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05-06黄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7期
关键词:肌骨肩痛上肢

黄宇

脑卒中是指由于血液因脑血管破损或血流阻塞无法流入大脑, 从而发生脑组织受损的现象。偏瘫肩痛是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肩痛及肩关节持续性疼痛等[1,2]。脑卒中偏瘫肩痛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康复治疗周期,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影响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3]。目前,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对症治疗和物理康复治疗。相比对症治疗, 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康复治疗能通过高频超声更准确、有效地检测患者的病情状况, 且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4,5]。本研究收集在本院诊治的100 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2022 年3 月~2023 年3 月, 通过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及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2022 年3 月~2023 年3 月 被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100 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9 例, 女性患者21 例;年龄41~69 岁, 平均年龄(55.19±4.74)岁;病程1~15 个月, 平均病程(7.15±2.62)个月;卒中类型:脑梗死32 例, 脑出血18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8 例, 女性患者22 例;年龄42~69 岁,平均年龄(55.23±4.60)岁;病程1~14 个月, 平均病程(7.12±2.30)个月;卒中类型:脑梗死30 例, 脑出血2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数据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且依从性良好;②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关于脑卒中偏瘫肩痛的诊断标准;③患者能正常沟通、交流;④无合并其他严重心脏、肾脏等免疫系统疾病;⑤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 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其他肩部相关康复治疗;②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的患者;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④患有可引发肩关节变化的其他相关疾病;⑤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 完成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按摩上肢、坐起和站立平衡性训练、起立行走训练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康复治疗,采用肌骨超声治疗仪(Philips iU22)高频线阵探头, 频率位于12~15 MHz, 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型调整扫描频率, 观察患者肩关节软组织和患侧肩关节病变情况, 由本院超声医学科肌骨超声技术方面有经验的超声医师进行检查。根据肌骨超声检查结果, 进行精准康复治疗:①上肢被动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先采用卧位, 双手十指交叉握住并将患侧的拇指放于上方, 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行肩部前屈上举和伸肘运动;②肩关节主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前伸、外展和耸肩运动, 可协助患者完成各种运动;③肩胛骨旋转训练:患者站立时, 指导患者将患侧上肢平放于桌上, 然后用健侧肢体手持物品从患侧上肢下方穿过后放下。训练45 min/次, 1 次/d, 连续治疗7 d 为1 个疗程, 共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结果(肩轴病变、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病变、肱二头肌肌腱病变、肩锁关节病变情况)、临床疗效、VAS评分、FMA 评分、MBI 评分。①肩部软组织损伤类型及病变范围:横切面为月牙形无回声区域, 纵切面为无回声则诊断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积液;肌腱增厚, 内部回声变低, 血流信号变强为肌腱炎;下滑囊积液增厚程度>2 cm 则为肩峰-三角肌下滑囊下壁滑膜积液;急性肩锁关节囊下壁滑膜增厚程度>3 cm, 关节间隙变窄则为急性肩锁关节炎;关节囊下壁变厚、毛糙, 内部的回声信号变强则为粘连性关节囊炎。②采用VAS 对患者进行痛疼评分, 评分范围0~10 分, 量表信度系数为0.97, 效度系数为0.92, 分数越高表示痛疼感越强, 反之越弱。③采用FMA 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评价内容包括上肢反射活动、腕稳定性、手的协调性与速度、分离运动、屈肌和伸肌共同运动、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和正常反射活动等9 项, 共33 个小项, 评分范围0~66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越好, 反之越差。④采用MBI 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该指数包含大便、小便、吃饭、修饰、用厕、穿衣、转移、活动、上下楼、洗澡等10 项指标, 总分100 分, <20 分为生活完全依赖, 21~60 分为生活严重依赖或明显依赖, 61~90 分为中度依赖, 91~99 分为轻度依赖, 100 分为不依赖或独立。⑤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上肢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痛疼感消失为显效;治疗后上肢活动范围明显增加, 痛疼感降低为有效;治疗后, 痛疼感和上肢活动均未改变或更严重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肩轴病变、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病变和肱二头肌肌腱病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锁关节病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FMA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FMA 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评分更低, FMA 评分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FMA 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FMA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t P FMA 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7.37±2.01 1.48±0.19ab 20.629 0.000 30.31±10.68 46.94±12.42ab 7.179 0.000对照组 50 7.29±1.98 3.59±1.27a 11.122 0.000 31.36±10.72 38.59±11.38a 3.270 0.001 t 0.200 11.619 0.491 3.505 P 0.842 0.000 0.625 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BI 评分均有所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BI 评分升高幅度更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 评分比较( ±s, 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0 42.37±10.15 76.48±15.19ab 13.202 0.000对照组 50 42.29±10.12 64.59±12.27a 9.914 0.000 t 0.039 4.306 P 0.969 0.000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肩痛是由肌腱炎、肩关节囊炎性粘连、急性肩锁关节炎、肌张力异常及肩关节半脱位等原因所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性疾病[6]。研究发现, 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及神经阻滞疗法等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因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病情严重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7-9]。近年来, 国内利用肌骨超声对肩部痛疼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越来越多, 通过肌骨超声可准确地检测出患者的病变位置, 从而为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精准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因其无创性、无放射性、操作便捷性等特点, 被广泛用于康复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等领域[10-12]。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100 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宗晓健等[13]通过观察肌骨超声在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发现, 肌骨超声技术能够有效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诊断, 从而帮助患者制定精准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 减轻患者的痛疼感, 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李衡强等[14]研究发现, 肌骨超声可观察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周组织结构, 精准定位肩周组织损伤部位及损伤情况, 利于精准开展康复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2 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 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病变检出率及VAS 评分明显更低, FMA 评分和MBI 评分显著更高, 临床疗效更优。与上述文献研究报道的结果相符, 通过肌骨超声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进行精准评估, 根据诊断结果开展康复治疗, 能够提高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从而降低患者的肩部痛疼程度, 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 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实施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康复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疼程度, 增强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肌骨肩痛上肢
肌骨超声在诊断肌肉与骨骼疾病中的作用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