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职称评审系统优化设计

2024-05-07何瑜昀刘亚辉刘蕊

设计 2024年5期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用户体验

何瑜昀 刘亚辉 刘蕊

摘要: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为切入点,以提升职称评审系统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观点,对气象部门人才评审系统进行设计和功能的优化。通过梳理目前用户实际使用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中感知系统、反应系统、控制系统和记忆系统等四大核心系统的特点,提出诸多具体的设计方案。旨在提升用户使用的满意度,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用户体验;信息加工理论;评审系统;气象人才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4)05-0127-03

Abstract:This study regards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 of the professional title assessing system as the goal and takes cognitive psychology as the cut point. Based on the four core systems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pain point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during the actual use of meteorological talent assessing system and then optimizes the function design through a series of specific designs. The study aims to improve user satisfaction and using experience of the system.

Keywords:Cognitive psychology;User experien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Assessing system;Meteorological talent

引言

2022年6月,中国气象局在印发的《气象人才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中的“保障措施”部分提到,要强化基础建设,包括推进气象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评审系统在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信息互通,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应当符合人脑基本的认知习惯,遵循认知心理学基本原理,让用户在评审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感受到舒适和高效。

一、认知心理学与职称评审系统用户体验的关系

(一)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认知心理学研究人体接收客观事物的信息后,产生的感知、注意、记忆、反应等信息加工过程,是当今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分支,应用于揭示社会、教育、工业等各方面行为的成因。作为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将大脑的思维过程类比为计算机对数字信息的运算处理进程,包括对外界刺激的接收、编码、分类、储存、提取等[1]。这一系列信息加工处理包含四大核心系统:感知系统、反应系统、控制系统和记忆系统。其中,感知系统通过人脑的神经末梢把感觉信息要素传输至大脑,控制系统调用记忆系统,同时记忆系统向控制系统提供信息,反应系统接收控制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随后发出具体指令并完成信息处理流程。信息加工理论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认知心理学领域著名的学者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应当从心理学角度对设计进行指导[2],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3]。那么,评审系统的心理认知与用户体验存在怎样的联系?

(二)评审系统心理认知与用户体验:用户体验主要受系统界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如图2所示,内部因素是由信息架构、交互行为、图形界面等构成。其中评审系统的信息架构和用户操作过程中的交互行为作用于用户体验的结构层与框架层,界面各元素大小、颜色、形状等图形界面主要特征作用于用户体验的表现层,三者共同影响用户的主观体验[4]。外部因素是用户对操作界面的动作反应和反馈接收。在信息加工处理的四大核心系统作用下,感知系统感受评审系统的用户界面传递的信息,产生感受刺激,通过控制系统加工,将信息编码储存进入记忆系统,进而信息被提取到控制系统,并传递给反应系统,从而对界面进行操作,在交互过程中产生主观体验。

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职称评审系统设计原则

职称评审系统的主要用户有职称申报人、司局级和国家级管理人员、评委会专家等。经过3年开发,申报、审核、评审等基本功能已经完善,但各类用户在操作实践中,反映出使用体验感仍然有不小的改进空间。通过对认知系统的解构、对用户体验的分析、对界面要素的归纳,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四大核心系統,总结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职称评审系统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一)感知系统设计原则:人通过各种感知器官协同进行认知活动,在界面的认知中,信息要素主要由感知系统中的视觉器官产生,大脑收集并处理图像,将视觉接收到的信息归纳为形状、色彩、空间和动态四类,分辨物体的位置和外形轮廓。

1.格式塔理论设计原则:视觉的感知设计通常遵从格式塔理论[5],其中的接近原则、相似原则、主体背景原则对于评审系统界面的设计尤为重要,主要含义如下:

(1)接近性原则:人脑潜意识认为相近的元素存在关联,应当归为一类。因此,在评审系统界面设计时,对于不同信息的分类和构建,应使用适当的分割技巧,通过文字或图标的整体化排版将信息进行分类,使用户在阅读和操作评审材料的过程中体验到界面的整洁,减少排列紧密导致的视觉疲劳感。(2)相似性原则:人脑常将具有明显共性的事物看作一类,并不自觉地将其根据各自的共性分为几组。在评审系统界面中,同类信息使用相似的文本类型、字体和色彩,能有效实现内容的感知分层。通过对界面元素进行组织分类,保持界面简洁,降低用户操作的认知负荷。(3)主体背景原则:人脑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主体包括场景中占据主要注意力的所有元素,其余为背景。评审界面中,不同的区块重叠时,认知习惯通常把能够第一时间吸引注意力的部分作为主体,例如高亮、加粗的部分。所以,在设计中,应当弱化缺乏优先级的信息,降低无关的视觉干扰,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

2.用户操作即时反馈:对于用户输入信息正确与否,评审系统界面可以通过视觉(形变)、听觉(提示音)、触觉(震动)等多种感知形式反馈信息。从性质上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类,正反馈能够对用户正确的操作给予正面且积极的反应,增强用户使用的自信感,减少担忧;负反馈能够提醒用户错误的操作行为,使用户及时地修改或停止当前操作。

(二)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控制系统分类筛选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信息元素,留下有用信息集中处理[6]。“注意”,即对信息的筛选性加工,具有以下特性:

1.选择性:过度分散的注意力大量耗费用户的认知和时间[7],评审系统应当将重要信息精简、及时地呈现,从而获取大脑的集中处理,排除外部干扰。

2.受预期频率影响:人们会对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所预期,如果系统关键信息提示的频率不符合预期,则会降低用户注意程度,导致错失信息。

3.时间限制:人的注意力及其持续时间都是有限度的,评审系统中的信息难以让人从头到尾都保持长期的注意力,应当进行分段的设计。

4.中央/边界视觉存在注意差异:中央视觉区域分辨率远高于边界视觉,而中央视觉更注重观察物体细节,边界视觉更善于捕捉运动。评审系统应当将用户需要阅读的内容放置在中央视觉区,将即时信息以弹窗、闪烁、震动等方式出现在边界视觉区。但动态方式需要注意使用的频次,过度使用会造成大脑习惯化屏蔽或干扰用户正常体验。

(三)记忆系统设计原则:记忆形成于大脑对信息要素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人脑记忆进行处理的3种过程,如图3所示。信息在感觉器官内作为感觉记忆保持极为短暂的停留,未被注意的信息迅速消失,受到注意的信息通过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之后部分信息继续被充分加工,保留为长时记忆。由此,界面应当遵循下列设计原则:

1.界面设计简洁:由于短期记忆是有限的,其不稳定性和容量限制性对界面设计有较大影响。评审系统中反复出现的干扰信息会影响使用效率,降低界面可用性和体验感。因此,信息传达要简洁高效,将界面中的有效信息充分凸显,减少用户认知负载,让用户能够迅速地获取信息,做出决断。

2.界面一致性:用户界面在图形界面和操作方式两个维度保持一致性。图形界面包括同类评审材料的色彩、布局、文案、字体等一致性,操作方式包括对不同区域采取点击、拖动、释放和手势等一致性。界面的一致性,可以减小用户的长期记忆负载,降低界面的不确定性,减少用户使用的焦虑感,提升使用时的操作效率。

(四)反应系统设计原则:反应时间,运动速度,运动准确性3个层面构成反应系统的主要影响要素。其中,反应时间即人受到刺激和作出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时间,运动速度受人的运动特征、物体的位置及其特征等因素影响,运动精准度受使用方法、运动轨迹、运动时间等影响[8]。

1.对反应时间的设计:根据希克定律(Hick s Law),如图4所示,选项数量越多,用户停留的反应时间就越长,越容易造成困惑。所以,在评审系统的显示中,一方面要减少非必要选项,另一方面要规划同类分组和多层分级。

2.对运动速度和准确性的设计:根据菲茨定律(Fitts Law),如图5所示,操作的运动速度与目标的宽度和距离相关,目标宽度越大、起点与目标的距离越近,则移动到目标的时间越短。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将评审系统中重要的操作按钮集中放置,减少彼此之间的操作距离,降低操作疲劳,并设计关键按钮的控件热区足够大,使得操作高效迅速,提升用户体验感。

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职称评审系统设计应用

经过3年的发展,气象人才评审系统各个模块不断完善,随着使用人群与日俱增,我们将优化视角逐渐转移到用户体验提升上,基于业务使用场景的用户建议,将认知心理学作为切入点,梳理不同功能模块的用户痛点,提出职称评审系统优化的具体设计方案。

(一)申报和审核模块,用户反馈的使用痛点主要有:

1.流程节点不明确:申报材料提交之后的环节,审核、評审等节点信息缺乏反馈,导致部分申报人对进度存疑,不断向上级管理人员咨询情况,增加申报人的焦虑感和各级人员的沟通成本。

2.申报材料缺乏统一:不同申报人填写申报信息的格式和表述方式缺乏统一性,系统尚且不能对其进行约束和调整,增加申报人负担,浪费审核人和评审专家的时间。

3.各级审核缺乏标记:系统只标记各级审核的总体通过/驳回/未通过,对于通过条目、驳回原因、需修改和补充的信息,没有在审核中留下记录,增加各级人员的时间成本和认知成本。

基于以上的用户痛点,制订以下提升方案:

1.优化页面布局和显示方式:根据视觉感知设计的接近性原则和相似性原则,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业绩成果、论文著作等版块中,同类版块的不同项目布局位置接近,如图6所示,版块之間采用不同颜色的浅色背景以示区分。不符合填报条件和格式的内容,系统实时进行负反馈的标注,例如显示“×”、红框闪烁等,通过即时反馈,促使用户尽快修改。

2.强化站内信的信息传递作用:由于人的注意会受到预期频率的影响,因此,要强化站内信的信息反馈和沟通作用。当流程进入关键节点,重要信息高频率通过站内信反馈给申报人和各级管理者。不同角色的用户,都要在各阶段有意识地主动查看信息,以便及时了解进程和变化。

3.增强材料的可读性:根据主体背景原则的优先特点,设计自主标注材料的方式。即每项材料上传系统后,申报人能够从中勾画和框选出重点信息,并进行超链接备注,审核人和评审专家可以在申报人不同的备注框间切换跳转,如图7所示。对于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申报人可以添加有限次数的特殊底色标注,实现区分和醒目效果。除此之外,根据界面一致性的原则,增加角色视角转换功能,即申报人在正式提交前,可点击“申报表预览”切换至评委视角,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材料布局进行清晰化、有序化的调整。

4.完善审核留痕功能:由于人脑注意力的时间限度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审核阶段的各项操作需要完善留痕功能,以条目归纳形式显示审核人标记驳回的内容和通过的条件、申报人修改的信息等,以便逐级审核人进行参考。

(二)评审模块涉及用户众多,包括评审专家、管理人员等,主要有以下痛点:

1.评审会安排和通知费力:评审专家通过阅读纸质版的评审手册了解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规则,存在携带不便、篇幅较长、信息冗杂、临时变更无法同步等缺点,给评委的阅读和使用造成了些许困扰。

2.评审会现场人力成本高:每个会场约6名评委,需要配置2名工作人员,处理评委临时提出的材料问题、机器问题、提供文具、发放餐食等基础性工作。每场评审会总耗时较长,而需要工作人员的场景是临时的、随机的、少数的,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全程在场,人力成本较高。

3.审阅和评议内容无法在系统内记录:评委目前通过电脑新建电子文档或纸笔的方式记录审阅材料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信息,来回切换操作繁琐,标注内容对应性差,极大耗费评委的认知资源;另一方面,评委在会议中的记录文档是对申报人评价的重要依据,电子文档或纸笔的记录方式,可分析性差,其内容难以用于人事工作者在科研管理方面的研究性工作,造成资源浪费。

4.评委打分操作重复性高:目前,每名评委必须对上百名参评人员的成绩逐一填写数字,但排名相近的得分往往也相同或相近。因此,逐一输入的操作重复性高,且存在较大的误填风险,增加了评委的核对时间,也加大了不公平的意外概率。

鉴于以上问题,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职称评审系统设计原则,提出以下方案:

1.增强评审各阶段通知:根据注意的选择性原则,评审开始前一天,系统通过站内信方式,将各场会议的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以简讯的形式批量发送给评委。评委点开简讯,系统后台自动标记为“已读”,工作人员仅需对少量逾期未读的评委逐一电话通知。每场评审会开始前,评委的评审界面显示当前场次的评议任务、评审规则和时间安排;评委提交当次会议的评审结果后,界面出现下一场次的相关信息。

2.增加评审界面功能区域:功能区的使用能够减少现场的人力部署,提高响应效率。根据中央视觉与边界视觉的注意差异,可以在评审界面的周边设置固定功能区,在中央设置临时功能区,如图8所示。例如:

(1)界面左上角悬浮显示“呼叫服务”按钮,评委将鼠标移动到按钮热区,即可动态展开菜单,根据希克定律,选项内容不可以过多,主要包括“机器问题”“材料问题”“提供文具”“其他(请填写)”等,点击选项,则后台人员收到不同类别的信息提示,及时安排现场人员作出响应。(2)后台人员可以给评委发送实时弹窗,弹窗以抖动的形式出现在界面正中央,评委必须点击回应。弹窗内容可以自定义编辑,并具有选项统计功能。例如,发送弹窗“19点发放夜宵,是否需要”,在弹窗下端出现“需要”和“不需要”两个按钮供选择,评委点击后,后台实时统计,即哪几人需要夜宵。

3.新增评委标注功能:由于短期记忆的有限性,应当在评审环节增加多种笔记方式。评委在打分界面点击申报人,可以添加仅自己可见的备注信息,也可以对申报人进行高亮标记和筛选,如图8所示。同一名评委的标记将在每一轮评议中保存,以便作为发言和打分的依据。系统后台可以对评委留痕进行统计分析,例如,某名申报人的得分在不同评委或不同评议轮次间波动较大,就可以通过系统,提取出评委批注的意见,分析其中的原因。

4.优化打分/投票方式:对于水平相同的申报人,评委可以通过框选的方式同时选中若干个输入框,如图9所示,只需操作一次,即赋予所选几人相同得分或投票结果。其中,相关区域空间热区的大小、距离等布局应当遵从菲茨定律,以便提高评委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该设计减少了操作的重复性,杜绝误输入的风险。

结语

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为切入点,以优化用户体验为目标,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观点进行构想,对气象人才评审系统界面进行了新设计的尝试性探究。通过分析感知系统、控制系统、记忆系统、反应系统的特性,总結4大构成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原则,进一步落到实践,解决用户使用的痛点、难点问题。本文对设计构想的理论层面提出了诸多设计方案,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结合业务场景,将设计方案实施落地,并在实践中更加客观地分析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认知行为特点,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界面体验设计,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四达. 交互设计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Donald A·Norman. 设计心理学[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Donald A·Norman.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M]. New York:Basic Books,2002.

[4]胡骏.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医疗设备界面体验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Hergenhahn B R,Henley T B.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M],CENGAGE Learning,2014:439.

[6]刘勋,吴艳红,李兴珊,蒋毅,周雯,方方. 认知心理学:理解脑、心智和行为的基石[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6):620-629.

[7]李乐山. 人机界面设计[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

[8]穆星. 基于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研究[D]. 湖南大学,2011.

[9]王毓婧,王鑫*.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适老化移动应用设计探究[J].设计,2022,35(15):73-75.

[10]周思琦,肖东娟.价值医疗视角下早期结直肠癌症筛查服务设计研究[J].设计,2023,36(4):24-26.

猜你喜欢

认知心理学用户体验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