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4-04-30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 王 燕
作业是指为完成学习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课堂教学任务巩固与延伸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检测与反馈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有效依据,在促进学生素养落地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单元作业是指为完成单元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系统化思维和实践活动。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作业设计应立足学生认知,基于单元整体,兼顾差异,把握作业的内容、难度与质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立足新课标,通过作业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是英语教师亟待探索的重要话题。
一、立足单元,整体架构
单元作业设计作为整个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复习巩固课堂教学任务的责任,又起着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作用。因此,在每个单元、每个课时、每个教学活动中,课内外作业的跟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单元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在哪里?这就要追溯到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教材解读。找到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做),通过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准确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单元目标,撰写单元作业目标,再根据课时目标编写作业内容,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确定各项作业的属性(听、说、读、看、写等),通过学生作业结果反馈优化、调整作业内容。
二、关注认知,指向进阶
作业是已学未会内容的深化,其基础是学生的课堂已学,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初步建构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课堂学习当然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但“学”并不意味着“会”。基于单元整体的课时作业设计必然跟课堂教学高度关联,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复习巩固、拓展延伸,从而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生活。基于单元整体的分课时作业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紧扣单元主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落实学科素养,依次进阶,逐渐深化,从而促使学生的能力螺旋上升、拾级而上。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What do they do?为例,教师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时,会发现第一、第二课时是“学习理解”阶段,第三课时是“应用实践”阶段,第四课时是“迁移创新”阶段,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经过充分的语言知识积累,伴随思维能力的提升,才能从容地“迁移创新”,实现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
(一)关联课堂,关注单课时作业的逻辑联系
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是学生能通过语境学习职业类的单词,以及用What does...do?询问他人职业,并初步感知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同时对职业有个人的感知评价。因此,本课时的作业设计的第一项,指向文本的朗读,通过听、读、背,模仿语言语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复习,为第二项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项作业,则聚焦文本,通过填写思维导图,回顾并再次梳理课堂已学,依据思维导图,以Mike 或者Su Hai 的口吻口头复述课文内容,或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说一说自己家人的职业,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运用。第三项作业,是阅读绘本Zob at work,该绘本是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系列中与本单元主题关联的一册图书,主题为jobs。新课标提倡并鼓励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对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阅读品格,进而提升阅读能力。本课时课后作业的设计在课时内遵循了思维进阶的逻辑关系。
(二)关联课时,关注单元内整体作业的逻辑进阶
素养立意下的单元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关联,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应加强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关系。因此,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除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外,还应关注学生认知的一种螺旋上升,从知识走向能力,再由能力转化为素养的进阶性。新课标强调,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师在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时,应遵循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语言学习规律。那么,作业设计也应遵循该逻辑。每个课时的作业设计在观照各课时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到位而不越位,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以Unit 5What do they do?单元整体作业中一项关于写的作业为例,各课时都关注了联系生活的写,但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课时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框架,对家人的职业进行初步表达,虽然联系了一定的生活实际,但教师的“扶”更多一些,更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第二课时关联本单元目标句型的复习巩固,在第一课时的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初步进行多元表达,即关注表达的多样性。第三课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情境,学生需要调动已知,通过分析、推理、评价等一系列高阶思维活动完成对话。前三课时的学习积累为第四课时的综合运用奠定了良好的语言、能力基础,在单元的综合写作活动中,集语言的准确、流畅、多元表达于一体,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单元主题的思想意蕴,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价值观,体现了单元内各课时作业之间的逻辑进阶。(如图1)
图1
三、兼顾形式,尊重差异
根据评价指标的差异性,作业的分类也非常丰富。形式丰富的作业类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情感。从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来看,作业可以分为课前预习作业、课堂学习作业、课后复习作业。从作业的功能来看,作业可以分为复习巩固类作业、运用实践类作业以及迁移创新类作业。从作业的内容来看,作业可以分为口语作业、语音作业、词汇作业、语法作业、听力作业、阅读作业、写作作业等。那么,本文中所采取的作业形式是基于作业功能,即在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而又互补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作业内容,如朗读、语音、词汇、写作、阅读等作业,从而达成作业目标,最终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
而基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同的作业对于不同的学生,其难度系数是不同的。作业分层的意义是让学生在自己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做最好的自己。以第四课时的写作任务为例,教师任务设计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学生不完成写作这项任务,而是让这部分学生可以仿照教材语篇,按照教材语篇的框架进行基础的仿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具备10句、15句这样的语言素养,而对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来说,或许能写出5 句对他自身而言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因此,分层的关键依据是“人”,关注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个性化,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重视评价,高效实施
作业归根结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作业对学生而言,不仅是知识的复习巩固,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态度的有效载体。作业也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估手段。作业还承载着在语言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艰巨任务。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有效的作业评价是让作业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本单元的教学评价,采用了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学生在自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我内容准确吗?我拼写正确吗?而家长评价一方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对孩子作业过程中的付出、成长和进步等给予肯定与鼓励。从教师层面来讲,学生作业的反馈是促进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完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依据。基于反馈,教师再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哪些问题进行面向全体的集体评价,或是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发挥作业评价反馈的最大功能。
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不是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的简单叠加。一线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基于新课标、立足单元是原点,关注作业的进阶性、分层性,并在评价的指导下调整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形成教、学、评的闭环,最终实现单元主题引领下育人蓝图逐步转化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