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辨读写”的初中名著教学课程化定位例谈

2024-04-29韦学翠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35期
关键词:儒林儒林外史母题

韦学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课程内容”部分首次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这是“名著阅读课程化”的重要举措。2022年4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颁布,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整本书阅读,足以彰显其在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上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从课程的意义上看,认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具备合理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整本书阅读才能发挥其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功能。特级教师余党绪经过实践探索,推出“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式的倡导,为中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化提供了策略与路径。其核心理念是“三题定位,思辨读写”:以母题界定文本的核心價值,以议题确立教学内容,以问题推动思辨读写;“思辨读写”以分析论证为基础,追求确定、清晰与合理的判断,最终形成对文本的理解与评价。[1]

如何运用“三题定位,思辨读写”的理念指导初中名著教学,下面以《儒林外史》为例,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的主要定位。

一、母题构建课程核心

“母题”的内涵近似于题材或话题,是神话、艺术和文学中最基本的题旨范畴。母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的基本问题,整本书阅读围绕母题来探讨,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发育和社会成长。确立母题,是课程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阅读就有了目的和方向。

一部作品可探究的旨意很多,怎么来确定一部作品的阅读母题呢?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考量。

首先是基于文本的内涵。在文学阅读中,尊重文本永远是第一位的。吴敬梓以身边的读书人为蓝本,用小说的形式来展现与自己同时代的儒生们的命运和生活,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儒林社会做出了深刻的批判。对《儒林外史》的主题,目前学界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反功名富贵说”“公心讽世说”“文人厄运说”。南京师范大学陈美林教授认为《儒林外史》不仅“完成了一部18世纪知识分子生活史”,而且“表现出作者对知识分子出路的不断探寻”。北京大学郭英德教授认为《儒林外史》站在文化反思、精神探索的高度和深度,来透视儒林群像、反思儒林人生、探索儒林出路。

其次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整本书阅读和思辨性表达这两个任务群,有这样一些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丰富精神世界;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2]

根据最新课标不难看出,在初中阅读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读出经典名著的内涵与意义,以促进学生的文化发展与精神成长;与此同时,思辨性表达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辨析、质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作品的介入与析出,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

因此,《儒林外史》母题的设置既要体现作品本身的存在价值,体会作者的批判态度,也要客观看待这些儒生们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思考他们的出路。会思考辨析,丰富人生阅历,这才是阅读的意义所在。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经过对原著反复的阅读与梳理,参照名家对作品观点、主旨的认知与判断,师生把《儒林外史》的阅读母题定为“人格批判与文化追求”。小说重在“穷极文士情态”,全面生动展示了那个时代儒士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作者用辛辣悲愤的笔触,批判儒林士子人格意识的扭曲、堕落以及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强烈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又折射出了一代文人的理想追求。

二、议题规划课程内容

确立母题之后,怎样让学生形成有结构的思考?结构化议题是不错的选择。所谓议题,就是需要判断与辨析的命题;结构化指的是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如果议题之间彼此没有关联,那么整本书阅读将成为一盘散沙,议题与议题间的紧密关联构成了整本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母题确定思考的方向,但是缺乏必要的框架,学生的阅读很难进入必要的思维状态,因此思维工具与认知框架显得尤为重要。结构化议题的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体现母题内在逻辑,议题的讨论不是目的,母题的思考才是主旨所在。

吴敬梓作为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知识分子,将批判的精神与文化的重建寄寓于《儒林外史》中,“人格批判与文化追求”是母题的两个向度。那么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它的批判对象是谁?怎样进行批判的?批判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它以当时的儒士作为批判和揭露的对象,作者哀其沉沦,怒其堕落,极尽讽刺之能事,希望唤醒被讽刺的这一群人,他的讽刺是为了“破”,“破”这一个群体的弊病,其目的是为了“立”,建立理想的士林形象,从而实现儒林贤士的文化追求。

结构化议题设计还要基于文本的特点来确定内容框架,这样才能使教学紧贴文本,如果议题游离于文本之外,无法形成对母题的解释,更无法形成结构性表达。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作品的主题,结合作品特点,可以按照人物来架构议题,把结构化议题转化为人物形象的探究上。

《儒林外史》撰写“儒林”众生相,按照对待“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来解析众多儒生,便可以读懂人物。在吴敬梓看来,淡泊功名富贵即为“真儒、名士”,反之则为“腐儒、陋儒、假名士”。他借助作品展示科举取仕下的读书人的道德沦丧、生存危机和价值缺失,并且努力探求儒林的出路,力求描绘出儒林的文化心理及其发展趋势。对不同人物的行为分析,可以聚焦这个共同的文化观念。以人物分类与分析为主,解析不同的人物系列,就在总体上把握了“人格批判与文化追求”的内涵与关系。

三、问题设计思辨读写任务

问题是阅读与思考的抓手,以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和推动整本书的理解与思辨。问题的设计要从“整合性”与“生发性”这两个方面展开,既要能将作品的内容聚合起来,形成清晰的理解与价值旨归,又能关注作品的局部和细节,这样有聚有散,有助于学生在框架中推进自主思考。

发现和确定问题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应在课堂上聚焦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以“思辨读写”来推动问题的解决。问题要服从母题的理解与议题的辨析。基于文本的细读与思辨,设计需要判断与辨析的问题,透过故事与人物,推断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他所要传达的观念;设计探究性问题,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寻找文本内涵与写作意图之间的冲突,推断作者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设计反思性问题,对自己的阅读构建活动进行反思,从而消除因认知能力与价值观念的不同造成的错误。每个议题设计一组话题,即任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儒林外史》开篇借王冕之口指出,科举制度是导致文人命运困厄的根源。“文行出处”是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做官与隐退的态度。杜少卿、庄绍光、虞育德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追求以礼乐道德来教化人心,他们促成了泰伯祠大典,作者盛赞这些真儒名士。但泰伯祠在大典之后走向衰败,意味着其改造社会的理想破灭。结尾塑造出藐视权贵、安贫乐道的四大奇人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新希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开展问题探究,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形成对整部小说的深刻理解与评价。在此阅读课程中,通过思考、辨析、质疑、评价,学生得到语文读写素养和人文品质的提升。

经典名著的课程开发以读书为本,思辨为要,注重转化。原生态阅读、批判性理解、转化性运用。阅读、思考、运用三位一体,构建整本书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强调“整”字,母题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可以统领文本,引领学生的理解;结构化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问题聚焦文本理解的核心,非思辨无以达成,在这个意义上,思辨读写是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的目的。这就是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策略和方法。

运用“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式,以“三题定位、思辨读写”为路径,指导初中名著精读教学,有助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余党绪. 走向理性与清明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为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名著精读的初中思辨性读写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为 GH13-20-L048,主持人:沈虹、刘会

猜你喜欢

儒林儒林外史母题
《清史稿·儒林传》勘误一则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儒林外史》的吃播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王儒林:无畏之魅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