋友圈”下对互联网的狭隘认识,更好地发展互联网,推动我国互联网建设。
“官样朋友圈”还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官场文化,那就是“不需要个性”以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对于很多官员来说,有个性往往会显得“不够稳重”,容易给上级领导形成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有个性的官员在官场中被磨砺成了共性的官员。加之此前有媒体报道过官员因发朋友圈被处分的案例,导致一些官员秉着“不说不错,少说少错”的观念向着一个模式发展,从而形成了众多名不副实的“鸡汤爱好者”。许多官员正是由于这种共性,逐渐开始变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为官不为的求稳心态是对自己为官责任的亵渎,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耽搁的是一方的发展,辜负的是百姓的期望。因此,摒弃“官样朋友圈”,实际上也是在对原有不合理、不健康的官场文化说“不”。要鼓励更多有个性的官员,要在朋友圈中营造更多的正能量,敢于触网、敢于发声,形成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王艺焜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王晶:《微博问政: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反思》,《理论月刊》,2013年第9期。
②陈燕:《当下领导干部的不良心态及矫治》,《领导之友》,2016年第4期。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