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专业教育的融合机理及实现路径

2024-05-07刘琰秋

科学咨询 2024年2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专业

刘琰秋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泸州 646000)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学校要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提高教育效果”[1],这预示着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新模式。但目前高校的劳动教育仍然存在教育主体和形式单一,高校重专业轻劳动等问题。笔者深入研究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以提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校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优秀的劳动素养?这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难题,也是高校教师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劳动精神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把劳动精神作为新时代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高校专业教育内容的进一步补充,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教师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挥劳动精神在专业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精神,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劳动教育中融入专业知识,能提高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形成知行合一的优良习惯,既结合实践,干在实处,又有理论基础,走在前列,增强学生在以后就业、工作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形势下劳动能力的塑造,教师需要注重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相互渗透,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将劳动精神以多样化的形态有效地融入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阶段。

(二)专业教育是增强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专业教育的学习中,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行业的劳动要求和工作方式。学生能够学习到系统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片面化,甚至将劳动简单理解为体力劳动,学生不愿意吃苦创造,难以面对现实的挑战。专业教育能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劳动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专业教育中所包含的劳动元素,从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实践基地建设等领域共同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创新。通过各种实践环节,教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在实践中,学生学会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发展了勇于担当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

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渗透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共振效应,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专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将劳动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把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对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专心致志、不懈坚持、不断创新的优良品质有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对学生具有多重积极影响: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还能够塑造学生崇高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能力。这种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具备从事具体职业的能力和素质。

大学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核心价值目标,在“立德树人”的终极价值导向下,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互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有利于培养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人才培育体系里的重要环节,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上有着统一性,两者相辅而行,息息相通。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专业教育起着正面的引领作用,专业教育充实和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培育体系。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它既有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天道酬勤”思想的引领,又延续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强调书本与实践的合二为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关键环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教育目的一致性

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本质都是培养人才,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共同追求的目的。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先进劳动价值观、优秀劳动素质、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新型劳动者[2],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精神,体会劳动趣味,成为具有拼搏精神、不畏困难的时代人。专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也从根本上与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一脉相通。因此,将劳动教育深入融合到专业教学中,教师能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培育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

(二)教育方法通用性

实践是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二者共同采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方式。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充实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手段,在生动的劳动实践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验证,劳动热情得到释放,有利于他们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真正领悟劳动的伟大与可贵,工作后能够克服种种难题,勇于创新。专业教育绝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教师带领学生融入现实的实践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的所学所想转化为生产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真正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可以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营造校内“学”为主和校外“干”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各级实践基地已经成为高校实现“学中干、干中学”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而且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增强创新意识。实践基地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实践机会,促进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同时,建立实践基地也能够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资源。

(三)教育内容交融性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重点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1]。专业劳动能力的铸就与适用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的内容指向。人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评估因素,纵观全球各国,无不是将人才资源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新方法、新思维、新技术的劳动者去推动,将劳动能力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3]。马克思曾提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把劳动融入教育中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革命性、推动性作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实践教学中,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可以共同探究自然规律、科技应用、工艺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职业素养、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实践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生产一件产品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可以教授如何精细操作和工具使用技巧,而专业教育则可以讲解产品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交叉融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技能和知识,而且能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育效果互补性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高了劳动教育的务实性和持续性,达到促进彼此共同发展的效用。专业教育是建立受教育者基本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提高个体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水平,达到个体和社会功能全面提升的目的。劳动教育是基于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培养、发展、提升人的素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推进器,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专业教育是构建受教育者基本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功能在于提高个体的能力素养,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水平,实现个体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培养具有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劳动者。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具有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劳动者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劳动者不仅拥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而且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促成两者协同共生、互助互补,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4]。

(一)加强思想引导

人的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的前进目标。积极的思想理念具有引领性和推动性。提升思想认识、增强劳动精神认同度是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实现。积极的思想理念能够引领和推动人们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抵御不良思潮文化的影响。关键是凝聚精神,提高对劳动精神的认同度。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强化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动精神,构筑立体化的劳动文化环境。高等院校可以在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地方设置劳动精神宣传栏,通过高校校报、微信公众号、广播等平台宣扬劳动精神,让学生时时处处无声地受到熏陶,自觉抵制散漫疏懒的不良习惯,树立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劳动价值观。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技能认证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培养他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劳动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牢靠的基础。总之,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紧密结合、相互支撑,才能够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和劳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创新课程体系

在新时代中,实现“五育”的目标需要建立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两类课程的各个节点和要素组合,以共建新的育人体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顺应时代新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新趋势,课程体系的重构应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丰富专业教育的内容。教育理念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通过深度整合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建立新时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新教育模式。为此,应分三个阶段建设课程体系。第一阶段是意识培养课程,旨在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高校可以开设各类专业课程和劳动课程,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环境来培养学生的精神素质。第二阶段是基础知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管理组织、团队协调和批判思考等能力。除了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外,高校应普及实务操作知识,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思所学。第三阶段是实践创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结合理论和实践,以实践活动为依托,高校可以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紧密合作,共编教材、共搭实践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紧密结合,从而解决“纸上谈兵”的问题。

(三)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需要创新培养方式,拓宽建设渠道,持续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使其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教育实施的先导。对于“专业”教师应该定期“送出去”,让教师深入一线工作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实践不断促进教研,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实现产教研的有机融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应该反哺教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劳动素质的一体化培养。对于“兼职”教师应该积极引进,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精英、劳动模范等技术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劳动者担任兼职教师或讲座专家,营造出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鼓舞学生用专业知识去创造新的劳动价值。同时,高校应积极探索与其他院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合作,协同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搭建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资源整合平台,一体化共建、共享资源,形成协调互补的优势。

(四)拓展协同育人的实践场域

新时代呼唤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时候应当注意社会的实际需求,按照新要求、新技术、新变化,以劳动教育为依托,增加实践比重,创新实践育人新方式、新方法,让劳动教育的引领性在与专业教育的相互交融中落地生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成为具有专业知识优、创新能力高、实践能力强的新型劳动者。“系统化”的实践要求学校结合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特点,积极探索两者协同育人的实践场域:一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实践。遵循学生的教育规律,有序推进知识理论到实践劳动的有机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深入一线体验,强化教育实效性。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各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各有差异,学校培养目标、专业方向等亦不尽相同,各院校可利用政府、社会、企业等优势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1]。三是紧贴时代,创新教育内容。人工智能时代,学校要积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造网络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创新性劳动对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重要意义,深挖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提高育人成效。

(五)营造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推进必须依赖内外部的激励机制。要凸显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育人成果,需要从学生、教师、社会三方面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首先,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师资包括高校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两种,高校教师群体的薪酬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校内部作一定调整。对此,建立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交融的教师激励机制,政府职能部门、高校要创新教师薪酬制度,将参与劳动教育作为专业教师的工作之一,纳入考核,并出台奖励标准,鼓励高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校外兼职教师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高校和各类团体组织应承担主体责任,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高校育人工作,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造条件。其次,要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学生是受教育主体,建立学生激励机制有助于推动其积极参与各类劳动活动、将专业知识落实到实践中。高校应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劳动实践的环节,提高实践环节学分占比,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在专业课堂以外,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技能比赛等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其了解、参与各类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最后,要建立社会激励机制。社会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知识的转化。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产教研合作,各类团体组织应积极探索与高校的合作,共建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资源“武装”自己,实现双赢结果。[5-8]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