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简论

2024-05-10张琴香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张琴香

摘要:当下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是现在教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为学生创设更加适宜、更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启迪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多方面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与学的效率。笔者结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多形式地进行复习”等策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式成长,助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借助其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等特点,改变传统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内容,从多角度、多方面地刺激学生的视角、听觉、触角等,并点燃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热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将其教学功能最大化,用其营造气氛、打造环境、解读难点,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学习

过去,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无法解决的困难而放弃学习,导致预习半途而废,作业也难以完成。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养成了消极的学习态度,也在学习上留下很多漏洞。信息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再等、靠,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寻找辅助手段,找到各种各样的、不同形式的“老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不再畏难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主动性,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一)通过录制预习微课,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预习是保证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加上数学是一门抽象、深奥的学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导致学生无法继续预习,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信息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信息化教学意识和引导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完成预习。这不但能增强学生预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预习时,学生可以用手机、电脑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发到班级群或家长群里的预习微课,并完成预习任务,了解课堂将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对于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如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班级群或私信好友,与同学交流、请教,争取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如今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在交流时,不仅可以打开视频相互在纸上演示,还可以直接向教师请教,与教师沟通,得到教师的点拨、打通思路。这种合作式的预习与学习形式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所提倡的。此外,如果教师没有录制预习微课,也无法与同学交流,或者在同学那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教学生借助万能的网络。网络上有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平台,如《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洋葱学园》《有道精品课》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精力、兴趣和时间延伸学习,从而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生学会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透课堂上的知识点,加之数学比较抽象、难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如果思路卡在哪一个点,没有教师给点拨一下学生很难自己解决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课堂知识,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客观对待、正确引导,要让学生学会积极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克服难点,让学习不留漏洞,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章节都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不懂、学不透很正常。在课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上的一些平台,如《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洋葱学园》《悠数学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消除学习中的障碍。学生也可以借助校园网上学习资源库,搜索教师上传到资源库里相关课件进行再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语音或视频请教教师或数学代表等。信息时代沟通方便,大数据资源丰富,只要学生愿意探索,总有一个方法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长期坚持就会让学生养成主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习问题和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习惯,这是一种复式增长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同时,还能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具有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还有其集声、色、图、文、影像于一体的教学功能,彻底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听觉、视觉、感觉等,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融入学习内容,发现和观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每个知识的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并提升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深化教学主题

语言是丰富的,但有时候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又是非常有限的。 尤其是像數学这类抽象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凭语言讲授,无论内容多么精彩或多么深奥,都无法使知识形成过程直观化、形象化,所以会让学生有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造成对课堂内容听不明白、学不透、消化不良的结果,对学生后期知识的迁移、贯通、衔接学习与运用造成障碍,影响学生的提升与学习。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向学生适当地讲授,不但能让学生通过各个层面、各种方法深入知识内核,还能让学生看到知识的直观化、形象化。

例如,在为学生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它们的特点以及怎么验证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可以用手工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但是,一个教室里几十个学生,教师站在讲台上操作不一定能让每个学生都清晰、细致地观察到。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提前录制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用特写或者局部镜头拍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的操作,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观察怎么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根据视频中的操作,自己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以此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实现深化主题的教学目的,并促进学生参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左右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使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考好成绩,而忽视了数学与之间生活的联系,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感。信息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中理解知识,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为促进教学创造条件。

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灵活地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平均”分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动漫式生活的情境:“小刚要过生日,他请了他的小朋友凯凯、莉莉、玲玲、明明四个小朋友。在切蛋糕时小刚犯难了,怎么才能让大家分到的蛋糕是一样多呢?当老师的爸爸在一旁提醒小刚说,你是不是可以用平均分法,把蛋糕平均分成5分,每个人分到的是1/5,这样就一样多了?”这个情境有故事、有内容,无论是小刚犯难的神态,还是爸爸教他的方法,以及小刚最后平均分蛋糕的过程,学生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并了解了分数形成的过程、“平均”分法的运用等。这种让学生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形式,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有轻松、快乐的学习体验,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味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无论是数的认识还是解决问题的学习,都包含计算相关的知识。但是,由于计算这一知识的特点,如果设计不好,学习过程会显得单一、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让计算这个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显得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并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识计算符号,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在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教学,如让数字说话,把数学6、7、8、9、10设计成动漫让它们自我介绍:如,“6”,我是“6”,但是有些小朋友把我写成“9”或者读成“9”等。再计算时,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如:“小明有7颗糖,爸爸又给他6颗,他一共有多少颗糖?” 然后跳出“7颗糖+6颗糖”,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就能得到的一共有13颗糖。 再如,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知识,积累计算经验与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计算知识,为学生设计梯度计算,如在屏幕上为学生设计金字塔式的梯度,每个梯度上放上难度不同、数量不同的计算题,让学生以挑战的形式计算,看谁先到达金字塔顶端,且准确率最高。事实证明,同样是计算教学,有信息技术融入的设计感教学更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并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三、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多形式地进行复习

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植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复习,缩短书写时间,提高复习效率。信息化复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一)在校园网上为学生设计打卡式复习

人都是有惰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于学习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在学习中偷懒,也未能养成复习的习惯。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态,为了调动小学生进行复习、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为学生设计数学打卡练习,并设计积分制,促进学生练习。

例如,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题目,题目数量控制在5道以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基础每天坚持打卡、积分。再如,教师可以每天坚持在学生班级QQ群或微信群出几道题,让学生在群里打卡,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做自己会做的题,完成打卡并积分等。这种点点滴滴的练习不是通过传统的书写形式完成作业,而是在电子设备上完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学生养成坚持复习的习惯,并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成长。

(二)让学生灵活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再学习

复习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查漏补缺,让学生把课堂上没听懂的内容或者已经遗忘的内容进行再学习,为后期的学习准备,以此督促学生对学过的东西进行阶段性地总结和梳理。在复习或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网络上的一些资源辅助复习。

例如,网络上有网友总结的小学某个阶段的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典型例题、易错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内容和方向,从网络上选取需要的资料,进行复习、再学习。再如,小学生可以借助一些数学学习平台听课件进行再学习,如《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洋葱学园》《有道精品课》《悠数学学生》等。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视频微课或课件,帮助学生高效复习或者再学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全面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实现个别化、差异化教学的需要,助力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作为信息时代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将其充分、科学地运用到教學中,为学生呈现趣味化的数学大餐,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赖晓梅.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4):66-67.

[2]蔡辉,张厚贵.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以"条形统计图"一课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2):124-126.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