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气象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

2024-04-29刘子萌纪翠玲边森

中国标准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跟踪转化对策建议

刘子萌 纪翠玲 边森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跟踪,评估,转化,对策建议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1.019

0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逐渐成为促进全球经贸、技术、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作为气象大国,为全球气象能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正逐步向气象强国迈进。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气象舞台的话语权。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气象标准与国际接轨的一条重要路径。跟踪、评估和转化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气象标准,按照国际标准的更高要求有助于提升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提高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的水平,对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

1.1 国家标准化战略和决策部署

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1],提出了“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的指导思想,要求“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标准比对分析,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大力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2020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指南(2020年版)》[2],提出了“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组织开展国际标准的研究和采标适用性分析,紧密跟踪国际标准动态,及时提出采标项目建议,积极开展采标验证,确保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应在跟踪研究国际标准的同时,及时主动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有关单位”。2022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重点》[3],提出了“完善采用国际标准制度政策,制定实施重点领域采用国际标准计划,开展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比对分析和适用性验证,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和应用”。2022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4],提出了“积极推动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起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的版权政策。鼓励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同步,加快适用国际标准的转化运用”。

1.2 气象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政策

2019年6月,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气发〔2019〕48号)[5],提出了“加强对WMO、ISO、IEC等国际组织的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促进气象领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气象国际交流与合作范畴,在有国际应用需求的专业领域探索出版气象标准外文版,推动气象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有良好气象合作国家的应用与互认”。2022年5月,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标准化改革工作方案》(气发〔2022〕62号)[6],提出了“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气象国际交流合作范畴。根据需求加强对国际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在有国际应用前景的专业领域加强国家标准外文版的出版,促进气象领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完善采用国际标准机制,探索开展国内外标准对比研究和验证分析。充分发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或气象相关国际组织任职或兼职的气象部门国际职员和技术专家的作用,并利用标准化相关国际会议的参会成果,为国内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2 气象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

2.1 国际现状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绝大多数国际标准由ISO和IEC制定,而余下的则由ITU、WHO(世界卫生组织)、 ICAO(国际民航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其他国际机构制定。目前,ISO制定了许多与气象有关的标准。例如ISO 14091:2021《适应气候变化 脆弱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指南》,聚焦“影响与机会评估”,为气象行业提供了一致、结构化且实用的评估方法。文件从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概念出发,通过阐述如何理解脆弱性,如何开发和实施健全的风险评估工具等问题,为各组织机构及研究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指南,以便其了解自身环境的脆弱性,从而预防或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7]。IEC制定的标准则主要涉及气象仪器和设备的设计和测试,风能太阳能资源等方面。例如,IEC60050-811《国际电工词汇 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标准,规定了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的术语和定义;IEC62600-201《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标准,规定了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标准。WMO是世界气象组织,负责协调全球气象观测和预报、推动气象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气象标准。例如,WMONo.8《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指南》,文件通过标准化手段在基本要求上进行限制,给出了最佳做法和程序,以及仪器和系统的基本能力,协助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或者其他感兴趣的运行观测系统的用户编制他们的手册和程序,满足各自对测量和观察结果的特定需要[8]。

2.2 国内现状

中国气象局通过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气象国际交流合作范畴,积极推动参与WMO、ISO、IEC等的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在国家标准委的统一协调下,有近10项气象领域国家标准将翻译成外文版;由我国气象部门主导修订的1项国际标准《太阳能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太阳直接辐照度和半球向太阳辐照度》(IS0 9845-1:2022)发布;开展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雷电防护标准研究及比对分析》;但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数量却为0。

近年来,我国航天、电力、海洋等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不断摸索标准国际化路径,通过组织实施改革专项行动、技术标准互认制度、参与国际组织标准化活动等方式来采用或制定国际标准/技术文件,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为我国开展国际组织气象标准的跟踪、评估与转化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因此,亟需通过对国际气象标准进行跟踪、评估与转化,把“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标准与国际接轨作为突破口来提高气象领域国际标准化参与度。

3 气象国际标准采标建议

3.1 建立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机制

建立专业的气象国际标准跟踪团队,及时关注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最新发展动态,对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国际标准,我国气象标准体系及时进行整理、翻译和本土化处理,以更好地满足国内气象行业的实际需求。

3.2 提高标准评估的科学性

制定科学、规范的国际标准跟踪评估与转化适用性指标,完善国际标准评估方法,确保评估工作科学、有效,不断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信服力。

3.3 加强标准的本地化处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是全球性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本地化处理,才能更具适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在采用气象国际标准时,需要根据我国气象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土化的标准内容和实施方案。

3.4 选取重点领域开展示范试点

建立国际标准跟踪、评估与转化的指标及工作机制并选取多个示范试点进行应用,在实践中对研究方法及工作机制进行论证,并评价其实施效果,分析其适用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相关建议及措施,最终拓展到各气象专业领域。

3.5 加强采标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重视和加强采用国际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向气象行业内外广泛宣传采标的内容和实施方案,提高标准的认知度和采用率,促进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气象领域标准化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

4 结语

当前,国际标准化环境复杂多变,一些大国为追逐领先地位及占有话语权不断改变标准制定规则,标准政治化现象日趋凸显。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政策、经济、技术等水平制约,与发达国家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9]。国家及气象行业主管部门已对采用国际标准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推动气象标准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标准跟踪、评估与转化工作势在必行。气象作为重要行业,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现阶段已参与了一些国际标准化活动,但仍需对气象标准国际化发展路径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研究初期,通过对国际标准的跟踪、转化、评估来使我国气象标准与国际水准接轨,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刘子萌,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气象标准化研究与技术服务。

纪翠玲,通信作者,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气象标准化研究与技术服务。

边森,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气象标准化研究与技术服务。

(责任编辑:张佩玉)

猜你喜欢

跟踪转化对策建议
工程建设手续办理流程跟踪与规划移动应用研究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跟踪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基于视频的手写数字识别