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4-05-05王保龙张佩寅全倚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4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动脉血

王保龙, 张佩寅, 全倚

(淅川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河南 南阳 4744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慢性气道疾病, 可引起咳嗽、 咳痰、 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急性加重, 不仅会加剧上述症状, 还易伴有呼吸衰竭, 引起体内多器官缺氧性损伤, 增加死亡风险[1-2]。 目前, 对于伴有呼吸衰竭的COPD 患者, 多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气支持。 无创正压通气 (NPPV) 为常用通气技术, 可予以患者呼吸支持, 减低呼吸阻力, 降低呼吸做功, 并能促进肺通气换气功能恢复, 改善动脉血气指标[3]。但单纯通气治疗无法将患者支气管内黏稠的痰液清除, 仍会影响气道通气功能。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为侵入性技术, 可直接将支气管镜深入气道内, 直视下清除支气管、 细支气管内的痰栓及脓性分泌物, 有助于更好地疏通支气管、 细支气管, 避免气道阻塞。 鉴于此, 本研究分析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NPPV 治疗老年COPD 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我院收治的136 例老年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8 例。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男39 例, 女29 例; COPD 病程3 ~15 年, 平均病程 (9.92 ± 2.58) 年; 年龄61 ~82 岁, 平均年龄 (70.36 ± 4.11) 岁。 对照组男41 例,女27 例; COPD 病程2 ~16 年, 平均病程 (10.05 ± 2.66) 年;年龄62 ~85 岁, 平均年龄 (71.29 ± 4.57) 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COPD 诊断标准[4]; 经动脉血气分析确认合并呼吸衰竭; 为Ⅱ型呼吸衰竭;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合并凝血功能、 循环功能障碍; 插管通气;重度心律失常。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 祛痰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加用NPPV 疗法: 设置呼吸频率10 ~14 次/分, S/T 通气模式, 吸气压力10 ~15 cmH2O、 呼气压力3 ~6 cmH2O、 呼吸比1 ∶1.5、 氧气浓度40%, 早期通气时间≥24 h/次, 逐渐减至2 ~4 h/次, 1 ~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患者半卧位, 局部麻醉后将电子支气管镜经鼻插入气管、 支气管等处, 先吸出脓性痰, 然后以37 ℃生理盐水进行反复灌洗, 直至灌洗液澄清, 总灌洗时间15 ~20 min,2 ~3 d 灌洗1 次。 两组均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评价效果。 ①肺功能: 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 (FVC)、 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FEV1/FVC。 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血氧饱和度 (SaO2)。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治疗前,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

?

2.2 血气指标治疗前, 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Pa-CO2水平更低, PaO2、 SaO2水平均更高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 ()

?

3 讨论

COPD 伴呼吸衰竭多因呼吸道感染所致, 发作时呼吸道内聚集痰液、 分泌物, 影响通气功能, 增加气道阻力, 机体氧供失衡, 使患者处于持续吸气状态, 加重呼吸肌疲劳, 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持续加重, 可诱发机体代谢紊乱、 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等, 危害患者健康[5-6]。 研究[7]显示, 临床对于COPD伴呼吸衰竭多在平喘、 扩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辅助通气, 以降低呼吸做功, 缓解呼吸肌疲劳, 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NPPV 是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 具有人机协调、 操作方便等特点, 能利用压力通气支持, 改善肺通气, 促进肺泡和上气道持续扩张, 预防CO2潴留。 NPPV 利用呼吸机呼气时和吸气时的压力变化, 实现呼吸支持作用, 呼气时设置较小的压力对抗内源性PEEP 可促使体内大量CO2排出, 从而改善肺部通气,促进体内外气体交换, 恢复患者呼吸功能, 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纠正低氧血症; 而吸气时可设置较高的压力克服高气道阻力,扩张支气管, 从而缓解呼吸肌疲劳。 然而NPPV 的具体疗效受呼吸道是否畅通的影响, COPD 伴有呼吸衰竭发作时气道与肺部出现大量分泌物, 重症老年患者咳痰无力, 咳嗽反射差, 难以自主排出痰液, 加之持续NPPV 治疗使呼吸道比较干燥, 可导致痰痂形成, 进一步增加排痰难度, 影响通气治疗效果, 因此还需重视排痰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的FVC、 FEV1、 FEV1/FVC、 PaO2、 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 表明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NPPV疗法用于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中, 能加快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 电子支气管镜可直观显示病灶情况, 直接抽取分泌物, 灌洗以畅通阻塞的气道, 改善肺通气, 纠正呼吸异常,促进动脉血气指标恢复[8]。 在电子支气管镜下进行灌洗, 通过清除肺部炎性物质, 可降低局部炎症水平, 避免肺功能持续受损; 且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能准确采集标本, 便于病原菌培养的开展, 提高阳性标本检出率,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NPPV 疗法可协同增效, 提高治疗效果, 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 利于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NPPV 能提高老年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 纠正呼吸异常, 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动脉血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勘误声明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