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路径思考

2024-05-10左天培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路径

左天培

摘要:在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和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在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始逐步实行工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双重结合。在信息化背景下,相关的用人企业对于模具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相关专业教学工作时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本文简要介绍和阐述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客观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并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常见问題,重点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路径,以期为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师提供参考,也为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路径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整个市场环境发展的变化,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于模具专业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责任。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成果中,大多数学生并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其综合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具体用人标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让人才为企业所用,实现院校教育和企业之间的密切结合。而工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才是未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出路。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工作实践结合,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广泛的合作模式,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推动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就业,进而提高本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加强培养模具专业学生的实践性,始终坚持工学一体化的原则,在未来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阐述

工学一体化是指通过采取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技能水平和融合,确保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内容并提高本领域技能。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以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培养与发展的目标要求。对于用人企业而言,符合标准与单位需求的技术型人才是未来相关专业开展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简单概括,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工学结合。“工”是指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实习行为,也是学生在实现从学生到岗位工人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一段学习过程。在此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与技术水平,这也是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学”则是指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工学结合强调的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化需求目标与要求。在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的背景下,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实现了课堂与操作车间的相互结合目标,从本质上体现出了高职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特点与实践性要求。

第二,校企合作。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方式的应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本领,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高职院校的教书育人成果进行评价和检验。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完善和优化当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在教学模式上探索出了一体化的新途径。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首先,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得模具专业工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和全面。模具专业工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机械设计、材料学、工程制图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导致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隔离,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课程整合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

其次,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模具专业工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跟上这种快速变革的步伐。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得模具专业工学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信息化时代对模具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与行业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将学生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了解行业需求,并通过合作项目与企业建立联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不可忽视。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信息化背景下,这一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模具专业工学人才做出贡献。

四、现阶段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常见问题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代表,高职院校模具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化背景下,模具行业面临着技术更新和转型升级的压力,而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工学一体化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脱节是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学习。然而,模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衔接,两者互为支撑,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其次,传统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对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依赖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然而,一些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课本教学和实验室实践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学习过程的创新和提高。

此外,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中缺乏与工业界的有效对接也是一个问题。模具行业是一个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的行业,学生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实际项目等方式,了解行业动态和需求。然而,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与工业界之间的合作还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想坚持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基地。现阶段,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配备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不具备建立模具实训教学基地的能力。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即便建设了实训教学基地,但是设备以及使用的器械相对老旧,并不符合当前相关工业模具生产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导致模具实训教学的效果与先进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差异。

五、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路径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直是教育界和产业界热议的话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不断探索与改革,致力于研究和构建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模具专业的教学中。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则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模具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其次,信息化手段为模具专业教学注入了更多创新和实践元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三维打印等先进技术,创造真实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模具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和企业合作,引入真实的模具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二)变革教学资源和手段

首先,信息化手段为模具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工具。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动画、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呈现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过程,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电子图书馆等信息平台,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其次,信息化手段为模具专业教学创造了更为便利和高效的学习环境。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实验室等特定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借助虚拟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践操作,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此外,利用互联网和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三)进行校企协同模式下訂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校企协同是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获取最新的模具制造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共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时能够与企业需求紧密契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是切实符合校企协同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其需要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三方签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需要全程参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实习平台的提供及考核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帮助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就业。简而言之,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企业在未来对于新人的二次培训流程,降低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成本,有助于提高用人单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四)形成完善工学一体化教学成果评价机制

工学一体化教学成果评价要求相关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分析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总结归纳,找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高职院校需要杜绝学生虚假实习混学分的情况,这种方式只会导致学生耽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需要让学生从自身层面意识到不足之处,这样在未来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与水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而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实验报告、设计项目、生产工艺规程等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在我国职业院校不断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培养技术型实用人才,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模具专业生产和制造人才。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让学生感受到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实践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工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与岗位就业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也就对未来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小弟,张田荣.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3,58(01):110-114.

[2]顾豪,史文雅,袁硕,等.模具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的提升探究[J].山西青年,2023(02):83-85.

[3]曹炳鑫,冯美龙,宁水根.1+X证书制度下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三教”改革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2(11):30-35.

[4]王碧云.“工学一体化”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9(25):34-35.

[5]王洪磊.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模具制造,2016,16(10):90-92.

[6]何昌德,刘二强,徐文涛.基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21-23.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路径
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在汽修实训课的应用
眼视光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应用探索
浅议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高职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实践及反思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