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4-04-29朱心永
朱心永
摘要: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师生角色转换,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强化课堂师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重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基于此,文章围绕初中体育教学中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以期为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式 初中体育教学 反馈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学生也从传统的“听”转变为“学”。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1]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关于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充分发挥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因此,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大对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应用方法及策略的研究,从而推动体育教学改革。[2]
一、应用问题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在学前引导学生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100米跑”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巧,积极参与到100米跑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100米跑水平。传统的100米跑形式单一、枯燥,且学生参与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学前运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法,为学生设置如下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对百米飞人苏炳添以及博尔特有了解吗?你们知道关于他们的哪些事?”部分热衷于体育赛事的学生能够说出二人在体育界的成就,比如苏炳添是我国百米跑的顶尖高手,博尔特则是百米跑的世界级高手。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体育界的名人有了更多了解,同时借助名人效应,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使学生对百米跑产生了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关于百米跑的相关技能,为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问题导学促进自主思考
提升学生体育学习以及训练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都有重要帮助。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比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实现深度思考,加深对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立定跳远”和“深蹲跳”的区别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和思考,使学生能够对这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有更扎实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体育理论知识讲解还是体育运动技能指导,运用问题导学模式,给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就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表扬鼓励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能够为课堂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体育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还要对学生的回答以及学生学习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表扬,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自信。例如,在进行“投掷”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了多种尝试,并给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后的回答结果,及时通过语言、动作等给予反馈,教师在听完学生的回答以及看完学生的实践演示后,可以给予“很好”“非常棒”“想法很特别”等评价,让学生能够获得教师的认可和表扬,收获体育学习的成就感。而针对回答不够完善,或者实践尝试失败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如“再试一次”“有希望,相信自己”等,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素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学前应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中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导学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顾芳芳.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3):2.
[2]蓝新添.问题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黑河教育,20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