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质、逻辑理路与发展路向

2024-05-09鑫,李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劳动数字化

米 鑫,李 康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河北 邯郸 056000)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区域之一,但相比于东部沿海与其他发达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且长期不均衡。受制于开放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要素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过于追求功利化等脱离社会与生产实践的现象,致使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轻视体力劳动等共性问题渐趋暴露。劳动生产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将持续深刻地作用于劳动教育领域的众多层面,与此同时,数字化与教育结合是大势所趋,且将不断而深刻地作用于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2023 年,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就已表明强化教育数字技术创新体系。而对于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来说,也无疑会带来新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职业院校重点要结合人才培育,关注新型数字化劳动内容。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如何顺应时代浪潮,与教育数字化更好地融合,便成为值得聚焦与关注的问题。

当然,相关研究已经注意到了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教育数字化的有效结合,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集中于教育信息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动向、潜在风险和影响因素分析上。如有学者梳理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框架、课程开发方法,[1]探讨数字劳动教育的新生态、风险与实践。二是主要涉及教育数字化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逻辑、现实考量、未来展望。如有研究审视数字技术带来的劳动要素耦合,[2]催生出对协作型、学习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诉求与未来发展。[3]三是主要集中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转向、提升策略、推进机制研究上。如有研究基于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从目标发展、协同治理、支持保障等方向建构其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推进机制。[4]已有研究为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教育数字化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却很少关注到如何立足于西北地区高职院校本身,发挥教育数字化的优势去建设其内涵体系。基于此,以西北地区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既能为西北这一特定区域内的高职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也可由点及面去探寻并优化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继而进一步凭借数字化发展高职劳动教育。故此,本研究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视角,探求发展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质

劳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5]其呈现的应是一种开放、联合、自由、稳定、团结的实践体系,遵循着发展性原则,在数字化社会中更关注余暇教育以及生态教育,聚焦与生产劳动的实质性联结,摒弃表面化勾结。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就是从劳动教育引申而来,应是在西北地区专业领域中凸显劳动价值观教育,提高体力劳动占比,将劳动教育体系化,树立劳动平等观。[6]从各个地区响应国家政策来看,青岛于2020 年实行《劳动教育(实验)》教材;2021年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表明加速构建区域性时代性的特色劳动教育体系;2023 年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四地的20 位校长,共同宣告长三角新劳动教育20 校联盟正式成立。相对而言,欠发达的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政策相关要求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其实,西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优势,应积极展开特色化高职劳动教育。然而,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以及华南地区相比,经济落后,信息滞后,无形中影响着劳动教育的进步。对于高职学生群体,西北地区院校劳动教育不仅是激励高职学子全面发展,凝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发展力量的有效路径,而且是推动其高职劳动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尽管不同专家对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的分析有所区别,但究其关键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

(一)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劳动+职业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中的配置比例差异较大,第一产业中的从业人员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员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劳动生产是西北地区对于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西北地区可借助河西走廊地域发展优势,开设具备职业特色的劳动实践,如组建风力发电、旅游管理、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群,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与适切性,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全能型技术人才。因此,劳动+职业是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亦是其关键特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亦清晰表明,高职院校应凭借实习锻炼去进行切实可行的服务性或生产劳动,以此增强劳动职业知识。

(二)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劳动+数字

《意见》表明,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年龄特征,也要顺应时代进步与科技创新。这对于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极其关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等新兴数字科技的持续进步助推了金融和产业数字化的迅速变革,转变了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如西北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丰富,具备民间绣活、地毯织造技艺、藏族刺绣、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等,但市场人才稀缺,相关高职院校可通过增加本土化民族文化特色劳动内容,促使非遗渐趋数字化,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打通高职学生与劳动力市场壁垒,降低西北偏远地区高职学生劳动就业阻隔,驱动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进步。

总之,劳动+数字的融合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应然之举,两者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一是劳动形态在数字智能的帮助下,变得更具丰富性、智慧性、动态化;二是西北地区的传统劳动教育的畛域被科技数据所突破,建构起高职劳动教育生态的三维空间,对高职劳动教育的情境内容、价值思想、实践形式都产生深刻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极度追逐数字化新方式易遮蔽劳动教育本身的价值目的,遮迷了劳动教育发展的基本着眼点在于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

(三)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行动转向:劳动+创造

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提升的关键转向在于创造性。其实,创造性劳动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就已出现,如保留火种,农业工具的创制,西北地区的高职劳动教育重在让学生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创造性劳动过渡。换言之,创造性劳动是劳动的较为高阶形式与内容。当下已有部分西北地区高职院校新增劳动实践基地,依托CPS 平台架构,围绕“模块化、项目式”新工科劳育实训课程体系,以传统物理系统为主的劳动场域将逐渐被更高维度的信息物理系统所替代,极大拓展了劳动的时空维度和价值维度,学生手脑并用同时利用多元化劳动工具去创造新生事物的劳动,不但倚赖数字智能搭建的模拟情境,更依靠受教育者协作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本领,去适应繁琐复杂的职业劳动诉求,从而促使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一)以数字技术贯通创生西北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新基建为支撑,重构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需要内在完成数字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外在达到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协同共生。而当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西北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育的适切性,剔除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衔接不顺的遮蔽。其一,基础设备的迭代换新与产业进步密切关联,事实上匹配了产业过程中的岗位诉求与职业技能。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要在职业劳动进程中助推数字智能的发展与适切性的提高,利用数字智能创设高职劳动教育智慧场域,改变西北地区原有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其二,高职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其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连接相融,高职劳动教育要结合如西北寒旱区域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展开劳动实践,同时将劳动教育课程、案例、管理平台移植整合到高职教育产业链中。凭借数字背景下的高职劳动实践进一步培育出符应数字空间的西北高技术人才,并不断黏合产业链间的联系。

(二)以数字劳动牵动引领西北高职劳动教育新形式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表明,截至2022 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 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累计建成开通5G 基站231.2 万个。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已然被数字经济占据一席之位,人类劳动的新样态亦转变为数据网络下的数字劳动。数字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劳动教育,是以数据为劳动对象,亲身实践为条件,数字化产品为结果。与传统劳动形式对比,其不仅涵盖了具身劳动实践,且囊括了虚拟世界、智能科技中的脑力劳动、情感劳动。为了适应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也逐渐优化,如在《职业分类大典》2023 版中提出从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领域研究、开发、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诸如大数据工程技术管理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开发设计师等。数字劳动与职业需求的转变助推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改革创新,持续引领开拓劳动教育新形式,让学生越靠拢数字背景下的生产劳动,不过其本质还是在日常生活化的劳动场景进行,去西北地区屯子、乡下、墟落、村庄、工矿,切实理解劳动人民的苦衷。因此,虽说数字劳动引发了西北高职劳动教育形式的变革,但并没有产生异化,背离劳动本质,符合马克思理论中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体的论述,所以,围绕数字劳动进行的多元化西北地区劳动教育形式是数字背景下职业发展与能力造就的必然态势。

(三)以数字素养涵育提高西北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

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应重点关注智慧化场域中对智能网络的运用与创造,这些又依赖于劳动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相反,场域的多元化、包容性、灵活化并不意味着能自动完成劳动教育使命。因此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下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关键抓手,亦为创新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的动力所在。数字素养是指在数字社会中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使用、给予、分享、创新、批判、认知技能、伦理道德等素质的集合,表现在对数据媒体的安全保障技能,信息数据的创新批判能力,对于数字环境的交互和调适能力。西北高职劳动教育的核心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学生是数字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直接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劳动知识与技能,在智能技术支撑下实现协同劳动;教师是数字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数字劳动教育的教育理念、数字科技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思维等。如陕西省通过教育数字化建设,实现了师生数字素养大跨越,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陕西教育扶智平台”两大平台,鼓励指导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适应西北本土化特色劳动实践能力。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向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要在真情实境的社会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无论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的界定和分析多么合理,都要在现实中借助详实具体的方式,助力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的稳步发展。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的困境突围。

(一)树高职院校劳动之观,彰显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

教育数字化为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赋能,数字化技术为高职劳动发展提供崭新视角,不过要考虑到数字化的合目的性,方可使这种赋能不失偏颇。其实,我们国家尤其是西北地区是离不开科技的,甚至西北地区还应比其他地区更需要数字技术,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事实上,科技完全能被我们很好地利用,关键在于人类想通过科技实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必须要在明晰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育人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去解开对数字化科技的束缚,渐趋超越科技理性的价值。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形态会随着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不变的是劳动教育下培养学生劳动之知,劳动之技,劳动之魂的价值导向,乃至在纷繁曲折的社会情境下依旧如此面貌。西北地区高职院校立足于特色传统劳动文化,在组织学生体验酥油制作、挤牛奶、晒青稞等生产实践活动以及传统与现代的服饰手工制作活动时融入数字化科技。同时,要引导学生成为兼具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的完整的人,成为不被数字化科技所取代的具备个性智慧与钻研精神,适应西北地区社会需要的独特性、创造性、智慧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另外,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和教师作为施教场所和教育者,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而非以技术为本。要积极指引学生去亲历本地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化对于西北特色民族文化的情感体验;要积极吸收西北地区各民族神话故事作为劳动课程资源,如《青稞种子的来历》展现出播种粮食的歌颂等,以此确定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中学生是活动中心,数字化手段不外乎是作为辅助性方式去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智慧才是真正教育智能的关键一环。[7]因此,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要在西北高职劳动教育中得以彰显,解开数字科技的束缚,从“为了获得劳动能力的教育”转变为“通过劳动而获得教育”,最终促进受教育者生长为道德完备、悠然洒脱、幸福自得之人。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在以人为本的劳动实践中感知生命,领悟生活,凸显“完整的人”的存在价值,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创生新的生命可能。

(二)育高职院校劳动之容,统整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容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内容的浅层次短板,根源于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内容的无限性与课时有限性这一基本矛盾。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所需要的劳动教育内容会跟随时代变化而增长,内容的持续扩张也会致使内部多重新旧劳动课程要素的比例失衡与价值多元,西北地区高职院校作为传统劳动教育的场所,设置的课程比例以及时间比较有限。因此,为了解决跨越课程时限的“遮迷”,在充足多样内容的汲取互通中不断散发劳动教育育人的魅力,我们唯有遵循劳动教育目标悉心筛选具备核心育人价值的内容,并以时间恒定为前提要求,以任务驱动为价值导向,在多学科中设置融通性与整体性的西北高职劳动教育课程。[8]具体展开为:首先,汲取STEAM 教育理念,在各学科门类当中渗入多元化劳动内容,尤其是关注西北地区劳动生产与劳动教育结合等方式,如西北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真正可下地播种,将课堂搬到田地,在田间地头感受智慧助农的魅力,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技术课课程整合,利用劳动教育跨学科特点,建设具备多重教育意义的融合课程。高职学生通过大数据种植监测技术、产销模式进行参观和学习,形成“基础教育+活动+实践”的西北地区高职特色劳育体系,为大学生构建智慧化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场景。

其次,降低新旧劳动内容矛盾,在课程结构内部实现新旧劳动教育统一。[9]具体针对数字劳动为代表的新型劳动内容对传统劳动内容的偏离与压制问题,一方面,要让教育数字化下的知识劳动、技术劳动内容与西北地区本土化劳动内容有机融合,建立起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现代社会及生活方式的示范效应,传播因掌握技术劳动等新型劳动知识而富裕起来的事例。此外,为数字化劳动内容在西北本土化的扩散建立起推广培训制度,让数字化劳动内容进入西北地区高职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要让教育数字化下的技术知识尊重西北本土化劳动知识。西北地区高职院校要尊重本土特色化及传统知识要求,以符应本土化经济特点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西北高职院校,绝不能以现代数字化劳动知识标准去确定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如西北高校可立足于特色传统文化,挖掘适合西北地区民族劳动教育素材,组织学生共同参与酥油制作、体验放牧、打阿嘎等生产实践活动,同时根据高职学生专业特点,传播如何利用数字科技机械化、规模化去植青稞、挤牛奶、割庄稼等现代化知识,适应其本土特色劳动文化。总之,在以劳育人的前提下,把生活劳动和数字劳动、生产劳动和智能劳动、公益劳动和创造劳动相整合,既能注意西北地区高职学生对劳动创造的理解,又能关注新知识、新智能、新方法在传统劳动的应用,以此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且强化服务社会的情怀。

(三)促高职院校劳动之行,跨越时空开展具身化实践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字科技把多种劳动场所迁移至虚拟空间,表面上窄化了劳动实践的身体场所,不过西北高职劳动教育完全可以超越网络与现实间的畛域,在网络虚拟空间、现实生活场景、高职教育世界的统一中探索并开拓新的具身实践空间,令身体在越通达、越多样、越自在的劳动空间获取越充沛的劳动素养感悟。

其一,激励学生身心参与,拓展虚拟世界劳动教育空间。伴随劳动形态的变迁,虚拟劳动、数字劳动等内容将会融入未来西北高职劳动教育中去,互联网是其发生场的关键要道。所以,互联网下的虚拟世界劳动空间对受教育者劳动教育极为重要。高职学生数字虚拟劳动会以数字科技的运用与数字成果创新为焦点,利用手脑配合展示出身体的灵敏与智慧,如在西北高职院校组织开展蛋雕、泥塑、陶艺、篆刻、十字绣等创新劳动,不只是线下一种方式,线上可利用虚拟空间身临其境地感受西北地区特色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可以体验打酥油、做木工、挤牛奶等虚拟真实情境的实践,重视人机协作,与数字化智能共同完成,了解祖辈劳动智慧,激活在学生心底里的幸福感与自我实现感,还能将涉及的传统劳作文化发扬推广,在数字化劳动实践中加强体脑协调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其二,满足身体情感交互,设置依托VR技术全息情境。搭建智慧教室,采取交互式触控投影为主的劳动教学工具,加强西北高职学生与同伴、教师在教育场所的身体参与,令身体由离场回归在场,促进高交互。此外,以智慧感应为高职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劳动情境,如VR技术赋能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尤其西北地区的农业职业院校,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整个种植水稻的过程如种子培育,移秧苗,插秧以及收割水稻,晾晒稻谷等,通过不同的时间变换来让学生了解“粒粒皆辛苦”的艰辛,身临其境般在田间地头感受智慧助农的魅力。

其三,促进身心自由解放,回归生活世界感悟劳动实践。虽然未来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将越发倚赖学校全息式教育情境,但高职劳动教育仍然是生活般体验式教育。[10]故此,要密切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社会发展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环境,让高职学生的具身劳动实践贯通于三大场域之间,形成联动空间。如西北地区以家校联合方式让学生在“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中厚植服务,在气象站模拟观测天气、在田地里体验农事“扦插”,定期邀请家长参与校园从事相关劳动活动;西北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与高职院校可立足于红色革命基因视角,介绍国家与西北地区的劳动模范、英雄事迹等,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英雄纪念碑等文化场所,推动劳动小长假、劳模志愿服务队探索,以团队任务为方向,推出一批“专业+劳动”特色育人实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支教服务、农高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旅游秩序维护等活动志愿服务。学生唯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的具身实践中,才能真切地体验与领悟生活世界的真善美,由此他们的劳动体验使其由体验存在的身体感知通向超越存在的精神自由,进而获取身心自由,迈入幸福的劳动生活。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劳动数字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