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2024-05-10陈莉石鲁生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评价机制课程思政

陈莉?石鲁生

摘要:传统意义的教材已不能够有效结合网络教学平台,无法满足目前高校学生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教材的发展以及新形态教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新形态教材和校本SPOC教学平台建设思路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新形态教材;课程思政;评价机制;SPOC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基础课程教材在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忽视学生体验,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学生尚未及时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便要开始新的教学内容,长期的问题堆积增加了学习难度,周而复始,导致学生降低了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受众面非常广泛的课程,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让学生既能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又能提升操作技能。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如何适应当前客观环境和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将教材与教学平台有机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教材是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统一体,形成了学生可阅读、可观看和可实际操作的材料。在教材建设发展史上,主要有直线式、圆周式、螺旋式三种主流观点,但是三者均有一定的优缺点。19世纪末,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学派主张以生活为教材,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把兴趣与已掌握的经验相结合。这就为创立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材建设理念奠定了基础。

当前,国内外新形态教材和数字教学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但建设形式和内容编排都还在摸索之中,各种学习方式的融合还没形成,所以新形态教材还未广泛建立和应用。抓住“互联网+”战略,利用互联网平台,适应“互联网+”时代,将纸质教材、数字化资源以及校本SPOC教学平台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新形态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体系至关重要。智能终端APP和“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带来了学习行为的转变,为新形态教材和校本教学平台建设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也为教材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保证教材内容和形式的更新速度,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步伐。

二、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建议的意义

(一)改变教材载体的单一性,教材内容更加立体化

开发多元载体的新形态教材,用互联网技术连接各种智能终端,以多种媒介方式呈现,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有效衔接,构建更加灵活的教材形式和内容,满足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多元载体间处于“一体化”,形成了新形态教材,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承载力强,扩大了教学空间和时间[1]。

(二)满足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新形态教材和校本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凭借着现代信息技术,针对不同需求,通过配置不同教学资源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还可以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在利用数字化资源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提高,为学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三)优化教与学应用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高效地运用数字资源库,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数字资源、使用数字资源,如何调动学生使用数字资源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为主的教授转变为建构式的学习模式。最终让教学延伸到了教室之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教学改革将会真正触摸到填鸭式教学的痛点,使得教与学在新模式更好地融合,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的第一门基础性的信息技术课程,其主要目标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新形态教材和校本教学平台的建设将根据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需求及时对线上资源进行修改、更新和完善,加大了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新形态教材建设以及相应的校本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对高校强化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三、新形態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对象

“大学计算机基础”新形态教材从物理形态上包括纸质内容和数字化内容两个部分,在结构上实现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智能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内容设计上体现了教材编写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新教学形态和新教学方法。新形态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契合了数字化时代网络阅读、移动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趋势和需求,更有利于“线上”与“线下”融合学习和交流互动。有利于充分促进个性化教育实现[2]。校本SPOC教学平台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有序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平时教学中的丰富教学案例,实现与新形态教材的有机结合。形成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提升教学资源使用的功能性,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动态调整机制和持续更新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库服务支撑能力。

(二)总体框架

在课题研究时,首先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接下来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新形态教材编写和校本SPOC教学平台的构建;在进行小范围试验之后,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完善教材和SPOC教学平台;最后归纳总结经验,进行正式推广使用。

1.课题研究的重点

①撰写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既保留了纸质教材的优势,又融合了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可以随时对前沿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教材内容组织采用模块化设计及任务型驱动的方式,可以实现教材与教学平台的便捷切换。

②构建校本SPOC教学平台。以众多高校广泛采用的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新形态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在课前,优化、整合以概念性、记忆性知识(基础性的操作)为主体的微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课外线上自学的必学内容,并完成相应测试题(操作题)或讨论并及时反馈至SPOC平台;在课中,教师根据SPOC平台收集汇总的学生自学情况,精心设计合理的课内教学方案,采用多种形式的翻转课堂线下实施。这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探究,如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是师生互动进行重点、难点、焦点或错点问题的讨论,如Excel中各种函数的使用方法;还可以是小组协作的学习成果汇报;在课后,以作业、讨论、互评等多种方式提供大众基础类、强化提高类、开放发挥类等在线资源包,连同课前、课中资源一起,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在线帮助其复习、巩固和提高[3]。

2.课题研究的难点

①如何将新形态教材与SPOC平台有机融合。学生访问新形态教材中微视频、习题、知识拓展等数字资源时,如何便捷切换到SPOC平台;SPOC内容组织如何与新形态教材融为一体,作为新形态教材的内容拓展。

②如何设计多元化评价机制。主要包括线上、线下和总结性评价三大部分。线上评价难点在于如何区分学生线上活跃度、发帖质量、作业互评有效性等;线下评价难点在于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度、小组活动贡献度等;总结性评价如何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全过程及最终效果。

(三)主要目标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新形态教材为知识引领,以SPOC为教学平台、以翻转课堂为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撰写“大学计算机基础”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与立体化,承载力更强。教材内容组织采用模块化设计,操作技能采用任务型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在任务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构建SPOC教学平台。将新形态教材和校本教学平台有机融合,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的教学体系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多元化评价机制才能全方位评价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情况,促进他们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认真分析新形态教材及教学平台在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找准符合学校、符合课程教学特点的改革方向,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有的放矢。按步骤分步实施。课题研究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撰写新形态教材,教材分为三个模块:基础知识、计算思维、技能训练。教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可以发现在研究新形态教材过程中,是以学生群体理论知识吸收能力、实践培养周期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并通过适当的内容重复,协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便开展后续其他专业学科学习。

第二阶段是在新形态教材研究基础上构建SPOC教学平台,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对于SPOC教学平台的研究思路,是要布置学习任务和课后任务,贯穿课前自学、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确保学生可以紧跟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SPOC教学平台对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本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引导与实时指导效果。

(二)研究方法

①文獻研究法。通过分类阅读有关纸质和电子图书或文献,了解现有教材现状以及我校教学平台的建设及使用情况,学习成功经验,同时发现不足。

②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个体走访、集中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学生反映较为集中和突出的问题;调查使用非新形态教材和现有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后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实施新形态教材建设和教学平台构建的效果。

③试验法。将根据文献研究和调查结果为依据,应用新形态教材和新构建的教学平台进行小范围试验,将修订和完善后的教材和教学平台进行稍大范围试验,对教材和教学平台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研判。

④交流讨论法。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对教材和教学平台再次进行完善。

⑤经验总结法。根据各次试验具体情况,分析实施过程,评估实施效果,从实际经验中发现规律,总结出一个适合我校网络学习空间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4]。

(三)研究创新点

①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新形态教材。基于“互联网+”的新形态教材在纸质内容基础上,以视频、超链接、在线讨论等更具承载能力的方式,全面立体地展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突出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型驱动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打破传统师生之间不顺畅的沟通问题,探索新形式的师生交流方式,加快教师理论知识的输出效率,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质量。

②创建与新形态教材相适应的校本SPOC教学平台。以校本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创建与新教材相适应的SPOC教学平台,打造新形态教材切换至SPOC平台的快捷通道,将SPOC教学平台与新形态教材有机融为一体,拓展教学资源、延伸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议结合本大学的教学资源分配情况和本文的理论内容,设计一套符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求的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并且,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反馈情况,做好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教学平台的维护工作,以保障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希望更多大学可以深入研究教材更新和教学平台建设工作,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文奕.虚拟现实环境下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多模态教学的思考——以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45-49.

[2]肇恒宇.基于SPOC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翻转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9):157-158.

[3]韩秋枫,王凤芹,吕洁.基于BOPPPS模型和EduCoder实训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智慧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20(03):68-71.

[4]陈克.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3):124-125.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评价机制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视角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