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材料的逻辑层次建构论述结构
2024-05-13周娇琴
周娇琴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
你对人生的“出”与“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津】
应试写作时有个难点,即建构逻辑合理的层进式论述结构。如果作文题材料本身就具有内涵丰富、逻辑层次多层化的特点,不妨就仔细梳理材料的逻辑层,适当扩充角度、调整顺序,即可建构好层进式论述结构;可以避免写作时思维卡顿、无序、混乱,论述平面、肤浅、离题等现象。
譬如本道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写作任务已经限制了话题,即如何看待人生的“出”与“回”。厘清材料核心内涵后,我们可以确立如下参考立意:
1.出得了门,回得了家,人格趋向健全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2.出门勿忘回家,不断奋进与不时回望心灵,相辅相成,打造出彩人生。
3.走出舒适圈以历练,回建心灵家园而生息。
立意既定,建构层进式论述结构时,不妨按材料的逻辑层次打开,梳理如下:
能科学地建构层进式论述结构是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高的体现,也是作文拿高分的前提。日常应该重视训练这一能力。
【佳作展示】
佳作?
“出”舟“回”桨,扬帆起航
◎李如丽
浙江省诸暨荣怀英才中学高三(2)班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有人认为:人生就应该“出”,勇往直前,不得有任何停顿。此言差矣!只“出”不“回”何以再“出”?也有人认为:“回”才是人生主旋律,人应该安于现状。谬哉,斯言!只“回”不“出”,“回”有何意义?“出”“回”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统一。若人生如海,那么“出”便为舟,“回”便为桨,航行在海上,以舟为载具,以桨来明方向、供动力。无桨,则无法前进;无舟,则无以为航。
以“出”为舟,走出舒适区,方能绘人生之蓝图。“出”既是告别,告别安于现状;“出”又是创造,创造新的起点。“出”中有勇毅,有担当。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余卫红,她在刚当教师时,只有中专毕业文凭,但她不安于现状,在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工资条件下,选择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奋勇拼搏,从中专生一路考到硕士研究生,从乡村教师到大学教授。对此,许多网友感叹:“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她的经历有力地向我们证实了:只有不断地“出”,才能拥有更加精彩而卓越的人生。风华正茂,大好时光,吾辈青年应当拒绝待在舒适区,以一次又一次的“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能力提升,交出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反观当下,不少人选择“摆烂”,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享受当下之乐,最终被时代所遗弃;也有人虽选择走出舒适区,但因为缺少明晰的指引,往往陷入漫无目的的境地,如风中的飘絮,随风飘荡,最终徒劳无功。
以“回”为桨,休整身心,明方向、得力量,方能探明人生之路径。“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人生纵有万般险阻,“回”以休整身心,便无所畏惧。徐梦桃心怀冬奥会摘金的目标,不断加强训练,在经历滑雪场中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摔伤后,她回望心中之目标,身心得以休整,方向得以明确,力量得以补充,最终摘得冬奥会金牌,照亮人生舞台。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邱怀德,在陷入疾病带来的痛苦、迷茫、失意时,不断回望内心,终确立以“将专业康复知识传授给更多人”为心中之“家”,绘就从患者到教师的人生炫彩路径。由此看来,人生道路上,“回”望内心,重建信念,是新“出发”的力量之源。
明白“出”与“回”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明白,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出”与“回”中回旋上升。有“出”有“回”,既是人生路线,也是心灵路线,更含哲理意味。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身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要正确把握“出”与“回”之间的关系,以“出”为舟,以“回”为桨,扬帆起航,沉着应对旅途中的各种风浪,行出一条更远、更稳的时代新路径。
【点评】 文章紧扣写作任务所限制的话题:怎么看待人生的“出”与“回”?立意明确,符合材料所指向的核心立意,用比喻修辞的形式“以‘出为舟,以‘回为桨,扬帆起航”来表达:人生路上要“出”,要不断奋进,也勿忘回家,不时回望心灵,“出”与“回”相辅相成,才能出彩人生。运用层进式论述结构:“出”的内涵及价值,“回”的内涵及价值,明白“出”与“回”的关系及价值。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述深刻,体现了作者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佳作?
破局而“出”,守心而“回”
◎马子涵
浙江省诸暨荣怀英才中学高三(2)班
天高地迥,世事纷杂,未谙世事之吾辈,欲识其理、得其道,便不能居于舒适区,得破局而“出”。但这锦绣繁华,也最易迷人心,迷茫之际,吾辈需时时揣度,回到心理感情中的家,做到守心而“回”。
破局而“出”,方能激发砥砺前行的决心,方能更上层楼。身陷舒适区,如“政入万山围子里”,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又如河伯,在扬扬自得之际忽见海之浩渺,叹自己贻笑大方。故而吾辈当赋予自己以勇气、激情,打破自我设限,走出重峦叠嶂之局,为自己赢得高屋建瓴之视角。更上层楼,砥砺前行,有所建树。这番建树,不仅是在建构自我价值,更是在实践报效社会的胸怀。青年才俊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吾辈熟知:孔圣人之“出”,破鲁国之局,周游天下,既收获桃李满天下,又播撒仁义之种,铸就儒家文化;诸葛亮之“出”,离卧龙之地,呕心沥血,既完成三分天下之功业,又成就丞相之美名。吾辈需明了,“出”之真意在于激励吾辈,当砥砺前行,开创新领域、新高度,也承载了吾辈之宏毅与家国情怀。
守心而“回”,方能扫净心斋,方能静心笃志。吾辈“出”而见识纷繁的世界,虽则眼界得以拓宽,内心却易迷失,如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故而在将误入歧途之时,吾辈须知应当及时守心而“回”,坐看云起。看似是困于山穷水尽之际的无奈之举,实则是我们守望心灵、扫净心斋,达到“虚室生白”境界的必经之路。坐看云起,是后退,亦是前行。吾辈当知,“家”是起点,也是决定你能飞多远的地方。“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先生的劝告质朴而真诚;“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左宗棠先生所遗家风告知吾辈静心方能笃志。吾辈须知,“回”之真谛在于,当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时,扫净心斋,坚守最本真的使命,不汲汲于利害得失,方能不断健全人格。
在一“出”一“回”间我们能悟得深刻的人生哲学:“出”是奋进的姿态,是“回”之后的再振翅;“回”是澄明的心态,是志向的守望。由此,脚踏上征途,心找到归宿,这才是一个人完整的模样。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破局而“出”后记得守心而“回”,守心而“回”后再破局而“出”。愿吾辈都能在这“出”与“回”之间不断完善自我。
【点评】 文章立意为人生当“破局而‘出,守心而‘回”,立意明确,符合题意。运用层进式论述结构:人生当“破局而‘出”的原因、方式、意义,需“守心而‘回”的原因、方式、意义,明白“出”与“回”的关系对人生的意义。结构完整而严谨,条理清晰,剖析深刻,能体现出作者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更可贵的是,对论题的剖析能追溯到傳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体现了作者不俗的文化视野。语言典雅,句式工整,尤其传统文化素材的运用较为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