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24-05-07刘普

成才之路 2024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融入学生管理

刘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还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管理质量。文章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融入;策略;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44;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1-0013-04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开始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心理健康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应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高职学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及问题[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其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压力源,教给学生有效的应对方法,如心理调适技巧等,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其三,培养学生正确管理情绪的能力,教授学生情绪调节和表达的技巧,包括应对消极情绪的技巧如自我安慰、积极思考,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其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的关联,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例如要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要建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指導,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培训、心理测试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能够形成更加关注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个性的管理模式。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措施,能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还强调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管理人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管理措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

2.创新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可以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使管理工作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例如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社交技巧的培训;对于焦虑的学生,可以提供精神放松技巧和应对焦虑策略的指导。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更重视培养学生包括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养[3]。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成才。

3.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当前,高职学生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压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而提升心理素质。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自我认知的提升,对于减轻职业规划困惑和就业压力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针对自身情况制订职业规划,更明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能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人心理,掌握更多沟通技巧,从而提升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学生后续学习、工作和社交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学生的学业和职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4.构建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高职院校通常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团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保密的咨询平台,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管理人员(咨询师或辅导员)会倾听学生的困扰和焦虑,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建议,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心理问题。其次,开展心理干预和康复工作,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康复治疗。管理人员通过展开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康复与健康发展。这些措施逐渐构建起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迷茫心理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存在迷茫的心理。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感觉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与高中不同,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难以很快适应。部分学生已习惯了高中阶段教师引领下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和家长全面照顾下的生活方式,难以很快完成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再加上其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因此容易产生迷茫、不知所措的心理和负面情绪,产生挫败感,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障碍

在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积极与同学、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存在性格内向、社交焦虑等问题,容易面临人际交往障碍的困境。人际交往障碍会使他们感到难以融入群体,以致产生孤独感和自我怀疑,最终影响他们的学业、交际及个人发展。人际交往障碍会导致学生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感到孤独与疏离,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自信和能力,难以融入小组或班级活动,以致错失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无法与同学、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则难以有效参与课堂讨论或团队项目,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难免会影响学业进步和职业发展。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产生更多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3.情绪不稳定

部分高职学生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感受到压力,若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就会产生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比如,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对前程过于担忧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而情绪一旦不稳定,且具有较强烈的负面情绪,高职学生就很难专注于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影响学业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阻碍。

4.学业压力大

高职学生面临着不小的学业压力,需要面对各种考试、实习实训等多项任务,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就有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难以找到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势必会影响课程学习和学业成绩。在这种压力下,部分学生会变得焦虑,产生挫败感,甚至失去学习动力,出现逃避学习的行为。同时,学业压力过大,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出现失眠等症状,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另外,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一些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一旦感到自己的表现不如意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而焦虑会使学生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以致产生更大的学习压力和更强烈的挫败感,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5.职业规划困惑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和自我怀疑,同时又不能进行明确的、正确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迷茫,甚至产生无助、失落的心理。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职业规划的困惑,可能导致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作出不明智的决策,使得最终的职业可能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不符,影响学生的职业满意度,这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焦虑心理[5]。

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1.对学生的迷茫心理进行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举措,是对学生的迷茫心理进行辅导。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迷茫心理进行辅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绪、明确目标,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认知,做好人生规划。另外,对学生的迷茫心理进行辅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育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有助于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6]。具体而言,对学生的迷茫心理进行辅导,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使自己坚定地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收获充实和成功的感觉,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丰富社交技巧方面。有些高职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存在社交焦虑,有时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技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体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交关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和情感,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教授学生社交技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如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解他人的需求、倾听他人的意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際关系,减少社交不适应症状的出现[7]。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和未来职场环境。

3.进行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训练

高职学生常常面临来自学业、生活和自身发展的压力,这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情绪状态,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8]。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向学生传授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包括焦虑情绪等,使他们学习如何识别这些情绪,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并掌握情绪调节策略。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情感困扰,减轻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环境。此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开展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建立合理的学业压力缓解机制

建立合理的学业压力缓解机制,是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措施之一。部分高职学生有较大的学业压力,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学业压力缓解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首先,教师可以建立合理的学业管理制度,包括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减轻学业压力。同时,还要确保学业管理制度的执行,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减轻学业压力。其次,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业辅导,帮助学生找到更有效的、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业压力,这些都有助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提供心理疏导是缓解学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针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展开疏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带来的困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绩。

5.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和实习实践训练

帮助学生解决职业规划的困惑,是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不同行业的信息,向学生传授职业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的动态和职业发展机会,以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明智的职业选择,解决学生的职业规划困惑,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培训和实习活动中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要求,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形成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职业规划指导和实习实践训练环节的推进,能够为学生更好地走向职场做好准备。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降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培养更有活力、潜力的高职学生群体,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针对高职学生迷茫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情绪焦虑、学业压力大、职业规划困惑等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应展开多样化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导,培养更坚强、自信和适应性更强的高职学生,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业挑战、社交压力和职业选择,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晓蓉.共青团思政工作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23(28):133-136.

[2]李娟.高校心理育人与思政工作的结合运用———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文教资料,2020(10):117-119.

[3]俞国良,王浩,王勍.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认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8):107-110.

[4]马桑妮,刘飞.满意度和心理健康需求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以汉江师范学院为例[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05): 121-127.

[5]吴巧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途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7):160-162.

[6]朱敏兰.青海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8(01):66-69+92.

[7]郑先如.“双减”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作为[J].教学与管理,2023(04):29-32.

[8]孙晓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2):101-103.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u Pu

(Shaanxi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s,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various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gradually introduc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cultivate their correct value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efficient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pose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 management; integration; strategy; comprehensiveliteracy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融入学生管理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