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统计经验,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2024-05-04郭欣钾杨军
郭欣钾 杨军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观察这4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生1:五年级古筝兴趣小组的男生有7人,女生有21人,一共有28人。
生2:五年级葫芦丝兴趣小组的男生比女生多。
师:那能不能从这里直接看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这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参加器乐兴趣小组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生:把每张统计表中的合计数加起来,我能很快算出一共有107人。
师:你的口算能力真棒!既然要算,说明能直接看出答案吗?
全体学生:不能。
师:那么现在只看其中一张表有用吗?
全体学生:没用。
师:那怎么办?
生:把4张表合起来,变成一张表。
师:是呀,那就把这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板书“合并”)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例题将激活他们对统计表的认知经验,教师接着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办”并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理解复式统计表的重要性。这两个问题设计的目的一是体现复式统计表信息更丰富的特点,二是体现复式统计表便于比较的特点。】
片段二:
师:怎样将4张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呢?
小组合作,尝试解决。
生1:因为每一张表上都有“合计”“男”“女”,可以这样合并。
师:按照你们的想法,老师把这张表画下来了。
师:小组的名称被挡住了,有办法解决吗?
生:把“人数”改成某某小组。
师:可是这样,“人数”就被盖住了,怎么办?
生:在数据后面加上单位“人”。
师:要把被盖住的“人数”两个字写出来,你觉得可以写在哪里?
生:可以写在“性别”那里。
师:他这样写,大家看得懂吗?男女是性别,这些数据是人数。那“古筝小组”“葫芦丝小组”……這些叫什么?
生:小组名称。
师:嗯,也可以说“组别”,那“组别”写在哪里呢?
生1:把“性别”那一格分成三份。
师:请你来分。
师:这张表已经越来越完善了,现在能直接看出总人数吗?
生:不可以。
师:那怎么办?
生:再添上“总计”。
师:添在哪里呢?
生:最下面。
师:好的。(板书“总计”)然后再把相应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是吗?
师: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得到了这张表。
和大屏幕上的表格比一比,哪里不同?
生1:“总计”的位置不同。
师:如果接下来还要增加其他器乐兴趣小组,肯定要接着小提琴小组往下写,这样就得把“总计”擦掉重新写。但如果把“总计”写在上面呢?就不需要擦掉了。所以啊,我们就把“总计”写在上面。
师:还有不同吗?
生2:大屏里写的“数量/人”,黑板上是“人数”。
师:数量不仅可以表示人数,还可以表示本数、件数等等,更广泛。
师:最终,我们得到了这张更完善的表。我们把数据填完整。
……
师:再来看看,这张统计表还缺什么?
生:标题、时间。
师:有标题,有时间,有表格,这就是一张完整的统计表了,这张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思考、质疑、讨论,将4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尤其是在制作表头的过程中面临挑战。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呈现方法,培养了整理数据的能力并积攒了数学活动经验。相比直接展示复式统计表,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片段三:
师:如果让你从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这4种乐器中选一种,你想学习什么?
生1:我想学古筝。
生2:我想学笛子。
师:想不想知道我们班整体的情况?怎么做?
生:把全班都问一遍。
师:我还想知道咱们班男女生对这些乐器喜爱的差异,收集数据时还有什么要求?
生:分别问男生、女生,比如问男生想学古筝的起立。
师:好,就按你的方法。请你来问。
师:那开始统计吧!别忘了把你们自己算上哦!
……
师:好,统计表完成了,那从这张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们班想学古筝的女生比男生多。
生2:我们班想学习小提琴的人数最多。
生3:男生想学笛子的人数最多。
……
师:瞧,统计表能告诉我们的信息真多!
【设计意图:针对“要想知道我们班整体的情况,怎么做”这个问题,在班级范围内展开实际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用复式统计表呈现数据,再通过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获得相应的结论,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势。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价值,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在教《复式统计表》时,要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通过体验和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收集、整理、呈现、分析数据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作者单位:郭欣钾,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杨军,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