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4-05-06吴楠
吴楠
近几年,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 社会快速发展, 要能够跟上社会发展, 需接受的新事物较多, 人们生理与心理压力均较大, 导致临床中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其中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具体发病机制并未明确, 但相关学者认为其与多巴胺功能亢进和5-羟色胺(5-HT)下降有较大的关系,若患者在发病后未及时进行治疗, 病症对患者健康的危害会加重, 也会增加治疗难度, 病情更容易反复, 严重时会出现社会功能损坏, 甚至是人格变异, 对患者的长期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1-4]。药物治疗是国内外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 本文主要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观察对象是在本院就诊的84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选取时间2021 年6 月~2022 年12 月。将84 例患者根据住院日期单双号分组, 分别纳入到研究组和对比组, 各42 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22 例、女20 例;年龄21~36 岁, 平均年龄(28.74±3.17)岁;病程1~5 年, 平均病程(1.82±1.26)年。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1~37 岁, 平均年龄(28.93±3.24)岁;病程1~6 年, 平均病程(1.86±1.3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无明显差异(P>0.05), 可比。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病情与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符合;②患者的交流能力正常, 理解能力正常;③患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无严重躯体功能疾病;④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精神疾病;②有研究相关用药禁忌;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依从性和配合度偏差。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采用喹硫平(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117, 规格:0.1 g/粒)治疗,将100 mg/d 的剂量作为初始用药剂量, 分2 次服用;在药物应用7 d 后将药物应用剂量增加到600 mg/d, 分2 次服用。
1.2.2 研究组 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喹硫平具体应用方式与对比组一致;口服丙戊酸钠(洛阳伊龙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2917), 开始用药剂量为5~10 mg/kg, 持续用药1 周后逐渐增加用药量,观察用药量可控制病症发作为适宜, 每天用药量超过250 mg 时应分次服用, 每天最大用药剂量≤30 mg/kg。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在干预前后通过HAMD评分对患者的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价, 量表包括17 项条目, 每项0~4 分, 获得越高分值说明患者的抑郁情绪越严重;②通过BRMS 评分对患者的躁狂程度进行评价, 量表包括11 项条目, 每项0~4 分, 获得越高分值说明患者躁狂程度更重[5]。③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采用WHOQOL-100 量表进行评分, 分值0~100 分, 生活质量越好评分越高;④采用MMSE 评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 临界分值为27 分, 若患者获得分值<27 分认定为有认知障碍[6]。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BRMS 评分<5 分;有效:BRMS 评分为5~20 分;无效:BRMS 评分≥21 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⑥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得数据、资料输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HAMD 和BRMS 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干预前进行HAMD 和BRMS 评分比较, 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干预后HAMD 和BRMS 评分均下降, 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和BRM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 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HAMD 和BRMS 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HAMD 和BRMS 评分比较( ±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P<0.05;与对比组干预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HAMD 评分 BRMS 评分研究组 42 干预前 24.32±4.22 24.33±4.82干预后 7.17±1.53ab 8.32±2.19ab对比组 42 干预前 24.58±4.20 24.15±4.42干预后 12.32±2.08a 13.08±3.18a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WHOQOL-100 和MMSE 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干预前进行WHOQOL-100和MMSE 评分比较, 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干预后WHOQOL-100 和MMSE 均提高, 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100 和MMSE 评分均高于对比组, 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WHOQOL-100 和MMSE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WHOQOL-100 和MMSE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P<0.05;与对比组干预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WHOQOL-100 评分 MMSE 评分研究组 42 干预前 46.87±7.72 18.04±3.82干预后 70.49±11.38ab 30.96±4.54ab对比组 42 干预前 47.93±7.82 18.12±3.42干预后 57.83±9.13a 24.08±3.88a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 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 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n(%)]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在精神科临床较为常见, 认为是生活中广大群众发生率较高的心境障碍疾病, 属于抑郁和躁狂交替、反复出现的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 常见的因素如环境、应激、遗传等。近年来因为生活压力的明显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有很大程度增长, 同时也从相对小众的疾病被大众所熟知[7-9]。情绪困扰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特征, 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抑郁、躁狂等。据悉双相情感障碍世界范围内有2.4%的发病率, 在我国有0.07%~0.17%的发生率。双相情感障碍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的特点。有研究指出即便患者处于疾病缓解期, 也容易因为持续存在的症状或者药物的副作用降低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10,11]。双向情感障碍早期发生有一定几率增加药物滥用风险, 也更容易引发患者的暴力行为和自杀情绪, 还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和注意力不集中, 同时因为该病存在较轻的特异性, 广大群众对该病常常存在刻板印象, 容易让患者感受到被歧视, 再加上患者本身对疾病认知不足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自卑感、病耻感, 甚至感到绝望悲观, 在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12]。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常需要药物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类。①心境稳定类药物, 如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 这类药物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广泛,通过药物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对抑郁、躁狂症状的发作有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其中锂盐是抗自杀药物, 有经济适用、药效稳定的优点, 属于该病治疗的一线用药, 但是该药物容易引起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卡马西平也能用于此类患者, 能够促进急性躁狂状况减轻[13,14]。②抗抑郁药物,此类患者存在的抑郁状态危害程度要高于躁狂症状,但因为应用抗抑郁药物容易引发和药物有关的激越性慢性心境恶劣和躁狂等副作用, 因此疾病治疗的早期不宜应用抗抑郁药物, 在进行第一阶段治疗没有达到良好效果, 再增加抗抑郁药物, 选择这类药物的基础原则是尽可能降低转躁风险, 在这方面舍曲林等新抗抑郁药物优势明显。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若是通过上述用药方案效果不够理想, 可视情况选择抗精神病药物, 如奥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如发现患者发生语言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需要及早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喹硫平片是一种5-HT 受体, 作用于多巴胺(DA),还可阻断肾上腺素, 激发α1与α2受体, 能够良好抑制躁郁症状, 对患者的病情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但治疗效果还比较有限, 且对患者的心境稳定效果较差, 相对来说病情稳定效果有限, 因此临床中常采用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 其中丙戊酸钠是近些年临床中联合用药时用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药物。丙戊酸钠又称为二丙二乙酸钠, 其能够抑制γ-氨基丁酸(GABA)氨基酶转移活性, 对脑内GABA 水平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两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良好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影响较小, 用药安全性相对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 和BRMS 评分均低于对比组, WHOQOL-100 和MMSE 评分均高于对比组, 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 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的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