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2024-04-30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刘珍妮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7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陶行知算式

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 刘珍妮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成为配合政策落地的一条重要路径,小学数学课堂更应加快改革的步伐。一线教师要进行一场教育方法的课堂革命。

一、“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背景

(一)基于行知文化传承的需要

南京市晓庄小学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1930年4 月,学校被查封,教师不能回去上课,陶行知鼓励学生组织起来推荐同学做校长,当教员,自己教,自己学,自己办,并取名为“晓庄儿童自动学校”。陶行知曾提出“自动力”这个概念,主要包括自觉行动、自主探索、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自动学校”的思想下,学校提出建构自动课堂。自动课堂的建构丰富了对陶行知自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建构的实践研究”是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基于“小先生制”展开的实践研究,是对行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实践和发扬行知思想提供了新的探索样本。

(二)基于“双减”政策落实的需要

新课标提出,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重点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自动课堂尊重学生的“已知”“已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数学学习,进而找准学生的认知重难点,分析出学生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

(三)基于课堂改革探索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写道,现在全世界学校的课堂中都在进行着“宁静的革命”。全世界的课堂都在由“教授的场所”转化为“学习的场所”;从以“目标—达成—评价”为单位的程序型课程转变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项目型课程;从班级授课的模式转向合作学习的模式;学校不仅是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所在,还是教师作为教学实践专家的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所在。自动课堂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担任既学又教的角色。在课堂上,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觉投入学习行动,并在相互指导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即知即传”的“知识为公”“团队合作”思想,顺应了当前课堂改革探索的需要。

二、“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的内涵

“小先生制”最早是陶行知先生为了帮助旧社会时期的群众获得教育而提出的一种孩子教孩子或者是孩子教大人的教育方式。在现代,“小先生制”的教育方式仍有重要价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学习甚至“自组织学习”,数学教学才能焕发应有的生命活力。在“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为目标而打造“自动课堂”,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真正置身于课堂的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学互教、共享共进、自动成长。

三、“小先生制”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自动课堂的特点

(一)师生职能转变,体现学生自主

“小先生制”的教育思想对课堂中的师生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师生职能发生了转变。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成为“导师”,教室成为“学室”,课堂成为“学堂”。学生作为参与者、组织者、管理者,全面地参与课堂学习。这时,人人都是“小先生”,是课堂学习中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是探究过程中合作的分享者,也是参与课堂评价的评议者。学生的行动空间在于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合作、管理、评议。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负责思考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设计贴合学科内在逻辑、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支架;创建合适的、便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搭建合适的路径,让不成熟的“小先生”发展为合格的“小先生”。

(二)组织权利转移,规范学生自律

传统课堂的组织权利往往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学是从“教”的角度展开的,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先生制”下的自动课堂,组织权利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一切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动地组织课堂教学环节顺利开展。为此,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好一些教学环节的组织方式,如明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分工及流程,规范学生汇报交流时的语言模式,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师不参与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做到有效学习。

(三)指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自省

在“小先生制”下的自动课堂中,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自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学生需要不断反省、概括和抽象自己的活动过程。自省是儿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在自省过程中,学生能将思维由表层推向内核,即从识记能力、简单的操作能力转变为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回顾反思,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合作、交流、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小先生制”下小学数学自动课堂的实践路径

自动课堂的目标是尝试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让学生自学互教、共享共进、自动成长。基于此目标,自动课堂的基本实践路径确定为预学→互教→共学→运用→回顾。

(一)预学:学案自学,锚定学情

贲友林老师说过,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我们要关注他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打破零起点思维。在教学之前,教师应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

以“十几减6、5、4、3、2”一课为例,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7、8、9 的退位减法”,积累了一定的探究减法计算方法的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有能力自主探索“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课堂上,教师应以助学单(如图1)为载体,用问题的形式驱动学生独立学习,让他们变成自学“小先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根据学生在助学单上呈现的学习结果,教师也可以快速锚定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情况。

图1

(二)互教:互教互学,即知即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在学生自学完成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汇报,而要让他们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交流自己的算法。小组互学这一环节,重在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培养互学技能,包括听、说、问的能力等。在学习中,“小先生”会发现其他人的思路可能会和自己的不同。通过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合理的解释。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时进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共有9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0~5分,总分45分,计算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即为ODI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腰背疼痛评分,总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7个小项,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教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明确的要求,才能让职责明确。

(1)组内举荐组长,组长负责汇报,如果想法多,两人汇报。

(2)在小组合作进行之中,小组内成员要轮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如果有人有问题,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就在课上一起解决。

学生在交流之中互相启发,头脑中的经验被充分唤醒,为之后的全班交流做铺垫。

(三)共学:全班交流,共同探讨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了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如图2)。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内容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的方式,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90%,而这个方法便是让学生教别人。

图2

在课上,教师应将有着不同算法的小组学生请到讲台中央,让学生作为“展示‘小先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教授知识给他人。在课上,教师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这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小先生”汇报完之后,可以由“小先生”与大家交流“这是我的想法,欢迎大家来交流”。其他要发言的学生可以用“我补充……”“为什么……”或者“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这样的语言与他进行对话。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由台前走到了幕后,“展示‘小先生’”“质疑‘小先生’”“补充‘小先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在交流中,他们的思考不断走向深入。

通过长期的训练,低年级学生能从最初站起来发言的三言两语过渡为不仅知道该讲什么,还会进一步关注是否流畅地把意思表达清楚,同时还要像教师一样提问、板书,甚至讲的同时还要管理课堂纪律。

以“十几减6、5、4、3、2”的课堂教学为例:

师:请“小先生”来教一下大家这两道题可以怎样想得数。

生1:我是这样想的,第一小题11-6=5,因为5+6=11,推算出11-6=5;第二小题11-5=6,因为5+6=11,推算出11-5=6。

生2:第二小题,我和他想的不一样,我是根据上一题算式11-6=5 推算出11-5=6 的。

生3:第一小题,我和他的方法不一样,我是通过画图来想的,画11 个圆,先去掉右边的1 个圆,再去掉左边的5 个圆,发现还剩5 个圆。也就是先用11-1=10,再用10-5=5。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由第一道加法算式,我们可以推出下面两道相关的减法算式;由一道减法算式,我们可以推出另一道相关的减法算式。

在交流中,学生优化了自己的算法,发现由一道相关的加法或减法算式推出减法算式的得数更加简便。这种全班共同交流的“生生对话”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更有效的互动。

(四)运用:迁移实践,形成学力

学生的学习要走向深度。教师要让“小先生”知道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记住一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为了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巩固的过程。因此,在新知学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小先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已经了解“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练习(如图3):

图3

你能够提出两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再次巩固了“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感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评价得失

提升学生元认知能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自主回顾反思。在回顾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小先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内化数学知识;再让学生自评,总结得失。

例如,在“十几减6、5、4、3、2”的回顾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刚刚解决这两个问题用到的方法,思考加减法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可以怎样快速计算减法。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总结:加法算式是求总数,减法算式是求总数中的一个部分,由第一道加法算式,我们可以推出下面两道相关的减法算式;由一道减法算式,我们可以推出另一道相关的减法算式。接着,教师继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回顾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促使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培养想要进一步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适时的放手是为了更好地成长,这种成长是自内而外的,于学生而言将会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小先生制”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自动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这场课堂革命之中,用行动唤醒学生内心的成长。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陶行知算式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